2019年8月15日

2019夏日書單:看完一本書之後?


【前言問候】

速度上比起原文我以閱讀「翻譯文學為大宗,偏愛奇幻青少年文學與世界文學,隨著稍微長大基本上也什麼都看了。通常想看一本書都不猶豫,但偶爾會先上網先查評論。那、看完一本書之後我會做什麼?多數是在久久無法平復的激動情緒下,觀看booktuber分享他們讀後感的影片,我感覺在螢幕的另一邊有人和自己同樣,或者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一樣。我也總是很不希望故事的結束(俗話說的後勁)。而這是我看完一本書最喜歡的事情!

我已經寫了滿一年的書評分享,多在是不爆雷的情況下記錄自己的心得感想,我也相信說再多的好也不會有直接看書的那般痛快,卻也一樣想找尋一種共鳴;我計畫往後的「愛上紙本書・讀後感」系列,會多在細節上有所著墨,不管看過、還是沒看過的人,都能喜歡上。

相較去年2018夏日看書‧書評》介紹的幾本書,在近暑假尾聲前也已經超過那個數量,於是我改成紀錄幾本自己偏愛的小說。若有時間,會再如往常般的獨立一篇詳述分享(畢竟一篇文章的出現,我大概能看半本書去了哈哈)但同樣的這兩件事,我都很喜歡。

2019夏日書單有「四個故事七本書」的書評為:熊與夜鶯 / 少女與魔馬 / 烏鴉幻咒 / 格里莎三部曲 / 霧中的曼哈頓灘,現在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熊與夜鶯》 THE BEAR AND THE NIGHTINGALE
《少女與魔馬》 THE GIRL IN THE TOWER

續集《少女與魔馬》出版時,我對於前一本的內容沒什麼印象(可能太好看所以看太快然後被時間的洪流帶走?),於是將十個月前看的《熊與夜鶯》又重新看了一遍。在第二次的閱讀下《熊與夜鶯》新鮮感還在,打從心底覺得是本值得再三閱讀的故事。融入「俄羅斯童話」是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不同名稱與小角色上更是細膩;文字很簡單的帶入我進入了那個世界,對於女主角與家人的牽絆更是讓人沈醉。童話又有一點神秘,再看一次之後我還是很喜歡這個系列。

接著閱讀《少女與魔馬》我只能說我看得停不下來,續集簡直讓人愛不釋手!馬兒的奔騰與穿梭,讓人似乎看見了速度、感受到模糊的四周景物,這是其中我很喜歡的一部份。當跌宕的劇情透過抒情的文字,塑造出清晰自然的中世紀俄羅斯,迷人的讓人捨不得抽離,我挑不出一點不可能愛這系列的理由!除此之外,女主角瓦西亞對於身為女性受拘束的傳統價值、對自由的渴望充滿大環境與心裡無奈,卻也一直忠於做自己的那份勇氣特別令人感動。

親情、與眾不同的自己也是《少女與魔馬》讓人有深刻感受的一個地方。《熊與夜鶯》、《少女與魔馬》裡頭的魔法無疑是這份「醉人的魅力」。它是「童話裡的童話」,瓦西亞與冬王的後續我依然好奇,有點生澀靦腆到逐漸熟悉的關係也讓我等不及續集了!而且我好喜歡這融合俄羅斯童話的故事,推薦與收藏度超過滿五顆星!!!

5 / 5(時報出版・2019・故事簡介連結


《烏鴉幻咒》 AN ENCHANTMENT OF RAVENS

《烏鴉幻咒》很受國外讀者歡迎,尤其書封直接用了原文版封面實在美的可以!加上故事劇情是我以前沒有看過的類型,所以我拿到《烏鴉幻咒》的時候巴不得馬上翻開閱讀。印入眼簾的是令人讚嘆的文筆,譯者轉換的文字十分優美。

字體排距都偏大讀來舒適,但換言之代表故事不長,我覺得很可惜內容上缺乏更多細節上的描寫;加上中文精煉優美的文筆使讀者需要花更多時間專注閱讀、想像裡頭的世界,沒有那麼直接,所以我多是看了一段時間就想睡覺、睡醒了又繼續看。閱讀《烏鴉幻咒》的速度沒辦法快,很緊湊卻對於我來說刺激度不高;細節的刻畫我覺得應該能夠更鮮明,讓我覺得不過癮。或許因為一本完結,很適合隨時想看又不太花時間閱讀的奇幻小品;相較之下去年閱讀的《盤根之森》我覺得故事與文字的架構更為完整與精彩。

《烏鴉幻咒》描述一個人類女肖像畫家與能夠變成烏鴉的秋國精靈王子,雖然文字與細節的表現不完美,但我還是挺喜歡這個故事的!我覺得作者的另一面想表達:身為一個能夠「感受」各種情緒的人是一件比美好歲月更珍貴的事情了。

4 / 5(臉譜出版・2019・故事簡介連結


《格里莎三部曲》 THE GRISHA TRILOGY

《太陽召喚》SHADOW AND BONE、《闇黑再臨》SIEGE AND STROM、《毀滅新生》RUIN AND RISING

這系列的出版已經有一陣子了,礙於最近很想閱讀以前沒看過的青少年文學,在喜歡的部落客曾經推薦過、加上博客來只剩下兩組我便速速購入!雖然一開始對於書本不厚覺得「可惡!我不想那麼快看完、我想看大故事!」,結果故事劇情依然精彩,一下子一本接著一本,而且一集比一集好看。雖然最初女主角設計與《紅皇后》有些雷同,帶些微不同下我還是有所偏愛(各有特色)。

對於長期愛好閱讀奇幻青少年文學的我來說,相比之下這類故事感受平平,但就閱讀《格里莎三部曲》依然享受也投入!故事有足夠的轉折、很多安排使劇情不單調、架構上也越來越複雜有層次,最後結局不如所想的大轉彎也很合理,但最好的地方是「描述了完結之後的故事」,讓《格里莎三部曲》更完整也不會遺憾。讓我真的很想馬上看作者的另一個系列《烏鴉六人幫》。

最後我特別寫下《格里莎三部曲》的角色,有的讓人又愛又恨,多的是看見他們的轉變。男性角色有三個人:比起青梅竹馬「瑪爾」,他讓我覺得愛與衝勁但多一點是懦弱與猶豫不定;我們反而容易被擁有強大黑暗力量的「闇王」、即使知道觸不得卻不知不覺被他吸引,他的魅力有一種執著;其中第二王子「尼可萊」,不只勇敢與智慧,他完全超過滿分、我也挑不出一個「不」字。雖然一開始覺得女主角不是很討喜但了解他之後也看見她的成長。

《格里莎三部曲》裡對角色的刻畫鮮明、人物心裡糾葛描述細膩,因為伏筆所以故事更為高潮迭起;時隔多年閱讀《格里莎三部曲》很滿意也非常喜歡,更等不及Netflix即將翻影集(說不定會成為我最喜歡的美國影集我敢肯定!!!)

5 / 5(讀癮出版・2014・故事簡介連結


《霧中的曼哈頓灘》MANHATTAN BEACH

這夏天我最喜歡、推薦的必看清單是《霧中的曼哈頓灘》,雖然是以二戰美國為背景的歷史小說,卻沒有一絲一毫的乏味。也是本狄更斯式(反映現實生活)小說,不僅對於女主角潛水員、戰艦製造與修復有著深入的考究,那個時期畫面似乎沒那麼遙不可及、那個背景卻美麗的在眼前,簡直無法想像如果有電影的話會讓人多麽著迷。

故事其中夜總會老闆、幫派、商船水手、造船廠、潛水員等等,分別有的深入大篇幅敘述,讓人能迅速融入其中的街頭或漂浮的船上,還有大海的寧靜力量,深刻的感受也架構出《霧中的曼哈頓灘》的每一個部分,幾個字說不清這部小說的充實溢滿。

裡頭主要以女主角安娜、父親、夜總會老闆戴克斯特三人觀點切入不同場景與劇情,除了交織出來的關係之外,三者串連的轉換流暢到讓人沒有發現,融合其一卻又不同,我實在不佩服作者說故事安排!!!這也讓我絲毫不想打斷閱讀《霧中的曼哈頓灘》的那個畫面,週末獨獨將自己沈浸其中,而閱讀完又有種韻味久久不散的感覺。即使是翻譯文學,對於文字的描述、故事我只有讚嘆,唯有「質感」可以形容,非常非常的細膩,絲絲入扣著讓人如癡如醉。

這無疑是份文學價值極高的作品,卻也不會困難的讓人無法下嚥,每一步都有個吸引力,裡頭不免帶著許多「深切與柔情」也是我最喜歡《霧中的曼哈頓灘》的理由之一。不只如此對於一望無際的海、深不見底的海、冷冽的溫度、不停拍打的浪花、陰天的陽光,那片海是開始也是結局、都是故事最觸及人心的一個地方。

雖然有很小一部分我似懂非懂,理解卻又不想這樣安排,好奇卻又有點疑惑希望可以找個也有看過的人討論(除了再看一次再多想一下,我還是一定要推薦大家閱讀《霧中的曼哈頓灘》為我解惑哈哈)。《紐約時報》說其打敗《使女的故事》成為紐約公共圖書館借閱率第一名,而此殊榮再我閱讀之後也覺得毫無疑問。《霧中的曼哈頓灘》或許有太多感覺可以形容,除了質感是我對它全部的感受,只有「太滿意」、「太喜歡」、「太好看」可以表達了(唉唷這好像一點也不只有了呢)!

5 / 5(時報出版・2019・故事簡介連結







*在左方欄位留下信箱訂閱部落格,也可以追蹤instagram鎖定限時零時差更新快訊喔!*

Related Posts:

  • 蔦屋書店創辦人:增田宗昭《風格是一種商機》,你想聽什麼? 「企劃的目的是說服老闆、讓金主出錢」——商品企劃這門大四必修課,裡頭的這句話無法使我信服,因為我認為不該只有這樣而已。 我甚至對「為什麼」企劃而感到好奇?直到遇上了蔦屋書店創辦人(也是CCC企劃公司的社長)增田宗昭:在部落格只對員工傳授的商業思考與工作心法,將其出版成書、台灣譯為《風… Read More
  • The Grace Year《純潔國度》書評 「只要不離開迷宮,迷宮的老鼠想去哪都可以。」——瑪格麗特・愛特伍《使女的故事 1985》 「或許真有野獸⋯⋯或許那只是我們自己。」——威廉・高汀《蒼蠅王 1954》 《純潔國度》首頁引述了兩部經典文學的句子,能容易明白故事想訴說的意涵。如《使女的故事》架構在父權社會、專注女性… Read More
  • Homegoing《回家之路》書評 這本書「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卻又一樣」——這是我闔上《回家之路》輕輕一嘆的不可思議。 故事講述「18世紀的迦納,艾菲亞與艾希這對同母異父的姐妹,出生在不同的村莊裡,彼此從不知道對方的存在。直到部落戰爭、殖民販奴的邪惡力量作祟,兩人一同來到岬岸城堡。然而,少女的命運卻大不相同。艾菲亞體… Read More
  • 女生朋友都在看《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 最近很難得的發現,身邊不少女性朋友都在看這一本書:《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對於「人生、愛情、職場」或許我還太過年輕,但對於「美麗」這個單元卻豐富了我原本的價值觀;有些事情,不必輕身經歷,我只是透過「故事」變得更可以體諒、了解身旁這些人。 大學一年級,對於任何事情都很感興趣,積極… Read More
  • The Winter of the Witch《重生的女巫》書評「我一直翻、一直翻,已經是凌晨三點了,我還捨不得看到最後一頁。」 想起二零一九年的炎熱夏天,我重讀了冬夜三部曲的《熊與夜鶯》與《少女與魔馬》。《重生的女巫》讓我克制重看第三遍的慾望,因為我實在等不及它的結局了!幸好故事開頭的人物介紹,記憶像魔法般湧進腦海,咻——地回到故事裡、更不減我對這系列的熱切喜… Read Mo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