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

【研究生日記ep1】成為促進者!設計思考工作坊

已經很久沒有寫這類型的隨筆紀錄了。而故事是這麼開始的。


去年同學史黛西修了一門課,告訴我「你一定會喜歡這門課!」如今它也確實成為我研究所的愛課之一。原因不在於內容讓人得心應手,而是從中意識到自己的生疏並進一步調整與提升,過程挑戰樂趣兼具。是門「用設計思考工作坊教人設計思考」的課,如果以籃球作為比喻:相較訓練射籃技巧、更多時間在學習如何打一場遊戲,和教育有關。

在設計思考工作坊(Design Thinking Workshop)裡有三個角色:參與者、促進者、設計思考教練。課程以培育設計思考教練、具有規劃及帶領整個流程為目標。這次則是先以促進者(Facilitator)身份,跟著弗雷德教授來到了台南一中舉辦高一及高二兩班的設計思考工作坊,當然也少不了實際觀摩取經!

從高中到大學,我帶了六年小六剛升國一的英語夏令營 *點我連結 ;距離最近的一次,已是兩年前樂齡長輩的循環共作坊 *點我連結 ,內容雖然不一樣但身份雷同。這篇作為第一次以高中生為對象,記錄我所觀察及心得啟發(真的很久沒有早起八點前到校了XDD


你有聽過設計思考嗎?台下眼睛雪亮但鴉雀無聲。沒關係,設計思考一詞開始被關注也才20年(連大學學設計的我,也是在準備研究所才初次聽聞)。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辨識需求及問題、提供創新方案」的思維模型。當天課程安排由教授深入淺出的簡報介紹設計思考(背景知識)結合工作坊練習(應用)。

▍簡報說服力: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能激勵人心


我將所觀察到如何介紹設計思考,拆解成五個階段。STAGE0 多數人會忽略的「自我介紹」,也扮演重要角色,就像「我以前也是這所學校的學生」是很好的切入點(還能看到教授年代感的學生照)。行動經濟學中表示人是不理性的,研究更證明購買決定有85%是受情感驅策、並非分析思考;成功的談判及說服中,建立信任與理解是第一步,「共同點」能縮近距離。

STAGE1 接下來介紹設計學院,告訴聽眾「設計思考」常被應用的領域,更要打破大眾與設計思考的藩籬——不只有設計學院可以學,歡迎每個人加入。

STAGE2 並進一步舉出聽眾(高中生)的痛點,這部分可以透過問答互動,例如報告顯示台灣學生很怕失敗,過程中不只有參與感、還能獲得共鳴。

STAGE3 引出設計思考的核心精神「無關成功與失敗、好和壞,只有動手做!」

STAGE4 再深入設計思考的發散及收斂階段,也「連結」到不同階段人的特質與習慣,可以很輕易將自己帶入其中。這部分聽教授多次談及,我都覺得自己難以被放入特定框架中(專才),原來如果每個階段感覺都OK的人、還有引領整個設計思考過程的選項(通才)。

STAGE5 最後在灌籃高手、海賊王等熟悉的例子下,透過設計思考傳達重點——團隊中需要各個不同角色的人協力,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位子

設計思考並非僅僅課堂學問,而是能從中進一步認識自己、與他人互動的辦法。弗雷德教授有觀點及資訊的簡報,處處以「聽眾出發」連結他們的需求,5W1H囊括其中,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同理心的設計思考應用。連我也被重新啟發了。


▍讓事情自然發生,提供更多空間


這段將分享經驗中的觀察與挑戰;也在工作坊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自己的領導風格。(因為主題和規模大小常會彈性調整,流程內容在這篇不會多做贅述,等未來有機會直接來實際操作一番囉!)

|重新向學生學習|

由於這是一門高中通識課、學生皆來自不同班級,我們分別帶了兩個不同年級。我遇上的小組恰巧都有個核心人物,如果他們是領導者——換句話說「領導者是因為跟隨者而產生」,團隊中有著能互相投接球的同學存在,是兩組的共同點。當然,他們也各有小組特色和氣氛。


有的能很清楚能看出主副手,雖然他們出聲機率最高,但其他人也靜靜地寫、提供了很多想法,用各自舒服的方式參與其中。別組的人說我們這組特別安靜,卻在有限時間內最快提供最多想法。這過程中到沒有一般人對男校「圍繞性別失衡、想多認識女生」的迷思,反倒有一種「學姊給你看:小心地滑告示牌滑倒」的黑色幽默感。


另一組也雷同上述團隊組成,但氣氛更為活躍一點。這組很有趣的——能看見部分組員鮮明個性,偶爾有人冒黃腔,卻有著彼此互動過程想法表達直接、不拘小節的優勢,並在其中各自展現不同的領導力。裡頭的核心人物會「:你不要假裝沒聽到,快動起來!」確保每個人參與;在全場安靜後忽略尷尬,第一個發聲、推動團隊一把「:我拿、你口頭報告(直接上台)」相當圓融的統合整個小組。


|促進者我怎麼做|

有時候促進者(Facilitator)會不經意塑造小組氣氛,而小組的個性、工作坊本身類型也會影響促進者要如何帶領及參與其中——彼此相輔相成。如果將遇上的組別比喻成小花圃或盆栽,我就是把它端出宿舍外陽台曬曬太陽、澆澆水的人,習慣讓事情自然發生、不過度干涉。

也如上個段落所言,大家表現都好且積極,我是融入但溫溫的存在、付出時間及關注,一同享受思考的過程,保持十足「耐心」。通常我在促進者的角色中,是在小組開始操作前覆述流程(有時學生會恍神或課程步調太快)確保大家理解接下來要做什麼。每個階段都會有「思考發散、收斂」的過程,我會需要透過問學生為什麼?一問一答讓他們想的更深入,擴張問題的規模及可能性。

|挑戰、兩難、轉換眼光|

但工作坊過程也會遇上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校方長輩也會不定時進入學生的討論,當學生認為禮堂投影布幕年久失修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長輩基於對學校的了解「說明維修金額過高、不耐用,未來會以白牆作為替代方案」而直接否決這項提案。卻沒有機會深入詢問「為什麼學生會認為需要修理?是看不清楚、還是有其他原因?又或是單純認為壞掉就是要修而已?」說不定會發展出白牆以外的解決辦法,也有可能真正的問題不是投影布幕需要維修,那會是什麼?當「錢」成為考量的唯一基準時,有時候反倒會不經意流失還未萌芽的創意。

突然打入小組的討論,不是先問或先聽而是評斷價值,在工作坊的過程我認為很干擾。這份干擾出自於對象與促進者出發點、教育方式、設計思考理解上的分歧,或許還有一部分是我的解釋及用意未被聆聽。其實這牢騷來得快也去得也快(直接放棄溝通),因為現階段目標對象是學生(組員),讓討論能延續下去才是重點,就沒有那麼堅持了。對過程中雜訊的臨機應變,反倒意外地看到校方師長的態度與考量。


另外遇到的關卡是「點子接龍」,顧名思義是同學結合前面同學的想法、發展出自己的想法。最終一個人的想法會變成「完整、每個人一起想出來」的提案。當為了解決午休吃飯排隊人龍,提出「不要吃飯」的點子、後面同學面臨接龍卡關時該怎麼辦?反倒要洞察背後能發展的可能(弗雷德教授說:進行時段分流,就像有人吃飯、有人還沒)跟著一起發想,拋出不同的點子解放想像力、刺激學生寫出自己的回答。

▍舒適和快樂,或許就是擅長


不同的促進者、不同的組別,都有各自的相處方式。當某一組獲得教室中的大多數關注,相較低調的組別不見得會覺得平衡,所以我通常會付出多數時間和關注在負責的組員(好像鋼琴陪練的概念)。也不經意發現,同組的另一位促進者能穿梭其他組、了解整個教室的狀態和進度、近一步獲取靈感並提供不同刺激,是我們無形之中發展出一個朝內、一個朝外的合作默契。(*但切記這也沒有絕對!例如有時候不同促進者交替於不同組別,也會帶來不同效果)


因為人的情緒太容易受到外在波動,所以認真聽、一句一句慢慢說、頭腦清楚能帶來穩定;在有點影響力的時候,反而要更謹慎地看待的自己言行。高中生也是個需要陪伴和支持的年齡,雖然工作坊的時間通常很短暫,但身為促進者創造一個「安全、開放的留白空間」是協助組員排除障礙,讓他們能肆意揮灑、自由發展出一條路。

你說話好溫柔,有種被療癒的感覺」「你好適合當老師」是其他促進者後來給我的回饋。有如民主理論家約翰・杜威所言:「人是經由連結而獲得個性,也是經由連結展現個性」不論身份,我們都存在平等交換的關係,互相形成彼此。或許這也能是我未來的另一種跨域方向喔(笑)


我依稀記得寶琳・布朗(Pauline Brown)從貝恩諮詢顧問公司,轉職至雅詩蘭黛公司策略長的經驗。她的新老闆將報告扔在桌上說「我期待的不是只是理性客觀地觀察公司表現、缺乏熱情的分析師,而是能把自己當老闆,能夠真正理解、欣賞,並且在乎公司價值主張,能夠腦力激盪的夥伴」——雖然看起來是在轉換職場跑道、身份立場的改變,也是寫文章之時,對我自己的進一步期待及要求。

【結語】在設計思考工作坊四個小時作為促進者的經驗,不只單單向弗雷德教授學習如何教學。同時也是談判及說服不再侷限商場的生活練習,尤其之中遇到不同的人、各式雜訊讓我能重新觀看,意外地更認識自己一點。最後洋洋灑灑地在居家隔離期間寫下這些不平凡的啟發。


|用詞平易近人,能一讀再讀的參考書單|

  • 《驅動自己,也激勵別人:史丹佛醫學院最熱門的人心領導課》(The Way of Ulitimate Leadership)Stephen Murphy- Shigematsu,先覺出版
  • 《叛逆者團隊》(Diverse Thinking)Matthew Syed,時報出版
  • 《如何改變一個人》(The Catalyst: How to Change Anyone's Mind)John Berger,時報出版
  • 《華盛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Getting More: How to Negotiate to Achieve Your Goals in the Real World)Stuart Diamond,先覺出版
  • 《人性的弱點》(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Dale Carnegie,時報出版
  • 《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Beyond Reason: Using Emotions as You Negotiate),商業周刊

|進階版:設計思考書單|

  • 《設計思考全攻略》(The Design Thinking Playbook)Larry Leifer, Michael Lerwrick, Patrick Link,天下雜誌
  • Facilitator GuideBook AJ&Smart,Youtube影片 *連結點我

*所以到底是什麼課?——「設計思考工作坊教練的工作坊訓練課程(Workshop of Workshop, Design Thinking of Design Thinking)」雖然是系所選修,但也屬於大學部不分系課程,理所當然同學的組成相當多元。學期末會以小組為單位、個別規劃不同主題的設計思考工作坊,除了實體也可能採線上模式。

那大家下篇文章再見囉!

2022年4月11日

【我與藝術家對談】發光帶:林義隆個展(續)

如果你打招呼的對象,是一位正中午左右穿著亞麻西裝外套、行走於外的女子:會看到黑髮在她面前狂風暴雨,只為回應台南的強烈激情。路上樹陰難尋,遠遠行注目禮,直到抵達目的地,剛剛的風塵才隨衣袖而去。第三次按下自動門開啟,深深吸一口氣,提早十分鐘應該不算失禮,今日見面的是位不曾謀面過的人。


但,似乎從文字與作品中自認還算熟悉對方?這可不好說。基於一種深思熟慮的衝動,與藝術家林義隆在成大藝坊《發光帶STARDUST》展期的最後一天有個訪談。腦海裡的計畫不知遺落何方,短短一小時的對話,如作品般別具啟發,理解「我們如何想很重要,但還是會有看不見的地方。」

文章將分成三個段落,由故事背景開始,聚焦到藝術家本身,最後連結到個人與藝術。內容涵蓋成為藝術家及我們如何理解藝術,並提供一些日常練習參考。翻轉讀者對藝術的既定印象。

沒有戲劇性的藝術家之路,只有用心做好每一步的人


我喜歡畫畫
前個週末,剛跟著老師採訪台灣前輩藝術家,彷彿回溯了過去口述歷史,那超乎想像的書香世家、旅外習藝讓我聽得如癡如醉,宛若一位嗜故事的孩童。也慣於參考「英雄之旅」模式故事分析,了解世界大師名作、追溯藝術家的人生。當我興奮地想「終於抓住辦法理解藝術家了!」,林義隆的回答卻讓我重新省思生活經驗,放下預設立場。

「我從小喜歡畫畫,自然而然,成為了藝術家」——這是我們常聽見的說法,卻也是最真實的回答。對他來說,從國高中美術班到台北藝術大學,一切都再自然不過;家庭成長環境對「從事藝術」有理解、一路也相當支持。

不經讓我想起伊莉莎白・吉兒伯特在
《女孩之城》描述1940年代的紐約,裡頭談及的一句話:「有錢人,不會知道自己有錢;窮人,不會知道自己貧窮」除了說同理心,也是說「習以為常」。真正的個人改變模型,並非如期啪!的一個關鍵點,而是持續性且曲折的歷程——事情就是這麼發生了。或許也因為連結我許久不見的美術班同學,此時此刻才真正理解我眼前的人。於是英雄之旅訪綱就被我暫放一邊了(笑)

展場設計及心思
在展場裡進行一對一訪談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除了好奇能當下獲得回應,也發覺理所當然的展出:都是藝術家別有巧思的安排。例如日與夜不只有漆牆改變,從入口到最裡面燈光漸暗也是晝夜描繪;我們能清楚賞析作品,在於選用不反光玻璃;為什麼在〈標本室〉展區我會很習慣看完一圈再看一圈,因為陶藝的陳列、角色以眼神串連——整個展場設計都是藝術作品。

對日常有好奇,生活有樂趣
學生生涯總是為課業疲於奔命,過著平淡的每一天;走出自己的世界,為了尋找能與他人互動及分享的話題。但是在有365天的一年,活到了八十歲也度過了29200——其實人們不缺普通日子,只缺「發覺樂趣的眼睛」,平凡能不凡,並非經歷浩浩蕩蕩才叫精彩一生。

「觀察日常發生的人事物」是慣於理解林義隆創作的切口,原來我們錯過了太多生活中不經意的發生。他說在台南的途中遇上了黏人貓咪,被治癒的同時也拍下幾張相片;造訪了一間專賣招財貓的小店,體會在台南能自在做自己的灑脫;成大校園的樹很多,長得還很有個性,時不時還會有聽見動靜、不見松鼠的時候。

「如果我們不在意世界,世界也會不在意我們」但當我們開始關注他們的時候,所有一切都會開始回應你——我們都有著把生活過得豐富的能力。史蒂芬・金在〈總要找到你〉裡寫過一句話:「當一個秘密繼續被鎖在內心,不是因為它缺少代言人,而是因為它缺少願意聆聽的耳朵,我覺得這是最慘的。」將想法、觀察、體會投注創作及行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究會遇上願意傾聽的人。我看見的是一個藝術家身而為人足夠的「耐心」及堅持每個細節腳踏實地。

下一步怎麼做|不否認標籤化如同星座,讓我們快速理解一個人;但我們也可以卸下一切標籤或稱謂光環,普通的去認識一個人,在網路發達的時代我們是否都忘記了?

每個人從小都是藝術家,但如何長大還是藝術家


學習環境開放且尊重
台北藝術大學在林義隆的創作滋養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美術系最初入學時,任何媒材、理論都會嘗試,最後再從中選擇自己的組別;這也部分解釋版畫專業外,林義隆在陶藝、展場設計的一慣水準,未來也計畫繼續在各種媒材上拓展自身創作的可能性。其中「不交作業,交作品」的
教育方式也被特別筆記起來

確實在我經驗中的「爆肝設計系」正是兩週一個作業(作品)的頻率,這週老師交代、下周發表是常有的事,手頭上許多事情交雜進行,但這也是一種不同的訓練方式罷了。在北藝大美術系中,有的
一堂課、整學期只交一件「完整的作品」,中間的討論過程都以它為核心、都是為了讓創作好上加好而調整。這不僅給了創作者足夠的呼吸空間,去蒐集資料和創作,讓學生學會承擔自己創作上的每個決定(不論好壞都接受)

面對迫切的時間壓力「先求有,再求好」,是過往學校教育給我的解脫,因為我們需要知道何時該停止、而作品永遠都能更好。但「不交作業,交作品」的態度也體現一個人對創作的負責與堅持,是一種肯定。量與質、作業與作品,最終端看自身對創作的看法及權衡。

用喜歡改變全世界
談及課堂繪製人像的經驗,林義隆說那時正著迷於模型,提議是否能以「模型
組件繪製肖像」獲得了老師的許可。我們依上級交辦行事,但捫心自問過「我們」想怎麼做嗎?一略滿足他人需求(如升學制度、市場需求、未來人生幸福模板)最終結果會人人相同,而人們在之中是否遺失了自身獨特性?或許因為現實考量有時不得不屈就,這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哪個比較適合。但驚喜總是出現在不按部就班、不被模板限制之中。

副標「用喜歡改變全世界」借用了日本廣告大師原野守弘在《創意入門》的說法,也能套用林義隆的故事。他喜歡某件事(模型組件)、偷取讓他喜歡的元素(材質紋理或組合概念)、最終回報個人喜好(把肖像繪製出來)——一個人的「喜歡」能為創作帶來不同風景及力量。

下一步怎麼做|「一樣米養百樣人」相同社會、制度下有這麼多不同的人;比起抱怨及感到不滿,可以「問問自己怎麼想?能怎麼做?」如美國創業家蓋瑞・范納恰在《情商致勝》談到的「當責」能減少指責他人時產生的痛苦、無助感帶來的日常焦慮,「當責」能不害怕結果、意識到快樂來自掌控自己的人生。

人會用自己的經驗去理解


與藝術家見面的時候,我迫不及待想向他分享我的解讀。「銅板蝕刻作品有股宗教感,我好像在觀賞佛教畫」「〈標本室〉這些角色,是否有婆羅門、埃及等宗教信仰中神獸的影子」似乎在確認自己的理解合不合乎現實,但現實又有麼重要嗎?

他說,為何觀賞〈發光帶〉會給我宗教般的寧靜,源於我細細品味他的細節刻畫,無意識進入了那個狀態;至於〈標本室〉角色的聯想,來自我的生命歷程,對於陌生事物,人自然會透過經驗資料庫去解釋。
這般對話,讓我重新意識到兩件事情:一是「同理心」,二是「藝術思考」。

環境及背景影響一個人,所見所聞更形塑我們是誰。如魚原本並不知道世界上有水;從未看過老鼠的人,永遠不知道老鼠長什麼樣子。我們的框框比想像中還侷限。山口周及水野學在《價值,從視野開始》對商業中的目標客群進行討論,談及「認為自己就是使用者,是錯誤設定」;在設計思考中的同理心階段,也指出使用者其實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也隱藏著設計師看不見、不知道的事情,我們還時常錯過一些重要訊號。這都讓我們自覺自己並非什麼都知道,更對別人的不理解抱持同理心。

但是,看似有限的個人資料庫,卻是幫助我們解讀世界、產生自己觀點的要角。「藝術家並沒有刻意設定標準答案,更期待每個人不同想像」在林義隆的《發光帶STARDUST》展覽中不見說明牌,有「
能在不被干擾的情況下,發揮一個人的觀察力、經驗值去解讀作品」的用意。藝術思考(Art Thinking)無形也在這場域被實踐了。

當我們去看展覽的時候,花更多時間看說明牌、還是作品?那反倒更像確認解說資訊與作品本身是否一致。我很喜歡美術老師末永幸
在《商界菁英搶著上的六堂藝術課》中的例子:有個四歲小男孩指著莫內的《睡蓮》說「有青蛙」,在場館員當然知道裡頭沒有青蛙,但還是問小男孩「咦?在哪裡?」結果小男孩回答,「現在潛在水裡」——用獨到的觀點理解作品,創造只屬於自己的答案。

下一步怎麼做|我們有我們的世界,「同理」能協助打開自己的世界。而藝術思考讓我們找到「標準答案」以外的答案(我們不是看不懂藝術,而是不知道「如何」看藝術,推薦
末永幸歩的《商界菁英搶著上的六堂藝術課》內容平易近人、十分受用


結語:
與藝術家林義隆的訪談,讓我發現藝術家的與眾不同,也和生活周遭的每個人如此雷同。
最近我很喜歡美國作家伊迪韋吉・丹蒂凱特的文章〈移民都是藝術家〉,她是這麼寫的「和所有偉大的藝術創作一樣,遷徙過程必須具備的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保持希望、豐富的想像力,這些都是成就藝術的基石。你得孵出一個近乎不可能的夢想,然後胼手胝足去讓他的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每個努力生活的人生都具有藝術性。在這便利、實用成習慣的時代「意識到會有許多看不見得的地方,自己如何思考也相當重要」藝術早已存在於你我周遭。

成大藝坊《發光帶》展覽觀後感 *點我連結
藝術家林義隆個人網頁 *點我連結

再次謝謝林義隆寶貴的時間、精彩的故事,更不吝嗇分享。(這也是網站的第100篇文章!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