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

【觀後感】發光帶:林義隆個展

台南的道路上,有名神秘莫測的女子騎車迎風奔騰。駐足警衛室或商店門前的人們面有疑慮地觀望著。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們,急忙在外的人都正面臨危險:嚴重遲到、闖過黃燈、差點二一。他們眉頭緊蹙,忍不住破口大罵,直到那人再度消失在地平線上。他們就是討厭急匆匆的陌生人。

如果他們知道這位騎士追尋的獵物是什麼,那些坐在樹陰底下七嘴八舌的少年少女,一路上的南方居民,恐怕只能瞠目結舌,無法置信。她閃躲的是下午兩點的火辣太陽?噢,當然不是。

平靜,她找尋的是平靜。


自動門在輕微觸碰下開啟,管理員抬頭看一眼,便繼續忙著手頭上的事情。這裡是成功大學校園一隅,藝術家林義隆《發光帶STARDUST》個展正悄悄進行,從銅版到陶藝,是他展出作品最多的一次。

作品表現了人們面對流動社會的複雜心理,及深陷洪流收穫的平靜讓觀者能倍感同理,怡然面對,光芒不滅。

文章將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透過銅版蝕刻作品(由小到大)闡述與社會的互動困境,並在投入中獲得安定、連結中建構自我。第二段陶藝作品表達日常觀察感受,接續流動到堅實的議題。第三段結論,回答為什麼成大藝坊遇上了《發光帶STARDUST》,文末也一併附上展覽相關資訊。



銅版蝕刻


▍一幅畫,一個世界


薄水色的漆牆,與一幅幅象牙白底的銅版蝕刻作品,兩者對比和諧,降溫了戶外熾熱空氣。仔細一看,《圖鑑集》皆是不同動物的變型作為主體,牠們遍佈花紋、有所延伸。藝術家曾說過「銅版,是個連指甲刮過都會留下痕跡的媒材」透過深淺、密度、佈局營造出質感,看似堅硬的平面作品,留下了輕柔反差。


例如兩隻似馬似羊的神獸,身上紋理以圈狀填空,牠們用鵝卵石偽裝,長出如火焰般搖曳的樹枝、或是微風吹拂的一縷煙,正如誤入魔法黑森林(Into the Wood)會有的發現。牠們表情怡然,自成一座莊嚴、不可侵犯的世外桃源。


沒有刻意描繪輪廓線、透過密集細紋勾勒出身軀,在介於虛實之間的手法中,宛如一片大地轉化為有血有肉的形體;高度不一的物件佔據多數空間,陰影佈局凸顯了光源——他們像極了不眠不休的工廠或創意、從土地吸取能量緩緩向上,留下一塊一塊黑色印記,而牠正是化身獸型的大地之母。尾巴延伸被含在嘴裡,衍繹循環;手持植物是牠惦念的自然。

這幅作品在有限的畫布空間裡安排許多細節,觀者能拉近或放遠自己的立場,從不同符號裡感受到作品對環境的無限關懷。是這次展中,我尤其印象深刻的作品。


另一張則由放射狀的線條,透過分佈寬窄及末端停滯點,增添速度、發出光芒閃亮耀眼。並進而聚焦他的圓體核心,無論漩渦狀、點點繁星,皆顯示一個未知空間的流動。這生物看似披著夜晚的罩袍,著眼另一個時空千遍變化,STARDUST原文意思「夢幻、浪漫的感覺」形容再貼切不過。

當觀者從一幅作品、晃至另一幅,更換觀看角度,會偶然發現藝術家筆下的線條正閃閃發光——那是一種不會光彩奪人、黯淡四周的亮光,反而是在平凡之處、不張揚卻難以忽視的淡淡微光。這彩蛋(動態細節),唯有親自走訪展覽一趟才行呢!


▍適用生活中一切的辦法:該熔化成什麼模樣?


轉眼間,這些個體被拉入了一個龐大的世界。它的豐富讓人無從著眼,它向外擴張、蔓延纏繞,佈局看似永無止境。藝術家創造了一個空間,但更像用他的詮釋、帶有流動感的平面作品,繪出自二十世紀下半充滿無限可能社會的悲喜哀愁——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稱之為「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


液態現代性,意指我們熔化傳統固體的過程(如世襲財產、家庭枷鎖等倫理義務稠密的組織)並用其他東西取代(如憲法、國家、企業,而且一切都要大),但如今「熔化卻變成了目的,變成唯一的永恆,不確定是唯一的確定」。

林義隆的紋理刻劃出人們在保持選擇開放為主流的時代,為了適應任何形式、保持靈活,我們不屬於世界、世界也不屬於我們;在無法保持既定形狀的困境結果,是永遠難以安定下來。


端看作品局部,平面有似砂似水的波紋,不同大小的物件置於上,並倚靠一株樹木。讓人聯想日式禪風庭院的枯山水,靜止不動的元素在筆觸密度差異下多了些延續性,這般配置能輔助人們冥想、療癒心情——而「在液態現代性中,人們被熔化了,也依然需要找回重新變成固體的方法。」


▍「連結與投入一件事」能形塑自我


林義隆代表性的紋路獸型置於畫面中央,發光帶以其為核心、穿過三角柱體發散或傾注,被各式植物環繞四周。他善於透過雕刻技法營造的畫面流動感,正如關係社會學家穆斯塔法・艾米爾巴耶(Mustafa Emirbayer)解釋社會是「動態的、正在展開的關係」所組成。

透射構圖、物件配置互相呼應,民主理論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所言:「人是經由連結而獲得個性,也是經由連結展現個性。」社會和一個人存在平等交換,我們形成社會,社會形成我們。為什麼人們保持選擇性開放、靈活新奇面對世界善變?也是為了身處其中,有朝一日找到自己的定位,透過我們承認的關係形成自我,創造我們的身份。

在觀看林義隆的《發光帶(圖1)》之後到《棲光谷(圖2)》,能發現作品不只闡述了當代社會環境、人們心理處境,也提供一些能夠回應及突破的方式與出口:除了連結以外,藝術家傾注時間一筆一畫、一刀一刻的創作行為,以及投入一件事物的決心,無形中安定心中焦慮。


陶藝


▍當觀察、感受變成固體,依然保有流動的精彩


從作品中不難發覺林義隆是個對生活日常觀察入微的藝術家,這也培養了他的感知與創作。

在《觀察:一個步行者的觀察藝術指南》曾提到了某種現象:「其實我們都錯過了周圍發生的絕大多數事情」,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上,忽略路了貓的花色、植物的姿態,甚至是路過車輛的噪音。然而林義隆擅於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正因為他每次有意識的深入觀察,注意到的東西就會更多。


靛色漆面,交散亮著晶晶形狀的陶片,對比其他展區,能明顯感受到變化從白天到黑夜,每個陶藝作品悉心擺設——深入這展間是我觀展中最大的驚喜!這裡是林義隆「創造100個不重複樣貌」的《標本室》系列,如今已進行到92號,每件都獨一無二*此次初次亮相20件作品)


不知名動物們只到頸部以上位置,著重於面容變化。大至輪廓、花紋、顏色,小至耳朵、鼻子、嘴巴等等,這些排列組合產出不同樣貌,卻帶有著統一的調性,是藝術家顯著的個人風格。

牠們穩穩屹立板上,用深不可測的眼眸注視彼方,試著用心靈感應與鄰居對話;明明是易碎的堅硬物品,但耳朵的線條像極了遠觀舞台上的白衣舞群,在空間裡輕柔穿梭。林義隆說「在捏討土之前,沒有設定他是什麼角色」製作的途中他將感受透過雙手塑形,呈現在觀眾眼前。


不只20代的內心有種矛盾,渴望獨自一人的自由,卻又同時嚮往團體的歸屬。而齊格蒙・包曼如此解釋:「我們是流動性世界的流動人。在解放和投入之間,我們慶幸自己並不僵化,但在紛亂的流動中,我們更渴望堅實的生活。」

陶藝的工藝流程,正是融合對生活有意識地觀察與解釋,由人生至今所見、體驗的訊息累積的資料庫——這份感性投入於作品創作,都讓一切留下痕跡。林義隆作品的深度,讓我們能分享他世界的生動。


作品如人生,都是從一個、一次、一歲開始的


以多元媒體方式表達藝術,近期十分受歡迎,更帶來全新感官刺激。相較之下,更好奇《發光帶STARDUST》在成大藝術中心舉辦的原因,不知不覺,在觀看藝術家作品、寫文章的途中漸漸理出了答案。


即便對美術技法不熟悉,或對繁複的作品細節感有些慌張,但我們只要下定決心,可以任意從一處吸引視線的地方、從那裡開始,看遍每個角落。林義隆的作品常見流動、四散及閃亮光芒元素,加上藝術家一筆一畫投入創作,用最溫柔的方式道出——人們面對現代社會紛擾多變的處境,同時帶來平靜。也正是學生,在這年紀會多會面臨的難題:不再稚嫩、卻又不夠成熟,未來可能無限、卻又搖擺不定。展覽與校園空間結合,在勤學之餘帶來內心安定。

《發光帶STARDUST》有白天和黑夜,林義隆的作品也是種平衡極端的藝術:液態現代性的不確定,以及投入所帶來的平靜。在《標本室》展區有三個男學生一起來看展,討論著眼前陶藝角色到底是什麼?我尤其印象深刻。林義隆不只觀察日常、運用媒介表達,更進一步開啟觀賞者彼此間的對話。

藝術家試圖以自己的光,來呈現一群人的經歷與感受。林義隆也透過這次個展,與莘莘學子共鳴——你的感受,是你的光;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亮著光;它會流散徜徉,最終落在一個安穩地方


故事開頭的那個女子,他找到了。

▍展覽資訊

名稱:發光帶 STARDUST 林義隆個展
展期:2022.2.12(六)~3.25(五)
時間:週一至週六 09:30~17:00(週日及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 成大藝坊(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 學生活動中心1樓)

成大藝術中心 展覽相關資訊 點我連結
「#線上看發光帶」(高清照片) 點我連結
《我與藝術家對談:發光帶林義隆個展(續)》 點我連結

*展覽現場還有更多文內未露出的作品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甚至有點心動)歡迎分享給親朋好友相約去《發光帶》吧!!!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