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

The Marsh King's Daughter《沼澤王的女兒》書評


閱讀這樣的題材我躍躍欲試、很容易的就被書背簡介吸引過去。《沼澤王的女兒》故事是這樣的:

赫蓮娜・佩勒提爾有個疼愛她的丈夫和兩個漂亮的女兒。她也有個祕密:她是性奴隸生下的女兒。母親在十四歲時遭到父親綁架並囚禁在密西根州上半島一帶沼澤區偏僻的小木屋裡,沒有電力也沒有自來水,兩年後生下赫蓮娜。不知情的赫蓮娜小時候很愛自己的家,特別崇拜父親,他們在沼澤地玩過無數次追蹤遊戲,父親教會她各種野外求生技能。

多年經過,赫蓮娜低調地生活,連丈夫都不知道她這段過去。沒想到、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父親竟然逃獄了!並殺害兩名警察,躲進沼澤地。警方立刻出動搜捕,但赫蓮娜知道他們毫無勝算,世上沒有人能在那片沼澤地追蹤到神出鬼沒的沼澤王,除非是他唯一的門徒——當年害他入獄的女兒。

曾經深愛過也見識過父親的殘暴本性,赫蓮娜決定一個人回到沼澤,在父親上門尋仇之前,面對面終結長久以來對父親愛恨難息的天人交戰。


在《沼澤王的女兒》裡,透過文字可以很立體的看見女主角的「獨白」——告訴我們赫蓮娜現在的生活、追捕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畫面會轉淡、進入了她的回憶裡,一樣鮮明,同時推演出過去與現在的關聯性。以女主角視角構築「現實、回憶」交織,在章節轉換時緊張感時不時會被打斷、又要重新醞釀我覺得有點可惜;有些部分將兩者同時融合在一章節時表現,相較之下更為流暢亮眼。

意外的我不曾在安徒生裡看過《沼澤王的女兒》這個故事。有些章節會以安徒生版本的童話做開頭進而連結到裡頭的故事,一樣有對善良與殘暴、黑暗與純真作辯證,讓人去省思暴力行為下什麼才是正確?又或者沒有黑白分明的二分法則?

這之中就著重於綁架犯與父親這兩個角色了。沼澤王用他的方式養育赫蓮娜,教導赫蓮娜無數生存技能還有對自然的敬佩之心;以父親的角色不算失職但更不能說完美,在沼澤王所塑造的世界裡他的行為都是至高無上的。讀者卻可以從這之中感到不寒而顫,並透過種種「行為」感受到沼澤王的殘暴、赫蓮娜的恐懼……理解到「家庭、環境與人」的影響如此重要,因為缺乏外在對照,很快就會麻痺思考,何況還是56歲的孩子了。

在赫蓮娜愛父親、卻對他的殘暴而恐懼中,兩者是相當糾結的,又愛又恨般難以描述與抉擇。慶幸的是——孩子的「成長」能夠帶來改變、「好奇心」會驅使我們不再滿足現況,也不會覺得一切理所當然、轉而懷疑並擁有一套自己的想法;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時,能做的就是從改變自己,並別忘了自己永遠擁有選擇的權利。

其中,赫蓮娜幻想過兩個朋友——我覺得是角色內心轉變很重要的契機點之一,他們像內心的天使代表「善良的那一面」,使崇拜建立在恐懼之下終究能夠垮台。「沼澤王的女兒」其實沒有那麼像沼澤王,更是超越了他,因為它還擁有人性的慈悲善良。

我覺得在赫蓮娜在沼澤的成長經歷故事張力更顯龐大,雖然同時是追捕沼澤王的驅使動機之一,「要保護女兒免被沼澤王綁架、丈夫被殺害」才是逼赫蓮娜面對父親的更強烈理由。追捕過程沒有太出乎意料,因為我們從回憶裡得知沼澤王模樣,安排顯得都合情合理。其中情緒的最高點,我覺得是在赫蓮娜下車追尋線索到了小屋,所看見的畫面,此時突故事突然走向像轉向回憶、使我整個心還懸在那邊。


我覺得《沼澤王的女兒》最大的看點在於與童話結合的犯罪、心理驚悚,用很多細微的動作與行為使恐懼蔓延,感覺到毛骨悚然。雖然著重於「沼澤王與女兒」的部分,沒有在遭綁架囚禁的母親上多做著墨,但就因為如此不刻意描述,反爾顯得讓人更不敢想像那還未寫出來的遭遇與身心靈折磨。

出乎意料《沼澤王的女兒》不到三百頁,整個故事絲毫不拖泥帶水,並以「在沼澤成長的12年、追捕事件」為主軸、架構清楚明瞭;加上很多「細節的堆疊」(例如很多小事的鋪陳、連結起來的一個一個段落),感覺到很多疑惑都有交代;並在細微的動作、行為中,衍伸出背後的動機,成為「感到恐懼」的最佳佐證。所以人人才說《沼澤王的女兒》是個主旨名明顯,讀完沒有遺憾的小說了!——當我們擁有過自己不想回憶的過去時,要勇於面對恐懼並戰勝它,才能夠獲得永遠的自由。

除此之外,童話版的《沼澤王的女兒》涵蓋到天鵝、公主、青蛙等等典型的素材,在這裡所塑造的沼澤王轉而與印地安原住民背景連結,當然與沼澤王的野性殘暴絕對不能畫上等號,但卻也隱約表達一些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更增添了一點神秘色彩、時不時能夠引起我們對印地安文化的好奇(希望以後能也能閱讀相關書籍或以之為背景的小說!)

我很快就看完了《沼澤王的女兒》,也很期待改編電影的呈現,相信每個都能夠容易閱讀它、在這裡推薦給每一個人。

2019年11月8日

Homegoing《回家之路》書評


這本書「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卻又一樣」——這是我闔上《回家之路》輕輕一嘆的不可思議。

故事講述「18世紀的迦納,艾菲亞與艾希這對同母異父的姐妹,出生在不同的村莊裡,彼此從不知道對方的存在。直到部落戰爭、殖民販奴的邪惡力量作祟,兩人一同來到岬岸城堡。然而,少女的命運卻大不相同。艾菲亞體面地『嫁』給了英國人,舒適地住在城堡;艾希卻被擄囚禁在城堡的地窖中,即將被賣到美國為奴……」

起初我猜想《回家之路》的故事走向,是艾菲亞與艾希最後因緣際會相認,並對現今處境的對抗,讓人充滿希望的故事:但不是、它和我所想像的不一樣。以18世紀的非洲為背景、細想有關黑人的歷史,我預想的故事走向何必一定會出現在這裡呢?

當我開始閱讀,便能理解為何名人推薦《回家之路》擁有「史詩的遼闊、又有個人故事的親密感——這部作品無疑「和我想像中一樣優秀」。《回家之路》透過兩個女孩及其後裔的人生之路,穿越了8個世代;從非洲的黃金海岸到美國密西西比州的棉花種植園,從美國獨立戰爭到爵士年代;以人物為主軸串連家系、愛、種族的獨特故事,作者將故事說得很「輕」,卻格外的刻入內心。


總歸一句,都是「貪」

在迦納的艾菲亞與一般人無異,在從經血第一次來的時候,也便是嫁人的時候了。白人貪圖她的美色,我們以為的「母親」芭芭拉將艾菲亞嫁入城堡,獲得白人豐富的聘禮;非洲各個部落為壯大勢力、鞏固地位,不斷互相掠奪、使每個家族流離失所、被勝利方所奴役;原本酋長與白人交易自身農作資源、對土地的知識與文化上的交流,最後過多的俘虜終究成為了他們交易的籌碼——「黑奴交易」就這麼開始蓬勃發展了。「金錢與權力」變成每個人盲目的追求,他們不再為彼此、為土地團結,得利的永遠是外在勢力的殖民者。常常很多事情的發生,歸咎根本都因貪而起。

原本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樣樣種本來就沒有對與錯;追求更好的外在價值本是人之常情,當超過了那條線,局面已是一發不可收拾。《回家之路》只用了幾個頁數,透過世世代代詳述黑奴交易的發生背景,悲愴之餘留下的省思或許就是「貪」一字的無奈之情吧。

世間有很多作品例如《自由之心》、《姐妹》等等,關於歷史上美國南方黑奴交易我們不陌生,以至於才有後來的南北戰爭與黑奴解放運動;追本朔源了解在黑奴交易發生前的非洲,是怎麼樣的文化背景,《回家之路》透過故事一一讓我知道了世代的脈絡。


「家族宛如森林:
你人在林外,只看得見整座濃密的森林;
你人在林內,就會看見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位置。」

而非洲文化令人我新奇發現「家族的緊密」:非洲家族男性將外甥稱為「兒子」,繼承領導者地位的人也不是親生兒子,是「姐妹」的孩子。因為姊妹和自己是出自相同娘胎,配偶是來自另一個家族;而婚姻也不是單純兩個人,也兩個家族背後故事的結合。雖說女兒嫁出去就不是娘家的了,在非洲男子漢的父權時代,女性卻默默佔有重要的地位。


具有無與倫比的「情感力量」

我最喜歡也特別標注的一個部分:在美國快要獨立的世代,黑人教師阿堯臉上有個「不堪入目的傷疤」,他教授歷史、也正在爲撰寫著作《讓非洲成為我們的非洲》而苦惱。有一天阿堯在新生班級的第一堂歷史課寫下「歷史就是說故事」,並詢問「誰可以說為什麼我會有著傷疤?」,學生們的答案眾說紛紜,卻不知道誰講的才是正確的。

「我們不知道哪個說法才對,因為我們又不在現場。」這同樣也是歷史問題,我們不在現場,所以沒辦法親耳聽見、親眼看見、親身體會。我們必須仰賴其他人的說法。「我們相信有權力的人,也就是寫下故事的人。所以我們讀歷史的時候,一定要不時問自己,我遺漏了誰的故事?這個人能發聲,是因為有誰的聲音被壓抑了?」

當我們搞清楚阿堯教我們這些問題,也就能找出故事來。就這樣,能夠慢慢得到比較清晰的概念,雖然還是不完整。《回家之路》從多從角度寫實的揭露了種族歧視下的殘酷與文化衝突,人與人之間、在棉花田或礦場勞役、毒品的心理壓抑;最可貴的是這之下「歷史的道德力量、個人的奮鬥與希望」,不時溫暖人心。

就像內心好像永遠無法完整的阿堯,與幫傭艾瑟的相遇。書裡有一段「這會兒輪到阿堯露出微笑了。艾瑟呵呵笑起來,嘴巴張得大大的,阿堯突然有股衝動,想伸手從她的嘴巴裡抓出一些快樂來,讓自己也能永遠這麼快樂。」



閱讀完《回家之路》就會了解,為什麼我們能獻上如此高的評價——「完美」。才短短三百多頁,我所看到、所獲得的遠遠不只有這個頁數。如果今年評選年度必看十本小說之一,我的答案會和英國BBC、時代雜誌、歐普拉年度最愛相同,一定會有《回家之路》這本書。

我們跨越時間地點、種族文化,不論誰一樣會充滿渴望、也一樣會害怕,其實我們因為不一樣而一樣。雖然《回家之路》和我最初想像中故事走向不同、也不斷打破我們的猜想,卻又和想像中一樣觸動人心、「好」的餘韻繚繞。在作者Yaa Gyasi(譯者李靜宜)抒情的文筆下,把這些傷痛徐徐訴說,說的「輕」卻一樣那麼痛、也深刻人心。相信在2019年末前,你也會希望自己也看過了《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