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日

【英國實習#01】大人的藝術課!與藝術家共創作品:自我探索篇


|前情提要|

2022年夏天,承蒙教育部及國立成功大學學海築夢計畫支持,我跟著指導教授的腳步來到了英國羅浮堡(Loughborough)當地社區機構 Fearon Community AssociationFCA)進行為期五週的藝術實習及文化交流。


FCA位於小鎮中心,透過咖啡廳、社區藝術活動及輔導計畫等等,作為「社區開放交流的身心靈場域」連結羅浮堡在地居民——就連遠道而來的我都能感受自己在這空間裡備受支持。多虧英國藝術家杰奎・加倫(Jacqui Gallon)的安排及照顧,我們有幸與多位羅浮堡藝術家進行共同創作、舉辦兒童藝術工作坊、以及從企劃到執行面的「飛進費倫大廳(Fly to Fearon Hall)」藝術策展實踐,並成功在開展日發行了地方小誌《巢報(NEXUST)》。

延伸閱讀
圖 / FCA咖啡廳的英式早餐和報紙印刷的《巢報》

作為我初訪英國、離家超過一個月的海外生活,藝術實習及文化交流就像夜晚捨不得睡(但常常拿出洪荒之力過完一天後又倒頭入睡)醒來後又捏又拍自己的臉頰,用疼痛和響亮的聲音證明這不是場美夢,接著滿心歡喜的展開新的一天。

#英國實習 系列文章將分為三個主軸:第一篇分享我參與英國藝術家的工作坊、進行共同創作後的成果和啟發。第二篇結合前篇的學習,與我在英國身為教育者、促進者帶領兒童(親子)藝術工作坊的規劃要點及與人的互動細節。第三篇則透過「藝術策展實務」分享不同思維及文化交流共創出的火花。

當然英國文化帶給我的新奇(例如英國夏天一日見四季,怕冷的南部人衣服怎麼帶?或什麼菜單能讓五個實習生在「台灣之夜」做台菜給二十幾個英國人享用?)之後有機會再繼續連載,歡迎大家敲碗實習番外篇囉!

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第一篇主題《大人的藝術課!與藝術家共創作品:探索自我篇》正文

-

摘要|過程裡我學習藝術思維,向藝術家學習看世界的方式,並與自己的生命經驗融合;我從英國文化中找到多元的價值,用新的眼光看待習以為常和不理解的人事物,進一步自我省思;更不斷驗證、挑戰我對藝術的淺見和個人想法,不停打破再重新建構。

每場藝術工作坊體驗都承襲藝術家的技術專業、價值主張,更多的是他們——坦然無私的向我們分享所有,才能有後續成果及此篇文章的產出。謝謝他們的付出、慷慨和善意,滋養了這一切。

本文將由三個面向(1)自我探索(2)藝術思維、塑膠與環境議題(3)向大自然學習的文化交流,記錄與藝術家共創的成果,以及從中獲得的反思與學習。

一、我從藝術向內觀看自己


▍面對年華老去

Puppet Animation Workshop by Nenagh Watson 


藝術家尼納・沃森(Nenagh Watson 的「人偶表演藝術(Puppet Animation)」工作坊裡,透過觸及球體的重量、好壞雨傘的感受,連結到我們成為操偶師。如同我們為何需要著衣低調輕便,因為適時淡化自己能讓出焦點,將重心放在感受對方的同理心培養——而這正是學會「支持」的根本。


我們想像自己是不同形體的能力是否隨著長大成人而消逝了?我化為充滿空氣的塑膠袋、有展翅高飛的鳥、在水流裡載浮載沈的枝葉⋯⋯閉起雙眼屏除過多的感官刺激,便會發現這些事物有新的轉譯,自我投射使我有了全新體會。在台灣找到適合的對象、談及傷痛和死亡總是敏感話題,但在這裡稀鬆平常,能透過上述表演藝術、感受不同物件、和對話中獲得解放。

圖 / 喚醒人偶時,需要帶入人的思維「醒來的第一件事人會幹嘛?怎麼爬起來?」操偶師同時也要有堅實的身體、臂力和指頭力,因為人偶的重量可不簡單

與為孩童表演的印象不同,這些都是為「大人」、又或者說年長者的人偶演出。

台語有句話說「老人小孩樣」我對尼納・沃森提出與長輩互動有時會有頑固不配合、情緒化碎碎念的困境。他告訴我「我們習慣站在自己的立場『希望』長輩達到我們的期待,而忘了他們真正的想法和感受,身為獨立長輩的個體性。重點是『不要期待(expect)』他們達到我們的預期」就如同他的藝術工作坊教會我的一樣:支持從不是我為對方好,而是對方覺得他自己好嗎?


尼納・沃森當然不只是玩偶表驗藝術者,他創作出來的玩偶作品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大師傑作,製作過程從蒐集素材、到發展成作品更是令人聽的津津有味的史詩篇章,就像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釋放了石材裡的靈魂。

我們除了在他的指導和排演下,親自操演了兩場人偶表演,也動手做了玩偶頭顱(驚訝這些媒材出自日常生活也與永續議題相關)。工作坊的每個階段都有其意涵、循序漸進、引發思考,我從搞不清楚狀況但先做對了,到最後理解尼納・沃森想透過藝術告訴我些什麼——人們都能在同理及支持的同時,重新拾起面對生命和世界的力量。



▍失去和獲得,碎片和完整

Fragments of Memory Workshop by Jacqui Gallon


藝術家杰奎・加倫( Jacqui Gallon),同時也是我們英國藝術實習的主計畫人,在「回憶碎片(Fragments of Memory)」工作坊中我們穿梭於實習機構、蒐集眼前物件、並用不同紙筆媒材將這些發現拓印下來。過程彷彿回到童年時光,試著躲藏在最獨特的角落(而大人總是找得到我們),還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和臉用的都是顏料。不只找回了我失去已久的玩心、單純的快樂,也用不同方式去認識這裡。

費倫大廳(Fearon Hall)的對面是教堂,我的同學向逝者致意後拓印了路易莎的墓碑、也有同學拓印上面的字母重新排列,死亡在這裡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也成為另類的地方互動。

建築無法移動、但人可以,透過漸漸遠離建築體本身,我們也能打破地域限制、用不同角度觀看,在具像轉向抽象表達過程我談及「費倫大廳不只是個建築」後,也打開了另一種思維格局。

圖 / 導覽觀眾跟著我們的旅程足跡,進入費倫大廳

最終五個實習生各有成果,杰奎・加倫給我們三十分鐘自行討論、運用這些元素進行成果策展。我們不只受杰奎・加倫的藝術創作、理念所啟發,也想與他的作品在展間融合。如同機構主理人曾言「費倫大廳不只是建築,有的是許多在這空間發生的故事」更與回憶、過去的想法相連。我們將各自拓印下來的物件,以物理距離到心理距離的旅程地圖方式引導到椅子。

椅子的概念出自於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湖濱散記(Walden)》說的:「我的屋裡有三把椅子,一把方便獨處,兩把供促膝談心,三把為社交需要」到學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在其著作《重新與人對話(Reclaiming Conversation)》談及的與人對話、開放這件事情,與我在這實習機構發現的不謀而合,所以引用進策展敘述之一。

圖 / 正在解說梭羅「三把椅子」的概念,到比四把椅子還多的想法連結費倫大廳的價值

我也訝異「拓印」作為一個從兒童到長者都能入門的技術,帶給我不同角度、想法去看待習以為常的一切人事物。當時間和記憶串聯,我們體會了失去及獲得,就像英國伊莉莎白二世曾說的:「悲傷,是我們為愛付出的代價」。

歲月的每次體驗都是未來的養份,「我們不是活在過去,而是與過去並存」杰奎・加倫說。在英國文化中說出悲傷回憶如此自然,過去成為現在自己的一部分,帶著它繼續往前走,而脆弱的一面也是能與人產生共鳴之處,因為誰又沒有不如意的時候呢?

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其政治諷刺小說《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曾寫道「誰控制了過去,控制了未來。誰控制了現在,控制了過去。」雖然講的是極權主義、何為歷史,但套用於一人漫長的歲月中,「當下」依然是最關鍵性的角色。



▍來自何方?地方與身份認同

Place and Identity Workshop by James Chantry


藝術家、羅浮堡大學美術系副主任詹姆斯・錢特里(James Chantry 不只帶我們參訪藝術及設計學院(設備環境真是讓人看的好快樂),我們在「地方與身份(Place and Identity)」工作坊的成果在校園一隅舉辦快閃展覽。


敞開被捆成卷狀的白紙是星光大道紅毯、一支炭筆行走之上,我感知到「寬敞的空間和白紙」讓我們能毫無限制的一邊移動身體、一邊進行創作。長大不經意的畫地自限藝術高門檻、忘記創作能夠沒有規則順序和既定方式,其實「身體」先動起來、做就對了。我久違的享受繪畫帶給我的樂趣、一掃世俗所帶來的壓力,感受到藝術確實療癒了我自己。


我們也結合以油畫進行的「抽象畫(Abstract Painting)」及影片剪輯創作,思索自己的地方與身份議題。過程中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各自在意的事情及老天爺給的課題,現階段我面臨的人生探索期、追尋心中的熱情在何處,都在作品中呈現一覽無遺。

我很欽佩詹姆斯・錢特里的指導整合了我們所有差異性成快閃展覽,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不抹滅任何獨特性。展出透過多元觀點和視角、豐富了定義,讓我們的內心及世界更加開廣。

圖 / 展示我們「地方及身份」的物件,我是在倫敦永續商店買的書和一頁部落格文章架構,隔壁是同學的植物、石頭和筆記本

工作坊中讓我思考,當社會期待及壓力,與個人風格產生矛盾、衝突時,這樣氛圍的轉變。

我十分喜歡雪莉・特克在《重新與人對話》裡訪問ReadyLearn管理者時,對方以迪士尼動畫《超人特工隊》舉例說「裡頭的壞人為什麼要消滅英雄?因為當每個都很特別,也顯得每個人平凡無奇。」所以我認為打開自己的想法、表達差異,如同我們透過藝術和策展詮釋時、並與自我及大眾溝通的表現就是在「培養對話」,讓生命中的一切都值得存在。而我也感受到藝術對多樣性的包容。

圖 / 影像為我在羅浮堡住宿的窗外風景、有車緩緩駛過,特意旋轉影像成「車子向上爬」象徵自己的心境。左方為同學的抽象畫作品投影。


▍投入的興趣各各不同,初生之犢的熱情人人相似

Parkour Workshop by Jemain Duberry


透過羅浮堡藝術家介紹開啟我對新領域的認識,是「跑酷(Parkour)」、滑板及街頭塗鴉的年經藝術家傑曼・杜伯里(Jemain Duberry)。我對跑酷及背後文化的理解過去僅有聽過的程度,但我們能透他親自表演、說明、對話多認識了一點。

例如跑酷作為西方起源的城市運動,為何會有中國文化的太極圖符號?原來呼應太極的「陰陽」哲學,跑酷的俐落流暢動作是「陰」、衝擊性動作是「陽」,玩家在其中尋找適合個人的平衡點。

而跑酷不只是個人追求、與地方場域的互動,遊樂場時常聚集附近居民,在傑曼・杜伯里對(不知什麼時候出現的)英國弟弟示範教學和一起操作,也能感到人際互動交流的樸實快樂。

圖 / 跑酷過程為跳躍到單槓上,前後晃幾下再身體轉向左邊、向前盪單槓移動到隔壁平台上的成功合影(隔天手臂痠痛)

雖然在體驗跑酷的過程中玩到扭傷腳(真是連疼痛和受人照顧都體驗得徹底?)稍微認識了跑酷和它的精神價值。就像每個長時間投入自己愛好或感興趣事情的人,都值得被尊敬,不知不覺被不畏懼新事物、不停嘗試和學習的態度激勵。事後得知,原來當我們展現興趣和好奇的同時,也激勵了藝術家本身。就像漣漪一樣彼此蕩漾。



|小結|第一章節「我從藝術向內觀看自己」能發現事情常常一體兩面(或更多面),生命有好多對比,我們能在之間擺盪,找到最舒服的平衡點和互動方法。接下來的第二、三章,讀者也會發現概念上的異曲同工之妙,這重複出現的啟發就是我們能向藝術思維、又或者美感體驗學習取經的地方。

—未完待續—


2022年6月23日

6月閱讀日誌:問就對了、你不是在當主管你在當你自己、失落手稿

前言:愛上紙本書分類終於迎來久違一年的更新(至今多以短文發表在Instagram)!同時我也很久沒有寫一篇輕鬆的讀後感,但我依然保有(緩慢的)閱讀習慣,也漸漸發現自己的閱讀旅程,早已成為一種自我修復的過程。

閱讀日誌將以月為單位,選擇一到三本書,記錄我與書的共鳴及學習作為切入點。當讀者面臨相同人生難題時,希望也能透過這些選書,作為指南,從中找到自癒的解方。


6月的三本讀物分別為:如何開口尋求支持的《問就對了》、以寓言探索領導動機的《你不是在當主管,你在當你自己》、和單純美好的浪漫文學《失落手稿》。主題專注於人際關係及自我對話,當然更少不了閱讀樂趣!

《問就對了:一次解開各種生命困境之謎!為何尋求支援是你最大的力量》 Just Ask: Why Seeking Support is Your Greatest Strength by Andy Lopata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我很厲害?其實我並沒有想像中優秀」說起這困擾我已久的煩惱,朋友給了我一句醍醐灌頂的回應:「那是因為你都在社群都PO好的一面啊!」理所當然,別人不會知道事情的另一面。

為什麼難以開口請求幫忙
《問就對了》從第一章節〈找到勇氣〉開始,理解什麼因素阻止我們開口求援、展現脆弱,也提出建議,例如「自我關懷及心存感謝」能增加心理韌性、更能接受他人的支持,第二章有更詳細的〈擬定策略〉和第三章〈展開行動〉。對我來說,就像中華文化裡「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雖然是一種美德,但「我們不會對別人說的,也不要對自己說」也需要被記得。

能被傾聽、不被批判的關係
然而,我覺得示弱的前提是建立信任的親密關係(例如要對誰說?)《商場信任的真相》作者凡妮莎說:「當無法相信別人時,往往會被視為是別人的問題,但其實更應該好好了解自己的恐懼或原因」也是現代科技發展、訊息溝通常態裡人們要練習的課題(延伸閱讀雪莉・特克的《重新與人對話》)如果擔心對關係造成影響、無法對身邊的人開口,向專業的臨床心理師尋求幫助也是一個方法。

作者也在《問就對了》提供組織或經營智囊團的十大原則,在建立請教及支持的網絡中,不論向人開口求援或幫助別人都十分受用。

尋求支持是你最大的力量
幾年前《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是我第一次知道自己難以向人開口請求幫忙(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該自己來」的觀念根深柢固在《問就對了》也有近一步討論)作者安迪・洛帕塔在書中的方法實用簡單。協助讀者先意識到內心恐懼、才能去面對它,也一步步告訴我們該如何開口求援。或許我們都有獨立作業的能力,隨著年紀增長,歷練越多,接觸到的種種都更為複雜龐大——學會開口尋求幫助,也成為了一項不可或缺的軟實力。

/ 後記 / 第一次入手菓子文化出版書籍,我很喜歡這有美感封面設計、內文編排及規劃,整體閱讀起來很舒服!我不只從兼具案例、應用技巧的《問就對了》獲得省思,書末作者也附上相關資源(如專業技巧的課外閱讀、脆弱程度診斷)。最後也要特別highlight整本書的設計,在流暢的閱讀體驗中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人際關係、商務傳播|菓子文化出版 *書籍資訊連結

延伸閱讀:其實「問」可以協助我們很多事,許多書對於「問」有不同切入點:例如《問就對了》著重向外尋求支援,由前聯邦和州檢察官、國會議員特雷・高迪(Tery Gowdy)寫的《好問》是在談判過程裡增加說服力,石角完爾的《猶太人每天鍛鍊的WHY思考法》提升個人思辨能力(我還有一本看一半就沈沒於書海的《創意提問力》)等等⋯⋯。當我們知道「問」有這麼多好處時,接下來就是在生活中練習囉!

《你不是在當主管,你在當你自己》 The Motive: Why So Many Leaders Abdicate Their Most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by Patrick Lencioni



《你不是在當主管,你在當你自己》和我過往所讀過的領導書籍很不同。它有別以往常見的條例式領導教條、結合許多個別案例,作者派屈克・蘭奇歐尼以「寓言」方式將讀者帶入情境:主角是一位面臨危機的執行長,在顧問及競爭對手的協助下,重新認知到自己一直選擇性視而不見的問題,同時梳理出原文書名所要探到「領導動機、為什麼很多領導者主動放棄他們最重要的責任」的核心主題。

從小到大,社會價值觀勸勉我們不論求學途中、未來職場都不要放過「成為領導者」的任何機會,它讓我們相信這是成功的必修學分,但我們是否思考過自己「為什麼」要成為一個領導者?

獎賞或責任為中心的領導
作者從他的領導、指導領導者的經驗中,將領導動機分成兩種:一是以「獎賞」為中心的領導,成為領導者被視為辛勤工作的獎賞,如金錢、權力或地位等等;二是以「責任」為中心的領導,接受領導者在為目標謀取福利過程中必要付出的犧牲及責任,同時也能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事實上,沒有人是全然的獎賞或責任中心的領導,只是看哪一個佔了上風。動機會深深影響領導者的行事判斷。

每個職稱,都是實踐長
一個組織裡一定會有比自己年長或年幼的人、有著不同位階或資歷,讓事情能妥善運作。當升遷制度造成人事不理想的情況,部分原因出自於「一個好員工,不見得會是個好主管;好主管也不見得是個好執行長」因為作為一個員工、管理職、執行長做的事也不一樣,俗話說「換角色,換腦袋」。

成為領導者不該只是一種獎勵,捫心自問動機的為什麼。我很喜歡書中寫道「執行長應該叫實踐長,因為是去『做』那件工作,而不是去『擁有』那個工作」。

我曾經認為職場新鮮人的自己還未居管理職,管理類型的書籍與我無緣,其實「管理」與求學的團體生活經驗(如班級幹部、營隊或社團活動、團體作業)早已息息相關。這本書比想像中還適合面臨人生選擇階段的人,尤其對於學生也不嫌早。更可以被套用在「大學考上名校、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兩者都不該單單被視為努力的獎賞,應該是未來成就的「起跑點」並為當下人生階段負責。

隨時自我改造
《你不是在當主管,你在當你自己》不只是以領導者作為對象,人人都該培養正確的領導認知。身為領導者,能自我檢視自己的動機並隨時自我調整;身為公民、職員,如果發現上頭單位屬於自我中心者,也要能夠適時對其有所作為,而非蒙蔽自身雙眼。透過淺顯易懂的寓言敘事,讀者會更能體會「為什麼」做好管理「需要發展領導團隊、管理下屬、直言不諱、開好團隊會議、經常且重複不段的跟職員溝通」的五個原因。

/ 後記 / 這也是我初次閱讀樂金文化的書籍,封面設計很可愛,有種油然而生的親切感。書籍也薄薄一本讀起來很容易,定價也很親民,不論在書店翻來看或買回家都沒問題。那些正在摸索適合自己角色的學生、對於現在職位不順遂的管理者、或單純對本書內容有興趣的人,《你不是在當主管,你在做你自己》是反思自己領導角色的絕佳入門書籍選擇。

領導者、領導理論|樂金文化出版 *書籍資訊連結

延伸閱讀:而Simon Sinek 2014年在 TED的演講 Why Good Leaders Make You Feel Safe(為什麼好的領導者讓你有安全感) *點我連結 也談到的領導者的責任,講者比喻一個好領導者應該視自己為父母、做一個好父母該做的事,當成員感到安全,更能有效投入己任、互相扶持。也類似本・霍羅斯茲(Ben Horowitz)在《你的行為決定你是誰》的企業文化研究,殺人犯桑戈爾如何成為監獄的幫派領導人,他的經驗重視「人」大於其他利益,帶領幫派轉型、改變了監獄文化。

《失落手稿》 The Fragments by Toni Jordan



吃便了山珍海味,最念念不忘家鄉味
談談我對《失落手稿》的讀後感,就像前陣子王心凌《愛你》被翻紅的原因:現今社會充斥許多選擇,因為不斷追求刺激及創新,橡皮筋好像沒有了彈性、漸漸倦怠所有特立獨行,偶然的節目看見王心凌10年過去依然始終如一,原來我們只是很想念以前的「單純美好」——《失落手稿》帶給我的正是這種感覺。不用驚天動地的題材、太絢麗的安排,只想好好享受一個我喜歡的故事。

共鳴的角色歷程
例如常見兩個人物、時空敘事交錯,主角因為意外的發現,開始追尋過去的真相。過程中還有壞角色為了成就自己而利用別人,訛虞我詐太真實有感,但《失落手稿》展現人們本性善良,我的心像黑暗隙縫有光照射進來。不論是時間在二戰前美國的茵嘉・卡爾森,或八零年代澳洲的凱蒂,比起社會上無法控制的處境或對象,她們不是滿懷犧牲奉獻的情懷,而是毅然走出現狀,專注可以做的事、堅信正確價值、為自己負責及接受其中的風險,開闢一條路。我們能為人生不停增加選項。

讀著讀著心就好了
《失落手稿》雖然有懸疑,但讀起來流暢不費力。近故事尾聲,作者的文字成功引起我的誤解,再揭露最後的結局,也因為敘述不說得太滿,作者的故意「留白」讓讀者自己去發現這點我特別喜歡,就像「它的不明白,早已講了許多事情」。我也不禁思考這無疑展現了文字的魅力,如果變成電影畫面又要用什麼手法表現?

在這簡短的讀後感中我小心不要揭露太多劇情,但在《失落手稿》短短的內容篇幅裡,好故事該有的元素,作者東妮・喬丹都有做到。如開頭所言,這是一本讓我想起以前自己喜歡的文學類型,感受到閱讀中淡淡的快樂及滿足。相當適合一個週末午後,賴在床上犒賞自己的休閒讀物。

蓋亞文化出版 *書籍資訊連結

——————

後記的後記:
現在正在讀《哈佛商學院的美學課》(Aesthetic Intelligence by Pauline Brown)和《令人腦洞大開的藝術思考法》(ハウ‧トゥ アート‧シンキング 閉塞感を打ち破る自分起点の思考法 by 若宮和男)。這個月的購書還有《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User Friendly by Cliff Kuang, Robert Fabricant)《重新與人對話》(Reclaiming Conversation by Sherry Turkle)和《極度危險的經典童話》(Beast and Beauty by Soman Chainani)。


因為身為研究生最後的暑假計畫去實習,下次閱讀日誌更新大概是兩三個月後。最後,希望大家暑假閱讀愉快(常常各大平台都會有夏日讀書優惠)由於我買書的速度總是比讀書的速度還快,獲得同學 Eslite Elite 的稱號簡直實至名歸(笑)趁炎炎夏日,偶爾計畫躲在冷氣房看書自我療癒吧。


2022年4月26日

【研究生日記ep1】成為促進者!設計思考工作坊

已經很久沒有寫這類型的隨筆紀錄了。而故事是這麼開始的。


去年同學史黛西修了一門課,告訴我「你一定會喜歡這門課!」如今它也確實成為我研究所的愛課之一。原因不在於內容讓人得心應手,而是從中意識到自己的生疏並進一步調整與提升,過程挑戰樂趣兼具。是門「用設計思考工作坊教人設計思考」的課,如果以籃球作為比喻:相較訓練射籃技巧、更多時間在學習如何打一場遊戲,和教育有關。

在設計思考工作坊(Design Thinking Workshop)裡有三個角色:參與者、促進者、設計思考教練。課程以培育設計思考教練、具有規劃及帶領整個流程為目標。這次則是先以促進者(Facilitator)身份,跟著弗雷德教授來到了台南一中舉辦高一及高二兩班的設計思考工作坊,當然也少不了實際觀摩取經!

從高中到大學,我帶了六年小六剛升國一的英語夏令營 *點我連結 ;距離最近的一次,已是兩年前樂齡長輩的循環共作坊 *點我連結 ,內容雖然不一樣但身份雷同。這篇作為第一次以高中生為對象,記錄我所觀察及心得啟發(真的很久沒有早起八點前到校了XDD


你有聽過設計思考嗎?台下眼睛雪亮但鴉雀無聲。沒關係,設計思考一詞開始被關注也才20年(連大學學設計的我,也是在準備研究所才初次聽聞)。設計思考:是「以人為本,辨識需求及問題、提供創新方案」的思維模型。當天課程安排由教授深入淺出的簡報介紹設計思考(背景知識)結合工作坊練習(應用)。

▍簡報說服力: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能激勵人心


我將所觀察到如何介紹設計思考,拆解成五個階段。STAGE0 多數人會忽略的「自我介紹」,也扮演重要角色,就像「我以前也是這所學校的學生」是很好的切入點(還能看到教授年代感的學生照)。行動經濟學中表示人是不理性的,研究更證明購買決定有85%是受情感驅策、並非分析思考;成功的談判及說服中,建立信任與理解是第一步,「共同點」能縮近距離。

STAGE1 接下來介紹設計學院,告訴聽眾「設計思考」常被應用的領域,更要打破大眾與設計思考的藩籬——不只有設計學院可以學,歡迎每個人加入。

STAGE2 並進一步舉出聽眾(高中生)的痛點,這部分可以透過問答互動,例如報告顯示台灣學生很怕失敗,過程中不只有參與感、還能獲得共鳴。

STAGE3 引出設計思考的核心精神「無關成功與失敗、好和壞,只有動手做!」

STAGE4 再深入設計思考的發散及收斂階段,也「連結」到不同階段人的特質與習慣,可以很輕易將自己帶入其中。這部分聽教授多次談及,我都覺得自己難以被放入特定框架中(專才),原來如果每個階段感覺都OK的人、還有引領整個設計思考過程的選項(通才)。

STAGE5 最後在灌籃高手、海賊王等熟悉的例子下,透過設計思考傳達重點——團隊中需要各個不同角色的人協力,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位子

設計思考並非僅僅課堂學問,而是能從中進一步認識自己、與他人互動的辦法。弗雷德教授有觀點及資訊的簡報,處處以「聽眾出發」連結他們的需求,5W1H囊括其中,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同理心的設計思考應用。連我也被重新啟發了。


▍讓事情自然發生,提供更多空間


這段將分享經驗中的觀察與挑戰;也在工作坊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自己的領導風格。(因為主題和規模大小常會彈性調整,流程內容在這篇不會多做贅述,等未來有機會直接來實際操作一番囉!)

|重新向學生學習|

由於這是一門高中通識課、學生皆來自不同班級,我們分別帶了兩個不同年級。我遇上的小組恰巧都有個核心人物,如果他們是領導者——換句話說「領導者是因為跟隨者而產生」,團隊中有著能互相投接球的同學存在,是兩組的共同點。當然,他們也各有小組特色和氣氛。


有的能很清楚能看出主副手,雖然他們出聲機率最高,但其他人也靜靜地寫、提供了很多想法,用各自舒服的方式參與其中。別組的人說我們這組特別安靜,卻在有限時間內最快提供最多想法。這過程中到沒有一般人對男校「圍繞性別失衡、想多認識女生」的迷思,反倒有一種「學姊給你看:小心地滑告示牌滑倒」的黑色幽默感。


另一組也雷同上述團隊組成,但氣氛更為活躍一點。這組很有趣的——能看見部分組員鮮明個性,偶爾有人冒黃腔,卻有著彼此互動過程想法表達直接、不拘小節的優勢,並在其中各自展現不同的領導力。裡頭的核心人物會「:你不要假裝沒聽到,快動起來!」確保每個人參與;在全場安靜後忽略尷尬,第一個發聲、推動團隊一把「:我拿、你口頭報告(直接上台)」相當圓融的統合整個小組。


|促進者我怎麼做|

有時候促進者(Facilitator)會不經意塑造小組氣氛,而小組的個性、工作坊本身類型也會影響促進者要如何帶領及參與其中——彼此相輔相成。如果將遇上的組別比喻成小花圃或盆栽,我就是把它端出宿舍外陽台曬曬太陽、澆澆水的人,習慣讓事情自然發生、不過度干涉。

也如上個段落所言,大家表現都好且積極,我是融入但溫溫的存在、付出時間及關注,一同享受思考的過程,保持十足「耐心」。通常我在促進者的角色中,是在小組開始操作前覆述流程(有時學生會恍神或課程步調太快)確保大家理解接下來要做什麼。每個階段都會有「思考發散、收斂」的過程,我會需要透過問學生為什麼?一問一答讓他們想的更深入,擴張問題的規模及可能性。

|挑戰、兩難、轉換眼光|

但工作坊過程也會遇上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校方長輩也會不定時進入學生的討論,當學生認為禮堂投影布幕年久失修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長輩基於對學校的了解「說明維修金額過高、不耐用,未來會以白牆作為替代方案」而直接否決這項提案。卻沒有機會深入詢問「為什麼學生會認為需要修理?是看不清楚、還是有其他原因?又或是單純認為壞掉就是要修而已?」說不定會發展出白牆以外的解決辦法,也有可能真正的問題不是投影布幕需要維修,那會是什麼?當「錢」成為考量的唯一基準時,有時候反倒會不經意流失還未萌芽的創意。

突然打入小組的討論,不是先問或先聽而是評斷價值,在工作坊的過程我認為很干擾。這份干擾出自於對象與促進者出發點、教育方式、設計思考理解上的分歧,或許還有一部分是我的解釋及用意未被聆聽。其實這牢騷來得快也去得也快(直接放棄溝通),因為現階段目標對象是學生(組員),讓討論能延續下去才是重點,就沒有那麼堅持了。對過程中雜訊的臨機應變,反倒意外地看到校方師長的態度與考量。


另外遇到的關卡是「點子接龍」,顧名思義是同學結合前面同學的想法、發展出自己的想法。最終一個人的想法會變成「完整、每個人一起想出來」的提案。當為了解決午休吃飯排隊人龍,提出「不要吃飯」的點子、後面同學面臨接龍卡關時該怎麼辦?反倒要洞察背後能發展的可能(弗雷德教授說:進行時段分流,就像有人吃飯、有人還沒)跟著一起發想,拋出不同的點子解放想像力、刺激學生寫出自己的回答。

▍舒適和快樂,或許就是擅長


不同的促進者、不同的組別,都有各自的相處方式。當某一組獲得教室中的大多數關注,相較低調的組別不見得會覺得平衡,所以我通常會付出多數時間和關注在負責的組員(好像鋼琴陪練的概念)。也不經意發現,同組的另一位促進者能穿梭其他組、了解整個教室的狀態和進度、近一步獲取靈感並提供不同刺激,是我們無形之中發展出一個朝內、一個朝外的合作默契。(*但切記這也沒有絕對!例如有時候不同促進者交替於不同組別,也會帶來不同效果)


因為人的情緒太容易受到外在波動,所以認真聽、一句一句慢慢說、頭腦清楚能帶來穩定;在有點影響力的時候,反而要更謹慎地看待的自己言行。高中生也是個需要陪伴和支持的年齡,雖然工作坊的時間通常很短暫,但身為促進者創造一個「安全、開放的留白空間」是協助組員排除障礙,讓他們能肆意揮灑、自由發展出一條路。

你說話好溫柔,有種被療癒的感覺」「你好適合當老師」是其他促進者後來給我的回饋。有如民主理論家約翰・杜威所言:「人是經由連結而獲得個性,也是經由連結展現個性」不論身份,我們都存在平等交換的關係,互相形成彼此。或許這也能是我未來的另一種跨域方向喔(笑)


我依稀記得寶琳・布朗(Pauline Brown)從貝恩諮詢顧問公司,轉職至雅詩蘭黛公司策略長的經驗。她的新老闆將報告扔在桌上說「我期待的不是只是理性客觀地觀察公司表現、缺乏熱情的分析師,而是能把自己當老闆,能夠真正理解、欣賞,並且在乎公司價值主張,能夠腦力激盪的夥伴」——雖然看起來是在轉換職場跑道、身份立場的改變,也是寫文章之時,對我自己的進一步期待及要求。

【結語】在設計思考工作坊四個小時作為促進者的經驗,不只單單向弗雷德教授學習如何教學。同時也是談判及說服不再侷限商場的生活練習,尤其之中遇到不同的人、各式雜訊讓我能重新觀看,意外地更認識自己一點。最後洋洋灑灑地在居家隔離期間寫下這些不平凡的啟發。


|用詞平易近人,能一讀再讀的參考書單|

  • 《驅動自己,也激勵別人:史丹佛醫學院最熱門的人心領導課》(The Way of Ulitimate Leadership)Stephen Murphy- Shigematsu,先覺出版
  • 《叛逆者團隊》(Diverse Thinking)Matthew Syed,時報出版
  • 《如何改變一個人》(The Catalyst: How to Change Anyone's Mind)John Berger,時報出版
  • 《華盛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Getting More: How to Negotiate to Achieve Your Goals in the Real World)Stuart Diamond,先覺出版
  • 《人性的弱點》(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Dale Carnegie,時報出版
  • 《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Beyond Reason: Using Emotions as You Negotiate),商業周刊

|進階版:設計思考書單|

  • 《設計思考全攻略》(The Design Thinking Playbook)Larry Leifer, Michael Lerwrick, Patrick Link,天下雜誌
  • Facilitator GuideBook AJ&Smart,Youtube影片 *連結點我

*所以到底是什麼課?——「設計思考工作坊教練的工作坊訓練課程(Workshop of Workshop, Design Thinking of Design Thinking)」雖然是系所選修,但也屬於大學部不分系課程,理所當然同學的組成相當多元。學期末會以小組為單位、個別規劃不同主題的設計思考工作坊,除了實體也可能採線上模式。

那大家下篇文章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