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

【創意產業體驗:翻轉台南日常】研究生,不是都一個人嗎!?跨領域x團隊合作(下)


這是《【創意產業體驗:翻轉台南日常】研究生,不是都一個人嗎!?跨領域X團隊合作》的續篇。


上篇*點我連結 著墨於課程作業說明,以及「溝通理解、行動」兩大主軸。下篇第一部分是「好上加好」的核心概念,講述衝突的化解、團隊組員的分工;第二部分「總結」,有作品呈現,以及跨領域團隊合作的樂趣。



 ▍好上加好



史丹佛大學正念實驗室創設者,史蒂芬・摩菲在著作《驅動自己,也激勵別人》中分享,團隊中有個人覺得「自我主張強烈,無法與人好好合作」,想要脫胎換骨成另一個人。然而「自我主張強烈」屬於人格特質的一部分,人們不應該把自己的人格特質當成不好的東西、加以否定。


我發現身處「團隊」之中,就和個人成長一樣書中寫道「與其否定現狀、勉強去『改變』,反而應該從現狀中找出潛在、些微的可能性,掌握及運用它,以引起『變化』,才是真正的改變」。就像「琢磨長處會比彌補短處的效果好很多,做起來也開心」——枡野俊明《獻給容易受傷的你的「厚臉皮」學》。


眼下拍回來的影片沒有太大變化,皆是三個人在不同地點、重複一樣的動作。可以想像一下,在電視劇裡看到主編對編輯破口大罵:「取材都沒有用!」的畫面。但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使成果不同反響?」與其否定現狀,不如思考怎麼把它「變得更好」(自行腦補剪接師或編劇起死回生的功力)。


「好上加好」使想法更積極,對於困難、乏味的事情,因為具有「挑戰性」而變得有趣。


第一步、先綜觀全局,第二步、尋找內容的「共通點與差異性」。接著我將動作流程,拆解成三個部分:「人曬衣服、衣服、拿下衣服」。覺得依照習慣步驟、平鋪直述很乏味,想起電影、小說常營造的懸疑氛圍,所以影片架構以「倒敘法」呈現。


我正為能貢獻、發揮所長「好上加好」心滿意足,即便需要討論後才能定案,但沒想到在溝通、設計剪片時,一度因為彼此理解認知差異,產生一些起伏。我也是後來才意識到的,如果談起團隊裡的「小衝突」,這或許算一個吧:



想法爭執,不如退一步再向前



影片分為三個段落,原先預想每人分工剪一個段落,最後再併起來。但經過討論後,擔心三人剪片風格差異、會缺乏一致性,於是「主要由一人來剪、另一人從旁協助和最後修改、一人做音樂和視覺」。對於「倒敘法」的影片設計,透過白板圖解,組員皆贊成這樣的設計。




然而,在剪輯的過程,組員所提出意見,還是圍繞著「順時間軸」的想法(奇怪?不是已經都說好要「倒敘法」了嗎?)我試著表達「對方的點子正與剛剛達成共識的規劃恰恰相反」,卻很徒勞、也不知道怎麼辦。如今我還依然記得另一個組員,在我沈默不語的時候對我說:「Haruna, What do you think?」我才意識到自己「很堅持」,即便沒有吵起來、感受沒說出來,內心的逐漸升高的情緒、無奈好像被人嗅了出來。


那種感覺很像小火苗才剛太出頭,就被澆熄了,變成煙、慢了下來。爭執想法,終究是想法、東西又不會生出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對主張自我放棄?同時會想顧及朋友感情,於是先「順時間軸」做看看了,雖然內心還是很懷疑。階段性來看,前面剪得反應不錯,但後面的素材很難接續下去,內心和自己實在過不去,於是就不管了!直接把「倒敘法」剪出來——竟然就被接受了,而且好評更甚前者。


這是個再平凡不過的「溝通過程」。「Haruna, What do you think?」看似一個名字、一個問句:背後卻讓人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在團體裡,是被重視的」更被鼓勵表達出來。無意間也營造一個有「心理安全感」的環境。


重視別人,也是重視自己。就像還是剪出了「順時間軸」的影片,雖然後來發現「逆時間軸」得更好;每個點子的份量相當,再彼此激盪。積極參與、什麼都很在意,代表我們對作品一樣上心。「把自己的堅持放軟一點,看似是退一步,其實我們已經一起向前進了」



只要放對地方,金子就會發光



系所集結的同學,「有主見、有想法」是我們的共同點;但在團隊中,這項特質發揮的地方很不一樣。《驅動自己,也激勵別人》從心理學中各式各樣的研究中來看,理想團隊需要五種類型的成員,接下來會引述書中的文字:


  • 第一種類型是可以完成任務、「有耐力的外向型成員」,少數即可。
  • 第二種是贊成團隊決策、不會起衝突的「配合型成員」。
  • 第三種是能夠完成高品質任務的「誠實認真型成員」。
  • 第四種「溫順型成員」當團隊陷入壓力和疲勞時,可以讓團隊保持情緒避免團隊混亂。、三、四種各有一些人數、保持均衡即可。
  • 第五種類型是富有創造力、想像力,能夠運用創意想法的「開放型成員」,也是少數即可。

五種類型:並不代表要強制區分每個人,實則像一個光譜(有深淺、漸層),發現自己「哪部份比較多、比較少」,也會有人既有創造力、也具有高品質的執行能力。這模板讓人們意識到——面對別人,我們會具備「更多元眼光」,而非慣用一套標準,認識每個獨立的個體,同理不同成員的性格和能力。




這個團裡我們剛好三人皆各司其職:「發散、收斂、平衡」,有人掌握大方向、有人注重細節、有人位於兩者之間。無形中建構出一種默契,不會說的特別明白,分工通常都搶著做、但依然會互相照應;沒有清楚的流程,「嘩——」的一起向前衝,是學會放手和彼此信任。(這樣能有自主判斷、自由、多元的合作方式,是我過往少有的體會。)


面對團隊成員的不同,我發現,每一次自己的定位也會隨之有些微改變;然而最讓人有感的合作經驗,卻都是「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最舒服的位子、有所發揮、有成就感。即便無人能十全十美,但都有著與身俱來的人格特質——就像我很傾慕同學總是能輕鬆以對、營造和樂氛圍、凝聚團隊向心力。


如同小標說的「只要放對地方,金子就會發光」,團隊裡我們都在為對方創造具有歸屬感的一個家。



▍總結



文章上篇:概述了影片的「發想背景、主題概念(Dirty Laundry)」。脈絡設計分為三個階段,皆圍繞著「在公共空間曬衣服」的行為、與公眾的互動觀察,產出不同的解釋。


我很擔心影片讓人看不懂,報告時還將影片的產出過程、結果的作品集複印出來,並提前給班上其他小組閱覽。其實我們想呈現「藝術片」的概念,本來就帶有「開放性思考、和討論的空間」——直到片尾才附上「Dirty Laundry字面背後的解釋」,它的不同意涵,任人猜想和各自詮釋。




作品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477q3IcjhwU


組員向其他人實驗過,得到的想法很接近「我們想向別人分享我們的秘密,但他們根本不在意」。而我自己對這影片的理解如下:


  1. 片頭,載著衣服的腳踏車、不同人拿衣服、陌生人的反應,營造懸疑(難道他們在偷鄰居的衣服?)很好奇想往下看。
  2. 中間著重人們的反應,原本曬在家裡的衣服出現在公共空間,宛如大家都很擔心自己的行為引人注目、外人看法,但實際上根本沒人在意,那個最在意的人——是自己。
  3. 接著是曬衣服,帶出「Dirty Laundry字面後的意涵」,也發現當目標與「人的行為」有關,才引起反應。雖然多數看一眼,就離開了。也觀察到臺灣人說不定是太害羞詢問、或是對他人保持禮貌的距離。
  4. 片尾,附上實地考察的相片,還有個彩蛋,帶著衣服離開、影片黑頻一秒,想要傳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秘密」——無論是否展露外表或公眾之前,我們還是會帶著它繼續日常生活。


跨領域X團隊合作的樂趣


在團體中,給了身為台灣人的我、獨自一人或許也想不到的機會:他們讓我「用新的視角、轉換觀點,去看生活中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事情」(例如在家門口曬衣服給大家看)叛逆者團隊》一書中談論激發多元觀點、挑戰困難任務的工作組合——其中心理學家常說的「概念距離」:跨出這道藩籬,重點不是看到哪些新東西,而是用新的方法看待熟悉的東西」



人們常說「多樣性」多半直覺會認定是性別、種族、年齡及宗教方面的不同(稱為「人口多樣性」),卻遺漏之中也涵蓋的「認知多樣性」——指的是觀點、見解、經驗和思維的不同。


這使我們具備質疑現狀的能力,而多元的經驗幫助我們重組出答案,這種心理狀態稱之為「外部者思維模式」;我們既需要概念上的深度、也需要概念上的距離,學會肯定自己的差異、接納更多可能




我們也有在討論上卡住的經驗,空氣中的沈默就想擰毛巾一樣、迫切想要擠出多一點東西。但思維上的衝撞不就是著麽一回事嗎?雖然彼此認同想法很開心,但一不小心也會加大盲點,為了更「全面」的看待團隊項目,天馬行空、建設性的「提出、否定、認同」三者是必備元素。


我不再視「這是一項待完成的作業」,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合作模式中漸漸找出了自己適應團體的方式。了解主動尋找「共鳴」,才能開始樂在其中。


有人會問「跨領域X團隊合作」有什麼差異、特別之處?不是用國籍、文化、領域(人口或認知多樣性)區分彼此,而是將其視為「獨立的人」去相處、認識。因為所有人都是「個人化的產物」,擁有各自的偏好、獨特的性格;差異是我們的共同點,共同點也存在差異——而這正不是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嗎?




*尾聲:依照校園、職場、人們的差異,都會有不同的團隊風格、合作模式。然而大家若對「跨領域團隊合作」還是有些好奇,推薦閱讀*叛逆者團隊一書,裡頭有熟知的案例,敘述脈絡從目錄就看得出來相當「全面、完整」,助於理解人們之間的差異、活絡多元觀點,達到團隊的加乘效果,能解決複雜的問題,在團隊合作中有更創新的提案!

2021年4月18日

【創意產業體驗:翻轉台南日常】研究生,不是都一個人嗎!?跨領域x團隊合作(上)



半年過去,似乎漸漸摸清「研究生」的輪廓;我想好好紀錄就學生涯,但多是在限時動態裡匆匆帶過;思緒整理著整理著……就快忘記,於是我急忙尋找生活的空白頁、留下一些痕跡。


必修課《創意產業體驗》進入第二個學期,由不同教授輪流上三週課(用他們擅長的領域切入主題)、同時完成一項團體作業。你大概無法想像:開學第一週就派作業、兩週後要完成一個短片(對,我們就是放假完一秒回到上學狀況)


主題是「翻轉台南日常」,舉例來說:吵雜的菜市場、可以變成時尚伸展台,各種切菜、殺豬聲是背景音樂;老人下棋的公園、變成情侶約會的浪漫地點。用「破壞日常印象」來比喻更為精確,從中會有出奇不意的「創意」展現。


接下來的分享會涵蓋:作品產出的過程與本身、個人成長,圍繞著「三個人跨國、跨文化合作」之下的旅程。並分成上下篇。


上篇:1、作業說明 2、溝通理解(三個步驟)3、行動(不按照計劃/先做再說/與師長討論)

下篇:4、好上加好 5、總結(作品/反思)



溝通與理解


從外表,能明顯判別我們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分組說來因緣際會,有期待、也十分焦慮,因為當別人視這項作業簡單有趣時,我闡述討論的結果、卻依然混沌不清(即便我思考著頭都要破了)。


午餐後走回宿舍的路上,我擷取到一些生活片段、豁然開朗,才知道自己眉頭深鎖的原因——其實我無法全然接受、也不理解他人的提議,同時又為自己沒什麼點子懊惱;我沒辦法在討論裡馬上提出獨到見解而挫折,即便「快慢」並沒有代表哪一個比較好。看到別人的優點而否定自己。但我很幸運有人可以一談我的焦慮,轉而把重點放在「該做的事上」而不是「不斷自我反省」。


有時候要給腦海一些時間,暫時抽離再回來,的確很有幫助。我發現「先理解自己、再去理解別人」很重要,一昧的站在別人立場思考,是在抹煞自己的想法(這不舒服、也不開心)「自己的想法」才是能與人能建立橋樑的交集線。



1)首先,我為了先確認和釐清自己的想法,在白紙上寫上問題(What object? What object we want to change? Why?)然後將列舉的「台南日常」寫下來、畫圈,再延伸細線連接說明。像是各個獨立心智圖,幫助思考、也會越寫越多。其實自己不乏沒有點子嘛。


現在我有自己的想法了,接下來是我對別人點子的看法


2)為了能「完整確認」討論中的既有想法、還有遺漏的細節,我畫出了一個表格,用來對比「台南日常和扭轉」(一個是既有現象描述、另一個是我們想做的表達方式)涵蓋四個問題 Where? What are they doing (object, verb, noun)? Keyword? Why? 並分別填上已知的答案。從表格中會明確知道:我們有什麼、缺乏什麼。


3)於是我帶著表格去「找組員討論」,確認共識、理解的一不一樣。





這些過程裡,發現我們彼此的思考方式、重視的地方都不同。我們沒有能力「要求別人照著自己的路走」,若大家都能體悟這個道理,世間「他都不懂我」的埋怨就能減少吧?當我們承認「彼此差異」的同時,也會看到彼此的優點與互補性,互相尊重——這也是我在團隊中看到最可貴的事情。


有人善於發散,能對自己的想法霹哩啪啦說個不停、有著詳盡的闡述(還會常常說完忘記自己剛剛說什麼);我會從中簡化成短句再復述一遍,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並順著表格填寫、周詳地完成我們該討論的所有細節。


這是我第一次深刻體悟「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適應團體總結上述三點:自己對主題的想法,自己對他人想法的理解,利用工具溝通討論(例如表格、白板、文字或圖解)。因為唯有具備自己的見解,才能與同學「互相切磋、衝突、再達成一致目標」。然而,共識不是完全屬於任何一個人,是每個人加一點料、加一點調味,烘培出的產物。


*2021/5/13補充:上述可以是一人發散、一人收斂的溝通方式,但從對話中「統整重點」的方法較適用於「聚焦」階段(定義問題、確認共識)。當大家處於腦力激盪、發散的過程時,如果目的在於「蒐集更多資訊」,就要避免總結對方說話很像在做訪談時,一個問題、對方卻自由自在地說了五個小時;但在這些乍看無用的話語中,卻透露出更多受訪者的背景、經歷、面臨的問題等細節,都能在日後設計派上用場。



行動


第二堂是小組討論,雖然我們老是以寒暄開頭、沒辦法馬上進入討論;但為了使其能夠進行,不斷丟出一個個問題,直到步上討論軌道。接著馬上「畫」出來,變成拍攝的分鏡圖(Story Board),「口述、文字、圖案」之下計畫越來越有清晰可見的輪廓。





雖然之後和教授討論,原先想要呈現「公共裡的私人空間」:我們用頭戴一個家出門的表達方式、展現台南日常生活(在家吃外送的反比)。卻被教授點出——只看見一個「孤單的人」的盲點,同時刺激出用不同元素演繹,幫助很大。


到了週末會合一起進行拍攝。地點選在台南蝸牛巷到海安路藝術街。






不按照計劃


在公共空間曬衣服(這不僅是台灣常見的景象,同時代表運用私人物品、將公共空間變成自己舒適的地方)同時進行自己的台南日常(例如為美食排隊、像觀光客一樣閒晃、提款等等),如果可以錄到路人的反應、或許更好。保留這樣的共識,牽著腳踏車穿越台南大街小巷。


*這過程很有趣:我們帶的衣物恰巧都是Uniqlo的、同一人都帶同一色系,看看這沒有說好的默契!





我們的「計畫,沒計畫」,原先訂定的場景、拍攝的分鏡都被拋到九霄雲外,我內心其實非常糾結於先前的討論結果並未遵從。我知道自己沒有必要一人為此堅持。與其糾結一個點,逆流而上,也未必就是最好的方向;我轉為「順著渠道漂流、接受它不知道會帶往我到哪個地方」。計劃幫助我們不會迷航,但更重要的是「保有隨時更改的彈性」、「不限制一切自然發展」,因為沒有人能預料任何事、也對一切保持開放心胸。


回頭看看,我覺得自己在這焦慮不安的狀況下依然向前,要感謝逐漸建構出的彼此「信任」,和原先保有的「團隊意識」——試著託付別人,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那代表自己無法控制任何事。當意識到自己是團隊的一份子後,就知道一切不全然是自己的事;也相信著一群人面對問題,可以分擔重量、共同解決。才能對不可控制的因素,豁達而不畏懼。



先做再說


沒有計劃等於「效率」隨老天而定。對於效率的徬徨,支撐我的是來自Discover 21出版社創辦人干場弓子《不快樂,就不是工作》書中的「觀點轉變」。「人生沒有一件事是多餘的」從長遠視角來看,一度徹底深化的經驗,其實更有效率,所以每一次都要認真以對;即便無法確定是否有用、何時回報,但都成為自己的養分,而人生的樂趣不就從在於「多餘」與「不必要」裡嗎?





*在蝸牛巷去同學的店買肉桂卷,還遇到班上其他同學也來買(ICID週末聚會的概念?)


一個下午到晚上結束,覺得自己花了好多時間、好累,卻不知道所取得的素材是否令人滿意,但在台南寒冷的夜晚、路邊小販來份墨西哥料理後,覺得:「啊沒關係啦!」。我們走到哪裡,感覺不錯就拍攝(完全是突然來的靈感),多拍一些回去剪片才有得選。所以當別人闡述劇本時,為何如此計畫?我們直接將流程倒反,先有素材才賦予行為的意義。也變成是另一種創作方式。





然而「想法若不執行,永遠只是想法」。我能理解「模型」的重要,我們初拍之後,才能知道改善空間——而且能刺激更多「新點子」!在拍片以前,單純只是想用行為(曬衣服,類似表演藝術)把公共空間化為私人空間;拍片之後,才突然冒出《Dirty Laundry》的主題概念。


*白話翻譯Dirty Laundry是洗髒衣服,但在英文報紙常用於形容政府官僚的「醜事」:也就是在公共空間(大眾之前)、洗髒衣服(私人秘密),中譯為「家醜外揚」更為貼切。




Netflix共同創辦人馬克・藍道夫曾在《一千零一個點子》裡寫道:「每個洗過澡的人都會冒出點子,但只有洗完澡、擦乾身體、真的做些什麼事的人,才會讓事情有所不同。」我們不會一步達成理想;然而透過做一些、改一點的一次次行動向前,會更靠近最後想呈現終極目標。



與師長討論


每次好不容易達成共識,都會覺得自己好棒棒。然而我很欽佩教授能指出好的地方,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另一面,指出盲點,有潛能、有機會做得更好的地方。當我們談著在人來人往的鬧區曬衣服,多數人視而不見、也不敢詢問我們在做什麼,比起行為更害怕相機(入鏡)。




教授指出:要更貼切《Dirty Laundry》的主題概念,素色、基本、乾淨的衣服起不出的效果——倘若「我們真的在公共空間、眾目睽睽之下,洗髒衣服、濕濕的晾衣服」是否可以更有視覺衝擊?或許路人會有不同以往的反應。(同時我也想到,把自己以前的服裝作品掛在戶外,是否更像藝術品而有另一種展現。但說實話我怕會弄髒啦)意見精準受用,也是我們一開始也沒想到的。




雖然我們真的是「邊做邊想」的一組。但若能再改善,相信作品也會更加完整。小組時常會有集體盲點,視角覆蓋率不高、無法更全面的看待事情,不只請問教授,亂串別組的門子、互相分享和討論,也是我很喜愛的方式。


下篇 *點我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