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8日

【創意產業體驗:翻轉台南日常】研究生,不是都一個人嗎!?跨領域x團隊合作(上)



半年過去,似乎漸漸摸清「研究生」的輪廓;我想好好紀錄就學生涯,但多是在限時動態裡匆匆帶過;思緒整理著整理著……就快忘記,於是我急忙尋找生活的空白頁、留下一些痕跡。


必修課《創意產業體驗》進入第二個學期,由不同教授輪流上三週課(用他們擅長的領域切入主題)、同時完成一項團體作業。你大概無法想像:開學第一週就派作業、兩週後要完成一個短片(對,我們就是放假完一秒回到上學狀況)


主題是「翻轉台南日常」,舉例來說:吵雜的菜市場、可以變成時尚伸展台,各種切菜、殺豬聲是背景音樂;老人下棋的公園、變成情侶約會的浪漫地點。用「破壞日常印象」來比喻更為精確,從中會有出奇不意的「創意」展現。


接下來的分享會涵蓋:作品產出的過程與本身、個人成長,圍繞著「三個人跨國、跨文化合作」之下的旅程。並分成上下篇。


上篇:1、作業說明 2、溝通理解(三個步驟)3、行動(不按照計劃/先做再說/與師長討論)

下篇:4、好上加好 5、總結(作品/反思)



溝通與理解


從外表,能明顯判別我們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分組說來因緣際會,有期待、也十分焦慮,因為當別人視這項作業簡單有趣時,我闡述討論的結果、卻依然混沌不清(即便我思考著頭都要破了)。


午餐後走回宿舍的路上,我擷取到一些生活片段、豁然開朗,才知道自己眉頭深鎖的原因——其實我無法全然接受、也不理解他人的提議,同時又為自己沒什麼點子懊惱;我沒辦法在討論裡馬上提出獨到見解而挫折,即便「快慢」並沒有代表哪一個比較好。看到別人的優點而否定自己。但我很幸運有人可以一談我的焦慮,轉而把重點放在「該做的事上」而不是「不斷自我反省」。


有時候要給腦海一些時間,暫時抽離再回來,的確很有幫助。我發現「先理解自己、再去理解別人」很重要,一昧的站在別人立場思考,是在抹煞自己的想法(這不舒服、也不開心)「自己的想法」才是能與人能建立橋樑的交集線。



1)首先,我為了先確認和釐清自己的想法,在白紙上寫上問題(What object? What object we want to change? Why?)然後將列舉的「台南日常」寫下來、畫圈,再延伸細線連接說明。像是各個獨立心智圖,幫助思考、也會越寫越多。其實自己不乏沒有點子嘛。


現在我有自己的想法了,接下來是我對別人點子的看法


2)為了能「完整確認」討論中的既有想法、還有遺漏的細節,我畫出了一個表格,用來對比「台南日常和扭轉」(一個是既有現象描述、另一個是我們想做的表達方式)涵蓋四個問題 Where? What are they doing (object, verb, noun)? Keyword? Why? 並分別填上已知的答案。從表格中會明確知道:我們有什麼、缺乏什麼。


3)於是我帶著表格去「找組員討論」,確認共識、理解的一不一樣。





這些過程裡,發現我們彼此的思考方式、重視的地方都不同。我們沒有能力「要求別人照著自己的路走」,若大家都能體悟這個道理,世間「他都不懂我」的埋怨就能減少吧?當我們承認「彼此差異」的同時,也會看到彼此的優點與互補性,互相尊重——這也是我在團隊中看到最可貴的事情。


有人善於發散,能對自己的想法霹哩啪啦說個不停、有著詳盡的闡述(還會常常說完忘記自己剛剛說什麼);我會從中簡化成短句再復述一遍,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並順著表格填寫、周詳地完成我們該討論的所有細節。


這是我第一次深刻體悟「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適應團體總結上述三點:自己對主題的想法,自己對他人想法的理解,利用工具溝通討論(例如表格、白板、文字或圖解)。因為唯有具備自己的見解,才能與同學「互相切磋、衝突、再達成一致目標」。然而,共識不是完全屬於任何一個人,是每個人加一點料、加一點調味,烘培出的產物。


*2021/5/13補充:上述可以是一人發散、一人收斂的溝通方式,但從對話中「統整重點」的方法較適用於「聚焦」階段(定義問題、確認共識)。當大家處於腦力激盪、發散的過程時,如果目的在於「蒐集更多資訊」,就要避免總結對方說話很像在做訪談時,一個問題、對方卻自由自在地說了五個小時;但在這些乍看無用的話語中,卻透露出更多受訪者的背景、經歷、面臨的問題等細節,都能在日後設計派上用場。



行動


第二堂是小組討論,雖然我們老是以寒暄開頭、沒辦法馬上進入討論;但為了使其能夠進行,不斷丟出一個個問題,直到步上討論軌道。接著馬上「畫」出來,變成拍攝的分鏡圖(Story Board),「口述、文字、圖案」之下計畫越來越有清晰可見的輪廓。





雖然之後和教授討論,原先想要呈現「公共裡的私人空間」:我們用頭戴一個家出門的表達方式、展現台南日常生活(在家吃外送的反比)。卻被教授點出——只看見一個「孤單的人」的盲點,同時刺激出用不同元素演繹,幫助很大。


到了週末會合一起進行拍攝。地點選在台南蝸牛巷到海安路藝術街。






不按照計劃


在公共空間曬衣服(這不僅是台灣常見的景象,同時代表運用私人物品、將公共空間變成自己舒適的地方)同時進行自己的台南日常(例如為美食排隊、像觀光客一樣閒晃、提款等等),如果可以錄到路人的反應、或許更好。保留這樣的共識,牽著腳踏車穿越台南大街小巷。


*這過程很有趣:我們帶的衣物恰巧都是Uniqlo的、同一人都帶同一色系,看看這沒有說好的默契!





我們的「計畫,沒計畫」,原先訂定的場景、拍攝的分鏡都被拋到九霄雲外,我內心其實非常糾結於先前的討論結果並未遵從。我知道自己沒有必要一人為此堅持。與其糾結一個點,逆流而上,也未必就是最好的方向;我轉為「順著渠道漂流、接受它不知道會帶往我到哪個地方」。計劃幫助我們不會迷航,但更重要的是「保有隨時更改的彈性」、「不限制一切自然發展」,因為沒有人能預料任何事、也對一切保持開放心胸。


回頭看看,我覺得自己在這焦慮不安的狀況下依然向前,要感謝逐漸建構出的彼此「信任」,和原先保有的「團隊意識」——試著託付別人,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那代表自己無法控制任何事。當意識到自己是團隊的一份子後,就知道一切不全然是自己的事;也相信著一群人面對問題,可以分擔重量、共同解決。才能對不可控制的因素,豁達而不畏懼。



先做再說


沒有計劃等於「效率」隨老天而定。對於效率的徬徨,支撐我的是來自Discover 21出版社創辦人干場弓子《不快樂,就不是工作》書中的「觀點轉變」。「人生沒有一件事是多餘的」從長遠視角來看,一度徹底深化的經驗,其實更有效率,所以每一次都要認真以對;即便無法確定是否有用、何時回報,但都成為自己的養分,而人生的樂趣不就從在於「多餘」與「不必要」裡嗎?





*在蝸牛巷去同學的店買肉桂卷,還遇到班上其他同學也來買(ICID週末聚會的概念?)


一個下午到晚上結束,覺得自己花了好多時間、好累,卻不知道所取得的素材是否令人滿意,但在台南寒冷的夜晚、路邊小販來份墨西哥料理後,覺得:「啊沒關係啦!」。我們走到哪裡,感覺不錯就拍攝(完全是突然來的靈感),多拍一些回去剪片才有得選。所以當別人闡述劇本時,為何如此計畫?我們直接將流程倒反,先有素材才賦予行為的意義。也變成是另一種創作方式。





然而「想法若不執行,永遠只是想法」。我能理解「模型」的重要,我們初拍之後,才能知道改善空間——而且能刺激更多「新點子」!在拍片以前,單純只是想用行為(曬衣服,類似表演藝術)把公共空間化為私人空間;拍片之後,才突然冒出《Dirty Laundry》的主題概念。


*白話翻譯Dirty Laundry是洗髒衣服,但在英文報紙常用於形容政府官僚的「醜事」:也就是在公共空間(大眾之前)、洗髒衣服(私人秘密),中譯為「家醜外揚」更為貼切。




Netflix共同創辦人馬克・藍道夫曾在《一千零一個點子》裡寫道:「每個洗過澡的人都會冒出點子,但只有洗完澡、擦乾身體、真的做些什麼事的人,才會讓事情有所不同。」我們不會一步達成理想;然而透過做一些、改一點的一次次行動向前,會更靠近最後想呈現終極目標。



與師長討論


每次好不容易達成共識,都會覺得自己好棒棒。然而我很欽佩教授能指出好的地方,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另一面,指出盲點,有潛能、有機會做得更好的地方。當我們談著在人來人往的鬧區曬衣服,多數人視而不見、也不敢詢問我們在做什麼,比起行為更害怕相機(入鏡)。




教授指出:要更貼切《Dirty Laundry》的主題概念,素色、基本、乾淨的衣服起不出的效果——倘若「我們真的在公共空間、眾目睽睽之下,洗髒衣服、濕濕的晾衣服」是否可以更有視覺衝擊?或許路人會有不同以往的反應。(同時我也想到,把自己以前的服裝作品掛在戶外,是否更像藝術品而有另一種展現。但說實話我怕會弄髒啦)意見精準受用,也是我們一開始也沒想到的。




雖然我們真的是「邊做邊想」的一組。但若能再改善,相信作品也會更加完整。小組時常會有集體盲點,視角覆蓋率不高、無法更全面的看待事情,不只請問教授,亂串別組的門子、互相分享和討論,也是我很喜愛的方式。


下篇 *點我連結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