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日

Miecz Przeznaczenia《命運之劍》書評


身為奇幻文學愛好者,發現閱讀《獵魔士》系列短篇《最後的願望》、《命運之劍》相較困難與複雜,並非屬於能一目了然的類型——但換個方式想,會很想研究、討論其代表的「寓意」。


《最後的願望》起初因為名字繁多(加上怪物的名稱)需要特別集中注意力,雖說是不連貫的短篇,也交叉回憶式(獵魔士傑洛特與女巫葉妮芙的相遇)、與當代兩個支線。


*以下涉及劇情內容



個人偏愛《命運之劍》每個章節主軸,透過傳說帶出其背後的核心。


在「可能的極限」敘述以「金龍」為主。大家貪婪想獲取寶藏或權利,唯有傑洛特主張怪物與龍的差異、堅持他的價值觀、拒絕濫殺,也道出「混沌與秩序」是否如此分明?而女巫葉妮芙不孕與金龍無法繁衍似乎相呼應,「可能的極限」可以擁有另一種方式去(轉個彎)達成可能。我是這麼認為的。


第二章「冰的碎片」是安徒生《冰雪女王》的演繹,描寫女巫葉妮芙與獵魔士、男巫兩方的感情糾葛,她無法取捨、也無法回報;葉妮芙將自己喻為冰雪女王,冰的碎片使人迷戀她,但也怕將自己交付出去後、溫暖了冰的碎片就形同失去。間接表明她渴望愛(溫暖)又缺乏安全感,最後葉妮芙獨自離去。這章節在對話中描寫相當隱晦,會懷疑自身理解是否正確。


其中我最愛的是「永恆之火」的章節,裡頭道出環境議題——強勢的一方獵殺與自己不同的物種,造成對方滅絕。其中可以複製人、叫「秘密客」生物十分吸引人。他的複製:從裏到外完全成為對方,故事中秘密客複製了商人哈夫林人、盜取財產但獲利加倍。然而秘密客僅能複製「人良善的一面」,無法痛下殺手取其代之,倘若世界都是這樣秘密客,是否會更加美好呢?好壞都由人主觀而定,但每個人都享有「追求好生活」的權利。


第四章「一點犧牲」讓讀者能從不同角度看待《小美人魚》的故事,我們口中的「一點犧牲」實際上根本「不是一點點」,就像兩隻腳與魚尾的關係。在陸地與海洋之間互相同理,彼此之間的愛多少有些取捨,或許與人相處都存在著退讓、才能找到平衡的關係。其中我很喜歡退潮下的海岸場景和變化。還有女詩人小手套的出現,發覺傑洛特對葉妮芙情感的深刻。


第五章「命運之劍」也延續《最後的願望》獵魔士的命運,由於獵魔士也無法生育,會透過幫助人之後要求對方「回到家最意外的事情」作為回報,通常會是一個孩子、並成為獵魔士的接班人。故事背景也回到環境保護議題——「經濟、權利與大自然」,讓人想起當代亞馬遜目前面臨的問題。同時在這裡傑洛特遇上他的命運(驚奇之子)、又再次逃離他。透過第六章「比那更多的東西」後會有更多解釋。


最後一章「比那更多的東西」脈絡是傑洛特「過去(夢境之中)與現在」兩條線交織,沒有段落分隔,閱讀之下有些混亂、需要注意一些。但同時也補足了傑洛特對「命運」的更多細節。原來命運不只有「自己與死亡」,傑洛特曾經回到琴特拉、卻背棄六年之約,最終沒想到他對命運的背棄,換來了反撲,琴特拉滅亡,同時死神也帶走了他的恐懼,又再次與他的命運:奇莉相遇——為長篇《獵魔士》展開了序章。



【結語】在奧運的超級星期天,我急於打下對《命運之劍》的理解,因為故事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重點,能將不同傳說串連,不得不佩服作者說故事的能力,也與過去我閱讀的奇幻文學有差異。


《命運之劍》不同以往我讀過的英雄主義般的冒險、一個主軸線完成目的;說它注重個人主義,也不同於金庸著作般的對個人成長的描寫、與不停升等的打怪能力。更像「獵魔士傑洛特」的一生與價值觀,世界變化環繞著他不得不面對,每個傳說、童話穿插其中,故事扎實有料、韻味深遠。偶爾與吟遊詩人亞斯克爾的對話,為整體多了輕鬆幽默的語調。


許久沒有讓我煩惱、或慢慢讀著一部奇幻文學(多數作品都讓人看得過份上癮,一下子就看完了)。在《命運之劍》中閱讀完一章節後會急於上網搜尋討論、確認自身是否理解背後隱喻。也多虧那些心得討論,使我能享受其中的樂趣。


雖然《獵魔士》系列我僅先閱讀兩本短篇集,但它實在比「奇幻文學」一詞多出太多太多了,創造出了一個龐大的世界與深入的背景——為現實生活提供一個喘息空間。或許,就是奇幻文學的魅力之一吧。

2021年6月28日

2021UNIQLO漾學堂:共好共學團隊提案競賽

*全文閱讀約15-20分鐘


在《共好共學團隊提案競賽》的主題裡,抓住議題,貫穿品牌核心能為商品與行銷策略提供「新的切入點」。科技日新月異並非要擋人財路,而是為了提供人們更美好的生活——這學期講座的啟發格外刻骨銘心。對象永遠是人,人過的生活、更與環境息息相關。舉例來說,疫情隔離期間卻訴求積極外出,宛如平行時空沒有同理,會產生反效果。


「抓住議題,貫穿品牌核心」又可說是一個企業與消費者維繫的關係。這次將以「LGBT、多元性別」議題為例,以品牌觀點闡述企業抓住文化矛盾議題的利與弊,並提出問題與具體建議。(*由於是共好共學,文末彩蛋也會分享組員與我的企劃和學習)



不當品牌,當一個人



妥當的議題運用,可以讓目標客群切身相關、產生連結和共鳴,感受到自己與品牌共享相同價值、被支持;加強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與身份定位。



▍與他們有關


抓住年輕人的「痛點」,與目標群眾「產生關聯」。例如什們是他們所關心的?他們喜歡或不喜歡什麼?有什麼煩惱還未解決?如今以年齡區分目標客群已經不夠,包含經濟來源、消費習慣、地域文化,更少不了「特質」。在這裡簡單定位在1829歲、樂於分享生活、社群驅動力強、接受度高的族群,但當定位越詳細,越能清楚目標客群的輪廓(專業術語稱「人物誌、Persona」),以便我們換位思考、契合目標族群需求,進而產生符合人心的設計。


例如一九九三年Always Coca Cola廣告是成功的案例,當時年輕族群對「迪斯可」為之瘋狂,「迪斯可音樂、享樂」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可口可樂以社會與文化內容基礎傳遞了品牌訊息,同時符合世代、族群所需。


從一般日常生活情景的具體表現,了解不同世代的價值觀,才能觸動到人心最柔軟的地方。當議題是目標個群所在意的,便會主動作為、被市場接受;更感到有人理解、也解決了自身煩憂。仔細想想我們喜愛的品牌、願意行動或賦予關注的事物,是否都與我們存在著共同點呢?



▍助人表達自我


經濟學家諾瑞娜・赫茲在《孤獨世紀》裡提到:自一九六零年代開始,諸如「屬於、職責、分享、共同」這類集體主義詞彙,越來越被「成就、擁有、個人、獨特」等個人主義詞彙取代。就連流行音樂的歌詞,也在這四十年來走向個人主義,這世代所創造的歌詞中,代名詞由「我們」變成「我」。


如同現代市場分額越來越小,不再以擴張市場佔有率為目標,轉向品牌自身的獲利能力,去中心化。面對不同的市場、文化的差異,我們無法再以一貫的模板去設計,使大家都滿足統一標準——而「人」也是相同的。工業時代已經遠去,品牌需要與社會、與人有關,不是抱持「支配」的概念,轉而成為「『支持』消費者表達自己」的存在。


「品牌的價值」與「消費者的價值」共存,在過程裡互相尊重,去中心化、不支配。在這個世代,「與消費者有關」、「支持他們表達自己」已是品牌顯示與社會、人們連結,並得以存在市場上不可忽略的事實。



▍加強品牌的身份定位


當朋友的朋友,問起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他是個好人」並不會是我們樂於聽見的答案,因為這個形容看起來人人都能套用又缺乏印象。如果換成「貓咪愛好者、擅長分享教導、社群經營專業」的描述,是不是比較好呢?身為獨特的人,都有著「真實好惡、奇特興趣、驚人執念」,有著一個人的個性,品牌也是同樣道理。


道格拉斯・B・霍爾特指出:品牌忠誠度是社交網路的產物,將與品牌有緊密關係的消費者區分三類(Followers, Insiders, Feeders)。第一個是追隨者,又稱品牌磁鐵、是品牌神話的展演者,而品牌致力維繫與目標客群的關係,滿足他們的需求。第二個涵蓋在追隨者裡面的一小群人,稱為圈內人,來自相關領域,比起消費者或旁觀者、更視自己為參與者;如同意見領袖,對大眾擁有強烈影響力。第三個是文化食客,追隨潮流,品牌成為他們與人們社交的媒介。


調性符合的議題運用,能加強品牌的身份定位、個性更鮮明。從品牌知名度,消費者如何記得我們;到品牌成果、文化印象、消費者的反應和感受;最後到產生共鳴,創造忠誠度與喜好是品牌的長期目標。我們無法討好所有人,卻能夠打破地理框架,聚集與品牌身分定位相同的每個人。



風險評估與反應



議題更像反應了「文化上的矛盾」。有支持的聲音,也會有反對的聲音。道格拉斯・B・霍爾特將「文化知識」分為四個面重點:記錄品牌文化與政治權威、識別新興的文化矛盾、品牌團隊彼此沈浸平民化的世界中、對追隨者認同的事情發揮同理心理解,最後匯集上述四點,成為文化品牌策略。


然而「文化矛盾」的運用需要謹慎評估,運用得當除了有上段所述的優點;運用不當,除了會流失顧客、也會對品牌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訊息傳遞與轉換的方式


首先,議題是否清楚表達「品牌的核心價值」,在不同的市場溝通管道上、消費者所接觸到的訊息是否「一致」十分重要。宛如真誠的朋友,我們渴望對方表裡如一,假如發現對方言行不一致,則會產生異樣感、並抨擊為人的可靠程度;俗話說的建立信任困難,毀滅容易。而訊息的傳遞都是要以「消費者接收到」的立場考量,我們是否有效傳遞、他們是否確實理解,才算是達成目標。


這裡指出「品牌行動主義」的案例,NIKE在議題、文化矛盾上的運用,雖然消費者反應兩極,但最終營收相較去年成長了31%,成功強化了品牌身份定位:2018年,NIKE三十週年的廣告與運動員Colin Kaepernick合作,2016年時Colin Kaepernick曾在美式足球聯盟(NFL)球賽開始前,唱國歌時單膝下跪表達對種族歧視的抗議,成為全國話題。


NIKE的焦點比起2016年當下發生的事件,更巧妙地轉向他們「JUST DO IT」的品牌核心精神。廣告標語寫著「相信一件事情,即使這意味著你要犧牲一切」。接著發表宣傳影片,畫面出現傑出的運動員,裡頭的口白例如「別試著當學校裡跑得最快的,當有史以來最快的」等等都扣合想傳達JUST DO IT的理念。將議題、文化矛盾點轉向品牌更宏觀的訴求與理念。



▍對立派的觀點


品牌需要細想自身的「消費客群花費佔比」。假設議題的關注者多數為年輕人,但品牌的「主要客群、盈利來源」是以持不同或中立觀點的成年人佔多數,就該審慎評估。議題下年輕客群短時間的人數增加、消費金額增加;但礙於預算考量的目標客群,是否可以彌補所流失的主要客群呢?因為心想討好所有人的同時,也存在失去的風險,尤其品牌的忠實顧客。


然而,中間市場是流動的,他們會年老、年輕的會長大,但道理相同:品牌需要注意不要餵養文化食客,而忽略創造收益、不斷回流的消費者。雖然追隨潮流、接受度高的目標定位,能夠短期創造受益與話題,但品牌還需多以「長遠的視角」維繫與消費者之間的長期關係。


引述詹姆森・哈金《小眾,其實不小》裡的真實案例:一九九九年,紐約和舊金山等地購物中心的GAP,發現近爭對手A&F在店內播放震耳欲聾的電音舞曲,表明拒絕三十歲以上的顧客、更成功吸引年輕族群。GAP為了挽回年輕族群的青睞、仿效A&F的方法推出符合年輕族群喜好的商品。但結果不僅被年輕族群識破他們的刻意拉攏的伎倆,更惹惱了GAP裡頭三十五歲以上的消費族群,原本是GAP死忠顧客,轉向光顧其他品牌。


GAP意識「討好年輕族群,會趕跑三十五歲族群」想挽回他們的心,最終也回天乏術了。(*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小眾,其實不小》前言章節)重點在於定位「自己的主要客群,利基是誰」。



好的壞的都想過了,才是全部都思考過了



我手拿一個球體、正方形、還是三角錐,總會有看不到一面。可以嘗試轉換手上的物體、看清每個細節,才叫了解;卻也同時表達了「我們的視角代表我們」,總會有被遮蓋到的視線死角,需要旁人協助、才能破除盲點,彼此看得更加全面。


對我來說「好的壞的都想過了,從每個立場都經得起考驗,才是真正全面的思考過了」。幸運達成預期結果、又或者意外之喜,然而當遇到問題與挑戰時,也能夠試著去排解。



▍每個差異,都是多元的聲音


寫到這裡,我不經思索著:品牌「接受創新、展現包容(LifeWear Made for ALL)」的作為——應該是中立?還是表達對特定議題的支持?LGBT議題為例,少數民族、外籍配偶是否也是該成為被賦予關注的對象呢?(然而兩極化差異確實存在,社會上需要關心的事情更不深枚舉)世界是「多樣化」的——「在某些聲音能被聽到的時後,也要意識到他的背後、是否還存在某些人的聲音被壓抑了」。


其實人們不支持LGBT,並不代表:不支持的人反對多元、包容或爭取權益。王德爾說過「純粹和簡單的真相,很少純粹,也從不簡單」在古倫姆斯《反智》闡述他的觀察「人類在解釋其他人的行動時,老是過度強調對方內在特質(揣測對方的意圖與個性),而非仔細思量外部因素與情境因素」,容易犯下心理學家所稱的基本歸因錯誤。


我們需要懷疑複雜問題,被過於簡單解釋,更不該受限於二選一兩難的謬誤裡。不成熟的情緒,會將微妙的情境扭曲成誤導人的非黑即白狀態,將複雜人物扭曲成默劇裡的英雄或惡棍。所以人們在面臨議題時,要小心提防直覺式的本質論。書裡更指出「人與情境天生就很複雜;就像善、惡、好、壞這樣單純的概念,並不能完整勾勒出任何一個人、或任何一種想法」。



▍實踐多樣化


面臨文化矛盾點時,一個持開放態度的品牌,不站在一方,卻可以鼓勵不同立場的人保持交流、溝通。一個「包容差異、接受創新」的品牌,應該成為一個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化的平台。


對於LGBT議題,UNIQLO「可以與有相符立場的設計師跨界合作、品牌聯名」,就像品牌曾經有穆斯林、英國、法國風格的設計師聯名,展現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的多樣性一樣,而LGBT議題可以是其中的一份子,其他也是。同時也代表著不同立場的我們是可以並存的。也可以進行一家實驗性店舖,「擁有不分男女裝的店舖陳列」,例如男女裝T恤都放在同一區;人們不被性別區分,而是因為喜好聚集一起,擁有享受各式設計的權利。


要旨也從不希望增加社會的分歧與對立,即便有各自喜好,尊重也不強求接受,不同路或許離開——但永遠保持對話的空間。而「議題」,以及對周遭環境、人事物的關注,更讓品牌與人們有著靈魂,才能相安存在這世間,創造無法想像的可能與進步。



—全篇完—




*彩蛋【關於共好共學團隊提案競賽】

這次是我第二次參與UNIQLO漾學堂,進化版的它,一樣讓我有新的收穫與啟發。尤其「共好共學團隊提案競賽」的課程安排有機會與不熟悉的夥伴交流想法。在討倫中無論「馬拉松、野餐、服裝改造、移動車」的靈感皆十分有趣,我們在這些點子中取得平衡、成為最終的提案:UNI FUN!


而且從提案者身份轉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很喜歡自己的提案(我們的小寶寶啊!)。



我也藉此完成人生中的第一項行銷企劃,尋求外部資源、學習到企劃撰寫的注意事項,並為主管閱讀時設身處地著想。例如在廣大提案中,是否能在最少的時間力氣下明暸重點的「標題設計」、與企業「量身定做」密不可分的關聯性、以及發想主題與執行面的「一貫呼應」。都讓我感激身旁同學朋友的慷慨,也藉此機會以行動學習。


然而在最終發表會,我們不是五組之一,但也覺得很幸運能多聽一組的提案!觀摩學習,而且,未來我們會比提案前的自己更進步一點。


在這競賽中可以「很大膽、創意去嘗試各種想法」也是評比重點。我發現或許「我們以理性、邏輯判斷,最後大家都會得到一樣答案」——沒有不好,但我們努力下來的提案成果也不缺少遺憾,也很高興意會到感性與曖昧的感覺裡、新意是被接受的。



UNIQLO漾學堂」是我看過全球企業最親民的活動設計。未來若要促進更深入的對談、產生「雙向交流」,很適合以企業與學生族群的「論壇方式」進行(當然還需要一位主持人)——來自不同領域的雙方在「業界經驗」與「學生創新」對話,彼此都可以問問題、也能回答問題,透過「討論」激盪更多火花、解決問題、產生新的洞見。而且收穫是即時回饋雙方的。(當然我也樂見明年UNIQLO漾學堂有機會如此安排)


無論身處這領域內外的人,都能裡從自己的領域或專業上在「UNIQLO漾學堂」找到一些寶藏、一些啟發,也給了我們機會了解UNIQLO和企業文化。而這之中的學習,是未來任何地方都可以運用的儲備能量;剛剛好幸運的話,找到彼此、成為UNIQLO的一份子不再是想像。謝謝在疫情時期,我們依然互相照料。


雖然這篇文章有點長、足足涵蓋兩篇的文字量,最後文末也希望你帶走了些什麼。


  • 第一堂:成為經營者從零開始課後心得*點我連結
  • 第二堂:建構深植在地的商品構成課後心得*點我連結

備註:2020UNIQLO漾學堂的課後心得,歡迎參考文章分類「服裝人說穿搭」喔!

2021年6月13日

【創意產業體驗】人際網路中的自我定位,數位化浪潮下的不變


「宛如奔走公園裡的遊戲場,一下滑溜梯、一下攀爬、一下在設施上高速旋轉,跑著跑著在顆粒磨人的地板摔了好大一跤,抬起頭,一臉燦爛笑容。拍拍屁股,一溜煙的又不知跑去哪了?」而這正是一年下來在創產所我的寫照。


即將進入學期尾聲,因為疫情,迫不得已只能在家進行;捨不得見面總是暢談的同學、還有一定要吃上兩小時的午餐時光。為期四週的遠距課程,談適應的心路歷程,可說充滿轉折;但依然在學習中收穫珍貴情誼、能量補給。課程以「your OWN journey, OWN your journey」為題,回歸學生自己,更體悟到了「人際網路中的自我定位,是數位化浪潮的不變」。



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數位化和零工經濟



我們預習了兩篇論文,一篇衡量二十一世紀創意產業專業人士的數位技能,研究結果提供四個明確指標「資訊、批判思考、創意、問題解決的能力」。另一篇是設計專業者在數位自由工作者平台上,關於有意義工作的研究;身為接案設計師,面對業主與評價總是戒慎恐懼,而文中「意義感」較大者——差異在於具備「經營者」思維(一人公司主理人)。


兩篇分別從個人及環境面切入。根據ddiy.co分析,截至2020年底美國勞動力將有48%來自自由工作者,零工經濟崛起已勢不可擋,而疫情也使它加劇發展。「在家工作、自由工作者經濟、專案聯網」也成為創意工作者必備技能。


然而,有人會偏好傳統方式,排斥新型態的工作方式,而錯失機會與創新可能;有人跟隨新型態模式,喪失最根本的價值。面對這般數位化浪潮,也會有股反作用力存在,但這些變化是否能成為一個人的助力:皆取決於我們「看待它的方式」,才能洞察其中的變與不變。


如同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當中的一句話「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主動接收新資訊,保持好奇與學習心態;在自身判斷裡,找到與他們最自在的合作模式。



維繫人際關係(Networking



回顧一年在所上盡是「團隊項目」,我們反思自身在之中的角色、貢獻、與收穫學習。在具備創意天份的自由工作者中,我們會是「開創者、連結者、溝通者、破壞者、促成者、提供者」,也有可能同時具備多項角色技能。更進一步分析合作項目的人際網路,在職業技能表格裡評比出自己的技能排名。


隔週以「特質差異化、彼此從未有合作經驗」分組。所上同級生二十多人,我們或多或少都已有習慣的合作對象,也會與有些人相識、卻沒機會更深入相處,在這項目中看得出教授凝聚學生群體的用心良苦。


簡報上的四張圖歷歷在目,綜合「人格特質、知識、技能」的交集線,不同色塊拼圖相依,一群相近色再加一點紅(外部資源),以及自己的天賦是什麼?


在這些自我評估中,認識自己;去「發揮優勢」而不是彌補短絀,效果來得強多。——入學以前在《獻給容易受傷的你的「厚臉皮」學》悟得這個道理,但也時常忘記好好肯定自己。遠距的第三週基於前述的作業,教授讓我們主動從以前合作過同學裡,「回饋」對方。


每每一人電話下至半小時、上至一個鐘頭,我們都對這「能深入交流彼此」的機會覺得滿意;更從中對自己產生多一點了解。遠距不見彼此,卻在對話裡減少一些孤寂,特別開心。數位化浪潮我們必須更主動創造人際網路,因為無論傳統行業、或一人公司皆從未離開團隊項目。


線上討論時同學對於我的自媒體很是好奇,因為想與朋友分享而開始經營,教授問我怎麼看待「粉絲與朋友」?我答:領導者都是有一群支持者成就而來,然而粉絲、朋友、家人(Fans, Friends, Family)其實分三類、同時也是一體,角色也會重疊,記得自己的真心留給會善待的人。了解不同工作角色、就像了解不同人一樣,能夠產程多樣化的應對與相處方式。



肯定自我價值



我發覺,是環境給了我機會。自我評比在團隊項目的貢獻,我的特質技能首三名是「社交和人際關係,文字、口語溝通」,我們都不覺得意外。同學回饋裡不外乎都有「似暖陽」的共同點。「溫暖陽光的人格特質,營造一個心理安全感的環境、能鼓勵每個人表達自身看法;同時積極聆聽、充分理解、還能好好回答。」


這些能力無法被證書、分數評量以致常常忽略它的力道,如今可以坦蕩表達這是自身的一大亮點。偶爾思慮周詳、過度思考而焦慮,卻不被人發覺,還能給予一種安定,也是大學時察覺人情緒易互相影響,刻意調整後的一大進步。


原本對於「創意」不在前面幾名略感失望,但來自國外的同學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說,創意並非侷限於繪畫設計技能。來自宏都拉斯的同學說:「每天的穿著打扮,顯示自己一天的態度,是一種創意。勇於和別人闡述自己的想法,是一種創意。更別談部落格的文章發表,也是創意。」來自蒙古的同學說:「有一次在圖書館的創新服務裡,想要提供消費者休息的地方;而你當下回饋——為何不試著以如何讓學生更有精神去發想?」「想法跳出框架,看很多書,不同的意見觀點,都是一種創意」創意有很多解釋,原來它並非遙不可及。


結果顯示自己在「不同國籍、不同團體」裡,自己的表現哪部份能刺激、放大發揮,也會因為人的差異有不同理解。是這短短三堂課的最大收穫;而能穿梭多樣化的群體中,我也引以為豪。


我們常常懷疑自己,在社會上「找不到框框」塞進去就擔憂到一個不行,卻也代表我們「哪都可以」。肯定自我價值,能使人相信自己可以適應社會變化無常。在付出時,適時彼此回饋對方,建立雙向的交流學習系統。


最後一週我們在網路上舉辦一個「社交活動(Networking Event)」,準備一頁履歷,互相問問題、回答問題。我被分到專案經理的角色,教授請我們談談自己喜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奇形怪事、新發現從不嫌少總是充滿樂趣。


回饋與自省是學習的一種方式。同學問我如何處理回饋?首先先分辨有意、無意(包含對象)的回饋,才不會喪失自己的定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當我們能判斷回饋時,就會擁有珍貴的學習機會,更全面的自省與精進了。



【結語】



「人際網路中的自我定位:是數位化浪潮的不變」是我用二十字談一堂課所學。分別以「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數位化與零工經濟、維繫人際關係、肯定自我價值」三個標題,融合課程內容,也談它們為何重要、以及下一步怎麼做。


想要「與人有連結」不單是數位世代下,對親密關係的渴望、社交媒體發展的唯一原因。也代表我們需要「被聽見、被看見、被在乎,渴望公平、和善、尊重的對待」。在諾瑞娜・赫茲《孤獨世紀》一書中指出,「我們為了『不』感到孤獨,需要拿取也需要給予,需要被照顧也需要照顧人,需要善待、尊重身邊的人,也需要別人給我們同樣的回應」,才能成為永續長存的循環。


數位化浪潮、科技興起,人際網路息息相關。曾經對自身經理人角色,在維繫關係與溝通,聆聽與相處中,皆對周遭人事物保持敏感,是否會迷失自己?帶有懷疑;然而久了就理解,身為團隊的一份子,「闡述自己想法、分享觀點、差異」——已經有保持自我了,並沒有抹滅自己的存在。互相「交換(exchange)點子」一詞同時涵蓋他人與自己。


最後分享一分鐘的影片(原本最後一堂課,大家都是實際相聚,搭配滿盤餐飲甜點,一同回顧影片的)創意產業體驗的課程裡,團體項目很多,之後有機會再逐一寫文。「我與主題、同學在一起都過得很開心」正是這一切的共同點!


點我連結:https://youtu.be/XxQMzKGxVvw 


2021年5月30日

2021 UNIQLO漾學堂:建構深植在地的商品構成


生活風格設計師山田節子說:「有的流行真的是時代所需,重要的是必須看透這點。設計師也應該親臨賣場,擁有自己的顧客。製作者應該了解產品的未來所向。」


以往大眾對「流行」一詞總帶有著負面的刻板印象,然而它更反應了社會變遷、以及對人們的影響;品牌一面了解世界局勢、也積極與消費者對話。同時也意識到,一昧迎合地方的話,會無法有創新的產生;但若不顧地方狀況,只是一昧地往前衝,也無法產生由下而上的成長。因此「調和」兩者成為了關鍵角色。


UNIQLO圍繞著品牌價值「LifeWear」,透過簡約、高品質、具美學意識的服裝,滿足消費者,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帶著這份心,築起與顧客之間的橋樑,沿途的花草地景都涵蓋其中。事實上,並不是設計師揮毫創造力就能被市場買單,有個多數人不曾聽聞的「商品計畫部」連結眾人、扮演商品決定性的引導指標。



大解密!商品計畫部(Merchandising



關於商品計畫,我認為它是這樣的過程:「研究、調查、驗證、解體、編輯、再建築、輸出」,與人們常說的「做設計、做研究」雷同,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考」概念,運用在輸出以前的六個步驟,將其中被隱藏的、看不到的部份,賦予具體的形狀。


在商業中則以「年度、季節、月份」三個面向,計畫商品販售:首先必須維繫到「品牌價值與目標」,產生短、中、長期策略,計畫三年男、女、童裝商品,以及裡頭的預算和成果,最終完成商品構成(*意指考量到「整體搭配」需求,販售不同品項例如上衣、褲子、外套等等)


還有季節行銷推播,計畫商品在發售前期、後期要賣多少百分比?並從過程中不停修正,發現新東西、再提案——是一個週期性「循環」。月份販賣計畫,上篇文章有提到PDCA(Plan/Do/Check/Act),也是裡頭常用的工具。


商品計畫像「溝通者」聯繫著大家,它連貫了「實體/網路店舖、市場、海外事業體、設計師生產部、日本總部、陳列」,包含「市場活動連動、設計師溝通、合作款選貨、實體/網路店舖銷售聯動、供應鏈連動、世界團隊合作與海外出差活動」。


看似繁瑣的作業項目,也間接印證了未來人才需具備「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然而,在全球企業「標準化」裡如何尋找「個性」呢?對我來說,全球化是一個「集結許多在地化」的收藏箱,皆來自我們如何理解周遭世界,下一段會詳細分享之中的Know How



用「心」看見商機



▍源源不絕的靈感!就在身邊


「了解在地文化、消費者的價值觀、穿衣購買習慣」是商品構成深植在地的三個重要關鍵。我們能透過VOCVoice of Customer)和VOMVoice of Market)來獲取資訊。即使再小的地緣距離,都會產生巨大的差異,何況國家與文化上的不同呢?


例如台灣人會因為當下天氣改變、或是季末折扣積極購物,與瑞典消費者在12月就會購買夏季新品的習慣不同( *點我連結 參考去年漾學堂文章《擄獲人心的賣場設計學》)UNIQLO從台灣人重視「機能、CP值、文創」三個重點發展商品構成。(*對於文創,不只侷限在插畫或設計師聯名,台灣人如何反應在服飾上我還有些疑問和好奇,說不定會成為我接下來的研究主題)


UNIQLO也在「進軍新市場、貼近當地生活」,給了非常實用的建議:一是調查「在地品牌」的商品與行銷,二是「全球品牌」對在地化做了些什麼調整?兩者皆間接反映了市場消費者需求。


除了在開店位置觀察人流穿衣風格,UNIQLO更直接向專業的請益——與「來自當地」的全球設計師溝通,發展出符合當地、也有新意的商品。例如在馬來西亞穆斯林女性偏多,而有了頭巾商品;印度女性多穿長上衣與長褲的搭配。


我們不是單單請市場「接受」我們,而是我們對「主動進入」市場付出了多少用心及努力。


「文化」加值器


「文化」成為品牌能夠運用的元素,雖然UNIQLO目前還不及可口可樂般百年的強烈印象,但在「文化品牌」上滿足了三個前提,未來發展也很讓人期待1超越品牌,成為一種普遍技能:意指UNIQLO參與的文化創造,不論是研發AIRsimHeattech衣物都傳達了「來自生活高質感服裝的『LifeWear』精神」。2超越管理視角:不只放眼企業利潤、拓展市場,UNIQLO不間斷的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例如再生利用、減少使用、重複使用,難民援助、格萊珉優衣庫事業等,皆能從《迅銷集團永續年報》或《LifeWear Magazine》中得知。3超越民族主義的方法論:人種與地域不會是限制,UNIQLO創造了自己的社區、群體,全球同樣有著「LifeWear精神」的人都是它的一部分。


品牌的真實性隨著品質提升,核心不變,卻加入多元文化、設計師聯名參與,產生各式各樣的「樣貌」。以顧客聲音根基的UNIQLO與消費者雙向對話,攜手共創成長——成為社會中的意涵,有著自己個性,不僅提升消費者忠誠度、與擁有多樣性的公眾維持良好關係,達到品牌「永續發展」;也能觸及目標客群以外,拓展自身視野。每一個「深植在地」皆會有不同的商品構成、溝通方式,綜合全數差異也為UNIQLO加值。


人才特質!商品計畫部


然而,成為「商品計畫部」一員該具備什麼特質?與進入迅銷集團、成為經營者無異,都圍繞四個能力:「追求理想、變革、獲利、建立團隊」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追求理想的能力」,如何讓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後獲得滿足,並變革、精進自己;在個人的喜好之前,還是要有商業營運的考量(獲利),才能談抱負的實踐、組成團隊執行。



有「土地歷史與未來意識」的我們,營造的風景



商品計畫,換言之就是不被設計所侷限,因為設計的使命是「解決問題」,而UNIQLO不正都從「消費者生活、穿衣痛點」建構商品嗎?「美好生活」不會以增加快樂因子作為單一辦法,「減少不好、解決問題」也是一種解釋。依循這個任務,什麼該做、什麼必須做,都會順勢豁然開朗了。


「看透時代所需」「親臨現場、獲得一手資訊,在體驗裡產生更接地氣的設計」「視野不侷限於明天、下個月,記得放眼五年、十年的未來走向,搶先佈局、隨時準備好應對變化」


「富有同理心」的設計,來自我們如何理解世界、發現世界、反應世界。而「生活」正是與人息息相關的靈感來源——「根植在地」傾注好奇與願景,讓自己成為它的一部分,又時不時跳脫格局,逐漸建構出理想風景的輪廓。雖然不像成為英雄拯救世界般轟轟烈烈,但試著與身旁社會連結,會覺得所做的每件事都踏實無比。



  • 第一堂:成為經營者從零開始課後心得*點我連結
  • 第三堂:共好共學團隊提案競賽課後心得*點我連結

備註:2020UNIQLO漾學堂的課後心得,歡迎參考文章分類「服裝人說穿搭」喔!

2021年5月10日

2021 UNIQLO漾學堂:成為經營者從零開始



前言:如何成為「UNIQLO漾學堂」學員?


UNIQLO漾學堂針對大專院校學生(含碩博生)開設三堂線上課程,活動已經舉辦第二年,也在各校交流版、校園大使的社群平台上擴大宣傳。鑑於網路上對於「成為學員」少有資料,在文章開始以前,我先來簡短分享報名過程。


表單除了填寫基本資料,主要分為三大主軸「活動經歷、工作經驗、申請動機」——需要敘述活動/工作經歷中自己的職責與貢獻,申請動機則分為兩題「為什麽UNIQLO該錄取你為漾學員?做為台灣的一名消費者,你期待UNIQLO能為台灣再創造什麼價值?」


上述皆為書面審查,僅需花些時間填寫表單即可(當然越詳細越好,可以幫助UNIQLO認識申請者)。按下送出鍵等待結果,就完成報名囉!


UNIQLO的人才育成不僅針對社內員工,也擴散到在學中的莘莘學子之間。漾學堂能讓學生近距離對UNIQLO提問、了解企業的價值與成功心法;無論是否加強學生入社的嚮往,但也幫助我們探索自己、面對未來職場搶先佈局。這機會很難得,雖然課程不對外公開,但希望能透過「輸出就是輸入」的概念,課後反思,互相學習,隨著UNIQLO進步成長。


*文章接下來分為三個段落「第一天心態、經營者怎麼做、人才定位」及總結。



DAY1,第一天心態



堅持目標,不停改變


第一堂課《成為經營者從零開始》,十分契合亞馬遜貝斯佐「第一天心態」的概念。牢記自己的初始價值觀(為何開始?)並聚焦於目標。維持在第一天心態需要「耐心實驗、接受失敗、播種、保護幼苗,滿足顧客時感加倍努力」。


每一個人都代表一個世界,有著自己對圈外的認知;然而,現實中很多「證據」會衝撞我們既有思維,我們需要隨時準備拋棄錯誤的想法和信念,這比從直覺或本能下的結論更加可靠。「學習心態」與辨別能力,能協助我們敞開心胸、接收新事物與更多可能,同時也是「不停挑戰與創新」的另一個代名詞。


經營者思維


UNIQLO全球儲備菁英因為「重視現場」的核心精神,每個人都需要以成為店長為初始目標。講師張育綺店長提到:「最基本的基準與章法就是關鍵,越是稀鬆平常的日常業務,越是未來成為經營者的『累積』」。重點不在於成為未來經理人前,自己在做什麼事,而是我們「用什麼角度」去看待自己在做的事情;「經營者思維」讓平凡無奇的事情,賦予另一種解讀,能切換不同觀點。


例如在店鋪中一個人可以同時具備很多角色「供給者、消費者、經營者」還有自己本身,會發現不同人的購物習慣、身為店員或消費者面對的困難、自身能如何解決改善等等。不僅切入核心並互相「同理」,才不會迷思在自己的想像之中。


我們可以從書中學到不同人的想法、經歷不同的人生,這些知識的流通,減少們一次次犯相同錯誤。向「過去」學習依然重要,但有些事情是文字無法教會我們的,唯有身體力行、親自體會、從中觀察,產出自己的洞見。將每一次失敗,也視為一種機會;每一次的不可能,視為一種改變;每件小事都是成長的基石。


誰是經營者


張育綺店長用「通才」來比喻經營者,非常好懂;在店舖裡需要達成「顧客滿足、營業額利益最大化、培育部下」的目標,顧及「商品、賣場、人事、損益、營業額、業務」六大管理。經營者具備處理「複雜」事物的能力、能夠整合,並在客觀分析評估中下決策。


有人具備將一件事物做到極致的匠人精神,有人能統合許多複雜瑣碎的人事物。經營者的概念:是我們「不限縮」自己,從萬物中提升自己經驗值(可能會有金融、人資、設計等等),每件事情皆能成為與其他人事物的「基礎和接觸點」。不僅協助我們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助於理解他人、與不同領域溝通——好比「要人聽自己說話,要先成為能傾聽的人」。成為「經營者」不論喜歡、專注的事物有多少,每個人都能挑戰自己的無限可能!



經營者怎麼做?



先做「人」,再做店長


生活裡不凡聽過不少長輩談論著,現在主管一個一個比自己年輕;身為全台最年輕(24歲)的張育綺店長,面對「較年長、較資深」的團隊成員,如何使人信服、並帶領團隊呢?他將他的領導風格「構足信賴關係」分為三個類別:專業信賴、個人信賴、動機信賴。


專業上,要知道自己的「不足」,謙虛是「承認自己的無知」,而且有意願「想要知道」;個人方面,要清楚「自己帶給團隊」的感覺是什麼;動機則是面對問題對事不對人,主動協助解決同事的困擾,定期面談了解每個人、賦予一個互動的窗口。


帶領團隊、與人相處的方法百百種,但道理皆相同:「帶人要帶心」——去年漾學堂《成功店舖的經營哲學》*點我連結 也提過,「年紀、生活經驗、跨國文化」雖然有差異,但本質上「人的心」都是一樣的。先懂得做一個「人」,和每個「個體」相處,那些看似是框架的認知,就不會是令人擔憂的事情了。


組織分工


20人到60人的團隊,課堂雖然沒有案例分享,但「組織分工」的概念是意識到——當事情越來越多,人是無法獨立工作的,透過團隊分工才能有效達成目標。


其實不僅經理人,連國家成長都雷同:《長岡賢明與日本》一書中寫道,過往設計過於集中東京,失衡會越來越嚴重,唯有不同區域也跟著發展,才能帶動國家整體水平的提升(也與「地方設計」一詞有些關聯性)一群很厲害的人,與一個很厲害的人相比,雖然走得慢但能使「大環境、群體」一同成長。


圖片引用自《地方設計》。作者蔡奕屏,果力文化出版。(我今年最喜歡的書!)

校園中一個班級也是一個小型組織(雖然沒有賺錢的壓力),就我個人經驗:160人並不容易,但在觀察周遭後,可以發現團隊中會有「各自較要好的小群體」,當班代交付小圈圈裡其中一人(不論是否為核心人物),他們都能再帶來一群人、甚至做事效果更好。不必強行分開他們,而是在最有默契的情況下安排。釋出自己的權利給他人(也會從旁協助支持、成為他們的依靠),一個人的重擔得以分擔,團體也能完成獨自一人無法達成的任務。


思考「計畫的可行性」


課堂中提到運用「PDCA」達成目標,PDCA循環是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家Deming提出,包含四大概念:計畫(Plan)、執行(Do)、審核(Check)、行動(Act)。思考「計畫的可能性」,也是「職場與校園」之間的差異之一:


2010年有篇論文談論著《學術圖書館的創新,顧客放哪裡?》寫道,顧客相較身為資訊來源、使用者,成為「共同創造者(co-creator)」比較困難。即便我們能與經理「直接溝通」,但上面還有決策高層,經理除了蒐集、塞選,花費更多精力在使點子有「更高的有效性」才能使說服高層、落實計畫。


雖然結論在此案例中,消費者的角色在創新部分只佔20%,間接點出我們有「Why」、也有「What」,卻少思考到「How」,就是落實。點子沒執行,永遠只是點子,雖然「怎麼做」的方法也能充滿創意,但PDCA的概念不僅能運用在管理,也適合在就學期間將自己的想法有「更多、更遠的延伸」。



人才的定位



UNIQLO想要的人才


這是繼去年人資長論壇*點我連結 、全球儲備菁英招募說明會後,第三次聽見人資長分享。評估方向很明確,可以從柳井正社長的《經營者養成筆記》一探究竟:其中圍繞四個重點「變革、獲利、建設團隊、追求理想的能力」。由於日本總部有意將台灣人才送去不同的市場發展,加上世界很大、只待在台灣有些可惜,能夠全球移動、適應不同文化與生活——「國際發展的能力」也涵蓋其中。


追求理想


人資長最重視「追求理想的能力」。理想能賦予人「使命感」,認為失敗只是減速丘、是讓人如願以償的挫折;有理想支撐,遇到困難就不會輕言放棄。


過往比較容易劃分工作與生活,如今這道界線已經變得模糊。現在我們能隨時隨地獲取資訊、沒有工業時代機械式的固定作習;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轉向「彼此整合」,不再用時間劃分、而是心態上的調整,當「正在做的事情與個人目標」結合,我們能賦予行為意義。「不是為工作生活,而是為『生活』工作」,使命感使工作有新的價值,賺錢不再是唯一目的。


談到「高目標」就不能遺漏因為困難而放棄的情況:放眼「遠大目標」能促使人成長、督促人不斷挑戰自我,倘若能將大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降低達成門檻的難易度,便會離理想更靠近、願景就有成真的可能。外界濾鏡下看到成功模樣,偶爾會忽略當事者過程中的艱辛與累積,無論「追求、或是理想」都要腳踏實地。


過去與未來


追求理想中涵蓋著——「堅持」這項特質。然而面試中,面試官要如何「評判一個人堅持?」我很好奇。在研究所的兩次面試之中,過去就是過去、是不變的歷史,對於學生「未來」的發展與可能性更為重視(從動機、研究/讀書計畫中也能推論)


然而職場上,能夠說一口夢的人不勝其數,在短短幾分鐘內,那些「過去的經驗」成為了認識一個人的基礎與依據,每個過程都是個體的累積,它們也會產生自己未來夢想的藍圖。所以不用爭論面試應該著重「過去還是未來」的兩難,而是皆視為自己的一部分,展現出來。過去是我們的歷史,端看現在如何解讀它,我們也有能力創造未來。



不是找到答案,而是發掘問題



2021UNIQLO漾學堂的第一堂課,給了我的反思能總結成一句話:「不是找到答案,而是發掘問題」。課後產生更多疑問與好奇,還有一股自信、能繼續向前努力的衝勁。


答案是句點,問題是逗點;只要是對的問題,便自然而然能帶領我們找到答案。上野千鶴子教授在《成為知識生產者》一書中提到:「問題,就是緊緊跟隨自己的的東西」,我們每次的提問,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問題,因為問題也代表我們的觀點、因為各自不同的環境和經驗而產生。有了問題之後,設立假說(自己的預想)、去求證。


上野千鶴子教授「將學問定義成可以傳達、學習的智慧公共財」。有著完全原創性、無人能模仿的獨特表達或作品,是藝術家或創作者。「能夠簡單明瞭地透過模仿來學習」,正是我在UNIQLO漾學堂中發掘的事情。學員能靈活運用、重新解讀、排列組合或扭轉——「經營者」的概念不侷限在UNIQLO職場,而是「能存在我人生中的任何地方」。



  • 第二堂:建構深植在地的商品構成課後心得*點我連結
  • 第三堂:共好共學團隊提案競賽課後心得*點我連結

備註:2020UNIQLO漾學堂的課後心得,歡迎參考文章分類「服裝人說穿搭」喔!

2021年4月26日

【創意產業體驗:翻轉台南日常】研究生,不是都一個人嗎!?跨領域x團隊合作(下)


這是《【創意產業體驗:翻轉台南日常】研究生,不是都一個人嗎!?跨領域X團隊合作》的續篇。


上篇*點我連結 著墨於課程作業說明,以及「溝通理解、行動」兩大主軸。下篇第一部分是「好上加好」的核心概念,講述衝突的化解、團隊組員的分工;第二部分「總結」,有作品呈現,以及跨領域團隊合作的樂趣。



 ▍好上加好



史丹佛大學正念實驗室創設者,史蒂芬・摩菲在著作《驅動自己,也激勵別人》中分享,團隊中有個人覺得「自我主張強烈,無法與人好好合作」,想要脫胎換骨成另一個人。然而「自我主張強烈」屬於人格特質的一部分,人們不應該把自己的人格特質當成不好的東西、加以否定。


我發現身處「團隊」之中,就和個人成長一樣書中寫道「與其否定現狀、勉強去『改變』,反而應該從現狀中找出潛在、些微的可能性,掌握及運用它,以引起『變化』,才是真正的改變」。就像「琢磨長處會比彌補短處的效果好很多,做起來也開心」——枡野俊明《獻給容易受傷的你的「厚臉皮」學》。


眼下拍回來的影片沒有太大變化,皆是三個人在不同地點、重複一樣的動作。可以想像一下,在電視劇裡看到主編對編輯破口大罵:「取材都沒有用!」的畫面。但如何「運用有限的資源,使成果不同反響?」與其否定現狀,不如思考怎麼把它「變得更好」(自行腦補剪接師或編劇起死回生的功力)。


「好上加好」使想法更積極,對於困難、乏味的事情,因為具有「挑戰性」而變得有趣。


第一步、先綜觀全局,第二步、尋找內容的「共通點與差異性」。接著我將動作流程,拆解成三個部分:「人曬衣服、衣服、拿下衣服」。覺得依照習慣步驟、平鋪直述很乏味,想起電影、小說常營造的懸疑氛圍,所以影片架構以「倒敘法」呈現。


我正為能貢獻、發揮所長「好上加好」心滿意足,即便需要討論後才能定案,但沒想到在溝通、設計剪片時,一度因為彼此理解認知差異,產生一些起伏。我也是後來才意識到的,如果談起團隊裡的「小衝突」,這或許算一個吧:



想法爭執,不如退一步再向前



影片分為三個段落,原先預想每人分工剪一個段落,最後再併起來。但經過討論後,擔心三人剪片風格差異、會缺乏一致性,於是「主要由一人來剪、另一人從旁協助和最後修改、一人做音樂和視覺」。對於「倒敘法」的影片設計,透過白板圖解,組員皆贊成這樣的設計。




然而,在剪輯的過程,組員所提出意見,還是圍繞著「順時間軸」的想法(奇怪?不是已經都說好要「倒敘法」了嗎?)我試著表達「對方的點子正與剛剛達成共識的規劃恰恰相反」,卻很徒勞、也不知道怎麼辦。如今我還依然記得另一個組員,在我沈默不語的時候對我說:「Haruna, What do you think?」我才意識到自己「很堅持」,即便沒有吵起來、感受沒說出來,內心的逐漸升高的情緒、無奈好像被人嗅了出來。


那種感覺很像小火苗才剛太出頭,就被澆熄了,變成煙、慢了下來。爭執想法,終究是想法、東西又不會生出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對主張自我放棄?同時會想顧及朋友感情,於是先「順時間軸」做看看了,雖然內心還是很懷疑。階段性來看,前面剪得反應不錯,但後面的素材很難接續下去,內心和自己實在過不去,於是就不管了!直接把「倒敘法」剪出來——竟然就被接受了,而且好評更甚前者。


這是個再平凡不過的「溝通過程」。「Haruna, What do you think?」看似一個名字、一個問句:背後卻讓人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在團體裡,是被重視的」更被鼓勵表達出來。無意間也營造一個有「心理安全感」的環境。


重視別人,也是重視自己。就像還是剪出了「順時間軸」的影片,雖然後來發現「逆時間軸」得更好;每個點子的份量相當,再彼此激盪。積極參與、什麼都很在意,代表我們對作品一樣上心。「把自己的堅持放軟一點,看似是退一步,其實我們已經一起向前進了」



只要放對地方,金子就會發光



系所集結的同學,「有主見、有想法」是我們的共同點;但在團隊中,這項特質發揮的地方很不一樣。《驅動自己,也激勵別人》從心理學中各式各樣的研究中來看,理想團隊需要五種類型的成員,接下來會引述書中的文字:


  • 第一種類型是可以完成任務、「有耐力的外向型成員」,少數即可。
  • 第二種是贊成團隊決策、不會起衝突的「配合型成員」。
  • 第三種是能夠完成高品質任務的「誠實認真型成員」。
  • 第四種「溫順型成員」當團隊陷入壓力和疲勞時,可以讓團隊保持情緒避免團隊混亂。、三、四種各有一些人數、保持均衡即可。
  • 第五種類型是富有創造力、想像力,能夠運用創意想法的「開放型成員」,也是少數即可。

五種類型:並不代表要強制區分每個人,實則像一個光譜(有深淺、漸層),發現自己「哪部份比較多、比較少」,也會有人既有創造力、也具有高品質的執行能力。這模板讓人們意識到——面對別人,我們會具備「更多元眼光」,而非慣用一套標準,認識每個獨立的個體,同理不同成員的性格和能力。




這個團裡我們剛好三人皆各司其職:「發散、收斂、平衡」,有人掌握大方向、有人注重細節、有人位於兩者之間。無形中建構出一種默契,不會說的特別明白,分工通常都搶著做、但依然會互相照應;沒有清楚的流程,「嘩——」的一起向前衝,是學會放手和彼此信任。(這樣能有自主判斷、自由、多元的合作方式,是我過往少有的體會。)


面對團隊成員的不同,我發現,每一次自己的定位也會隨之有些微改變;然而最讓人有感的合作經驗,卻都是「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最舒服的位子、有所發揮、有成就感。即便無人能十全十美,但都有著與身俱來的人格特質——就像我很傾慕同學總是能輕鬆以對、營造和樂氛圍、凝聚團隊向心力。


如同小標說的「只要放對地方,金子就會發光」,團隊裡我們都在為對方創造具有歸屬感的一個家。



▍總結



文章上篇:概述了影片的「發想背景、主題概念(Dirty Laundry)」。脈絡設計分為三個階段,皆圍繞著「在公共空間曬衣服」的行為、與公眾的互動觀察,產出不同的解釋。


我很擔心影片讓人看不懂,報告時還將影片的產出過程、結果的作品集複印出來,並提前給班上其他小組閱覽。其實我們想呈現「藝術片」的概念,本來就帶有「開放性思考、和討論的空間」——直到片尾才附上「Dirty Laundry字面背後的解釋」,它的不同意涵,任人猜想和各自詮釋。




作品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477q3IcjhwU


組員向其他人實驗過,得到的想法很接近「我們想向別人分享我們的秘密,但他們根本不在意」。而我自己對這影片的理解如下:


  1. 片頭,載著衣服的腳踏車、不同人拿衣服、陌生人的反應,營造懸疑(難道他們在偷鄰居的衣服?)很好奇想往下看。
  2. 中間著重人們的反應,原本曬在家裡的衣服出現在公共空間,宛如大家都很擔心自己的行為引人注目、外人看法,但實際上根本沒人在意,那個最在意的人——是自己。
  3. 接著是曬衣服,帶出「Dirty Laundry字面後的意涵」,也發現當目標與「人的行為」有關,才引起反應。雖然多數看一眼,就離開了。也觀察到臺灣人說不定是太害羞詢問、或是對他人保持禮貌的距離。
  4. 片尾,附上實地考察的相片,還有個彩蛋,帶著衣服離開、影片黑頻一秒,想要傳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隱私、秘密」——無論是否展露外表或公眾之前,我們還是會帶著它繼續日常生活。


跨領域X團隊合作的樂趣


在團體中,給了身為台灣人的我、獨自一人或許也想不到的機會:他們讓我「用新的視角、轉換觀點,去看生活中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事情」(例如在家門口曬衣服給大家看)叛逆者團隊》一書中談論激發多元觀點、挑戰困難任務的工作組合——其中心理學家常說的「概念距離」:跨出這道藩籬,重點不是看到哪些新東西,而是用新的方法看待熟悉的東西」



人們常說「多樣性」多半直覺會認定是性別、種族、年齡及宗教方面的不同(稱為「人口多樣性」),卻遺漏之中也涵蓋的「認知多樣性」——指的是觀點、見解、經驗和思維的不同。


這使我們具備質疑現狀的能力,而多元的經驗幫助我們重組出答案,這種心理狀態稱之為「外部者思維模式」;我們既需要概念上的深度、也需要概念上的距離,學會肯定自己的差異、接納更多可能




我們也有在討論上卡住的經驗,空氣中的沈默就想擰毛巾一樣、迫切想要擠出多一點東西。但思維上的衝撞不就是著麽一回事嗎?雖然彼此認同想法很開心,但一不小心也會加大盲點,為了更「全面」的看待團隊項目,天馬行空、建設性的「提出、否定、認同」三者是必備元素。


我不再視「這是一項待完成的作業」,而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合作模式中漸漸找出了自己適應團體的方式。了解主動尋找「共鳴」,才能開始樂在其中。


有人會問「跨領域X團隊合作」有什麼差異、特別之處?不是用國籍、文化、領域(人口或認知多樣性)區分彼此,而是將其視為「獨立的人」去相處、認識。因為所有人都是「個人化的產物」,擁有各自的偏好、獨特的性格;差異是我們的共同點,共同點也存在差異——而這正不是人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嗎?




*尾聲:依照校園、職場、人們的差異,都會有不同的團隊風格、合作模式。然而大家若對「跨領域團隊合作」還是有些好奇,推薦閱讀*叛逆者團隊一書,裡頭有熟知的案例,敘述脈絡從目錄就看得出來相當「全面、完整」,助於理解人們之間的差異、活絡多元觀點,達到團隊的加乘效果,能解決複雜的問題,在團隊合作中有更創新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