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日

實習日誌第七八週:心得(完)

對於最後兩週的實習,印象中就是在風風雨雨裡度過,高雄還碰巧遇上了兩天大豪雨假。
一開始以為為期十天的高中實習生離開後,會輪到我們這些「老實習生」學習,但相反地該做的都做了,公司依然忙碌。綜合兩週,我都在協助大貨(要拿出去賣的衣服)生產。

好多個一整天我編了不少一款萬元以上外套上裝飾的辮子(還有修剪雷絲花邊),但相較拉流蘇(手酸)、剪花邊(手痛)這是大貨生產裡我比較好打瞌睡的(好啦我開玩笑的哈哈)。所以工作上一塵不變,我就來說說我即將升上大三的夏天心得吧!


兩個月下來我發現在服裝產業裡,一件服飾可以好好的到消費者手上,是需要多少人的努力而有的成就,也是由很多人組成的各個部門相互磨合、合作而來的。

我在這之中我更是體認到「溝通」的重要,如果人們可以互相體貼一點、不單單為自己,團隊上可以有更非凡的表現。這一切都由不同公司的經營者價值觀而有不同的味道,也進而能在變動快速的時代裡成就一間屹立不搖公司。



我所實習的公司不大但卻有一定規模,裡頭員工、日程安排的也很有紀律(這點我覺得做得不錯!),能在市場上存活快二十年也必定有它的一套方法。

不說裡頭大夥的工作氛圍,但每個人對待實習生我,每天少不了親切問候、不吝嗇地為我解決各種疑惑。
在最後一天向道別時很多人向我說:「有空多回來看看!」,很開心而且心裡暖暖的,兩個月下來結識了很多人與產業上的老師是一份禮物。



至於,有人會問我:兩個月有學到東西嗎?比起說「學習」,我更想說的是「增廣視野」。
畢盡我們每天無時無刻都在學習。

其實在服裝產業最繁忙的夏天,我們實習生多數也是不斷幫忙。
透過八個禮拜的每日觀察,會發現服裝在業界各種不同的運作方式,至於我呢很喜歡我的第一份實習在於一間生產鏈完整的工廠:有設計、打版、生產部門(行銷方面公司給我們接觸的較少),在即將升上大學三年級前我會更有方向一點。

實習雖然不是必修學分,但我認為在畢業前見見世面是需要的:也許一切會和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或者也會發現一些驚喜。(but我還是偷偷建議我這種做一個月就剛剛好)

它真是一份——機會,可以更認識與瞭解自己,這是兩個月實習下來我最大的收穫了!


寫到這裡,我打算複製上面的文章貼到要繳交的心得報告裡了。兩個月的暑假,過的飛快近乎沒有,
但離家只用短短幾十分鐘非常方便,下班後還可以回家刷刷存在感、陪陪家人。

雖然實習就像上班一樣疲倦,但可以說是舒適、沒有壓力,結束後還能有自己的安排沒有作業。
換個方式想,這個暑假卻也像高中的暑期輔導,雖然暑期輔導不同的是要念書、有考試壓力,下課後回家也是重複盡學生的本分,即使如此我還是比較喜歡當學生拼命念書的那段時光(沒錯,就像老師說的:讀書是最單純而且幸福的)
——所以在暑假進入職場後回到學校,能更珍惜念書的時光。

最後,謝謝大家持續兩個月來關注我的實習日誌!(讓我優雅的轉身跳躍鞠躬)

−全章完−

Related Posts:

  • 漫漫衣賞之路 衣賞:是實踐大學凡修「服裝設計課」都必須參與的一場服裝盛會。 我會說它的確漫長、耗費無數心力與時間的耐力賽,無疑是一場馬力松比賽。 《漫漫衣賞之路》是他們的名字,這些日子。 大三上學期已經結束,心卻停留二零一八。還記得剛開學多數人已經覓尋好隊友,我也緊張萬分的尋求好幫手,就像長輩… Read More
  • 服裝設計二年級生|3件衣服 「下堂課我們就請各位同學繳交一件背心吧!」服裝設計老師用著很 a piece of cake再自然不過的語調道。 然而這句話卻是我大二生活開始,最令人緊張的一句話,不經困惑著其他人為什麼可以如此輕鬆地點頭回應。 大一上下學期我分別做了一件活褶裙和一件落肩襯衫、寬褲;然而這些成果卻不能消除我心… Read More
  • 畢展決賽:疫情下的服裝設計展 我已經憧憬了三年:在畢業服裝秀裡,擁有龐大的團隊陣容、親友團的吶喊與尖叫聲、謝幕時迎面而來的擁抱和花朵、社群上洋洋灑灑感性的告白、有著回覆到手麻的訊息⋯⋯ 如果有人問起「你是哪一屆的畢業生?」我一定答的出來,因為這一切太讓人難忘——2020年。看似少了動態展演(服裝秀),我好像失去了… Read More
  • 【親善大使】心得感想 我的第三次親善出隊,導師會議司儀 「來賓您好,我是親善大使」 隨著大學一年級的結束, 為期一年的親善訓練也告了一個段落。 而這句話,讓我引以為傲,可以光榮地大聲說出口。 一年裡,人來來去去, 不知不覺也經歷很多。 即使再多人說著自己因為「它」有多大改變, 其實,… Read More
  • 外語會話課|設計系沒學分也要上! 大學的最後一年,我選了兩門外系的課;因為選修外系的機會並不容易,反而顯得格外珍貴。有別於一到三年級服裝科所需繳交的「作品」排山倒海的多(更別說睡覺時間了),大四專業科目相較減少,我覺得畢業前十分適合補足——前些年所流失的一些(超?)能力。 其中一堂課是日文系四年級的《日語溝通… Read Mo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