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如何從個人實踐城市行銷?》共分為三個篇章,記錄我參與其中的第一手觀察,談談如何「用國際交流建立關係,增加高雄人的地方認同感」並進一步支持個人實踐城市行銷。
如果錯過前兩篇的讀者,歡迎參考下方連結:
這份交流經驗如何在學員心中發芽、持續也很重要
港口倉庫過去囤滿待出口貨品,如今轉化成一個個藝文空間;鹽埕區過去是沒落的商業中心,如今再活化成文創觀光基地;高雄原本以重工業加工出口區聞名,如今在成為智慧科技城市的路上。「永續城市」的命題,是地方隨著時代轉變,一次次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包括我們自己也是。
人們太容易讓重要的事情過去,忘記去關注、或為它慶祝,常常在事後才明白它有多重要。所以這份交流經驗如何在學員心中發芽,讓結束作為下一個階段的延伸,都是「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過程中一層層堆起、埋藏「持續」伏筆的必要考慮。
保持關注
每天一起跑行程、朝夕相處的「高雄學員代表」也是國際學員認識台灣的一種方式。
「夜市」往往是我們迫不及待想向國際學員分享的文化特色,有如美食街呈現最多元的選擇,但在面對周遭一切陌生的情況下,就像跨年夜結束散場只能跟著茫茫人潮推擠向前,不知道哪裡值得停留、哪裡可以錯過。所以「高雄學員代表」成為了移動聚光燈、更貼近當地真實的高雄引路人,帶著國際生從自己的生活出發,一起熟悉高雄。
分享自身故事,可以讓眼前的事物更立體鮮明;表達個人見解,可以是拼湊高雄全貌的一小角。然而,城市的變化無法就眼前而定,除了當下努力耕耘也放眼未來,我們能將「時間軸放長」來回顧過去,或將「視野放廣」把不同地方納為考慮,用來彌補自己不足的生命經歷,就能發現自己只是時間洪流的小蝦米,更客觀比較、理解一座城市的面貌。
但「注意力」本身就有文化差異(包含著個人背景信念、知識、感知能力),取決於人們注意什麼,使每個人對同樣事情有非常不同的體驗。只有持續對土地保持關心、對周遭人事物感到好奇,我們才能重新審視自己的認知、媒體所下的標題。實際走訪每個地點,與人互動中交換意見,在對話裡不斷學習;比起傳遞高雄印象,協助每個人產出屬於自己對一座城市的理解,這或許才是高雄引路人在「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裡面能夠深化體驗的關鍵。
給予空間,讓自媒體發揮
凡走過必有照片,參訪過的每個地點都有我們舉著標旗的團體合影;對於學員來說,是眾多行程的其中之一,但對單位來說卻唯一能與所有學員交流的機會。對於媒體宣傳來說「畫面感」最重要,我們也很高興能將回憶透夠影像更具體的記錄下來。
在這資訊鋪天蓋地擴張時代,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隨時與網路連線,被鼓勵去製作內容、推廣內容,經營個人品牌,把所有事物往外推、把自己的身影投進到這個世界來建構自我。小組任務是一起協作結業晚會播放的短片,但如果只停留內部播放的程度,可能會忽略學員作為自媒體的外部影響力——因為宣傳高雄這件一事情,早已從獲選參與「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的那一刻就開始了。
學員不只是內容的一部分,也是內容創作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網路、自己的話語權,只要有社群帳號,人人都是自媒體。同樣也會像記者或編輯一樣思考,在這個體驗中有什麼「亮點」值得我分享在社群?
亮點可以由學員主動挖掘,也能由主辦單位來設計。然而「設計」一詞,並非如木匠去雕刻成果面貌,而是像園藝師營造一個肆意生長的有機環境。鼓勵學員在玩樂中創作內容來宣傳高雄,就像父母養育小孩,提空間給孩子們玩,讓他們把自己用的髒兮兮,主動學習如何揮灑創意。
所以滿滿的行程之間,需要一些短暫呼吸,有時間讓學員去留心和拍照。跟著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的導覽,大家也期待在漂亮的空間留影、玩互動裝置、彈戶外鋼琴,尤其在最後一天;這可能代表我們要承擔一些規劃之外的不確定性,但時間留白是鼓勵人們去行動,有餘裕去觀察和思考,去深度體驗當下和眼前的一切。
延伸閱讀:第四組隱藏版影片 *點我連結
其實「歡迎來高雄」的任務關鍵字,背後有諸多提問,探索我們為什麼要來高雄?有什麼強烈誘因使高雄與我們有關?除了可以從「 We are in Kaohsiung(我們在高雄)」的停止狀態,變成「 We ____ in Kaohsiung(我們在高雄做什麼?)」留下未填入的動詞,句子甚至能引發學員主動思考、想像在高雄的千萬種可能。讓規則變活,留心自己的注意力。
在「關係人口」的論述裡,如何建立與地方情感、城市的永續關係的其中一點,是領導者賦予權力,鼓勵人們主動為地方做些什麼。所以當人們能有所行動,會產生意義與歸屬感,覺得關係更緊密;當遇到不熟悉的情況,我們可以老雞帶小雞,但別忘了給所有人參與的機會。
活動尾聲的結業晚會辦在「PINWAY駁二八號倉庫」,是個能不用擔心會吵到其他賓客的場域。螢幕播放著回顧影片,各個小組由一個代表整合組員每個人的意見,發表活動心得感想,讓人可以用不同視角重新觀看「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其中也包含一些細節,例如我們組員對海鮮過敏,隊輔即便身兼數職,也都會在餐前特別了解每道料理成份來提醒組員,真的十分窩心。
如果將「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的經驗比喻成一段旅程,「初次見面」決定了活動的整體印象,那「結束」就像飽餐一頓,獲得老闆招待的甜點,不論過程經歷過什麼風風雨雨,在最後情緒都會達到制高點,並關鍵性的影響人們對整個活動的記憶。所以離別之際,對一個人來說又有什麼是至關重要?
回歸個體性,神奇的儀式感
直到收到結業證書,才讓人更加確信「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營隊結束後,主辦單位對於持續這份交流經驗有所期待。上頭寫道:「在這美好的高雄旅程之後,我希望邀請你成為『高雄大使』來推廣高雄的新奇」——不只相當個人,也很有使命感。
想起我們作為學生的時候,老師問起「誰願意當小老師?」舉手的情況通常不會特別踴躍,如果又是份苦差事,現場會更加寂靜;但當老師指定一個人的名字問問題,回答的機率就會高出許多,又稱之為心理學中的「指名效應」,線上會議通常互動不熱絡也出自相同原因,因為我們同樣身為群體的一部分,無意間分散了我們個體性的自我意識。
所以該透過什麼方式,讓每個學員更加意識到這份使命感?結業晚會場的「正式氛圍」可以好好利用,司儀一個一個唱名,由長官或代表一個一個頒發證書、合影,並不會花上多少時間。看似微不足道,事實上正因為這樣的「儀式感」加持,是比起文字,身體力行更能讓人打從心底感受到自己備受重視。
人的天性是接受好意、也樂於能夠回饋,心理學的「社會交換理論」指出關係有來有往的才能「持續」,也能形成善循環;當人們預設夏令營是戶外教學,如果透過份儀式感表現對個人的肯定,就像「畢馬龍效應」一樣,我們接收到期待的時候,會使自己更有動力和自信,進而拿出好表現。
結語:因為目標而「深度」體驗,是持續的根本
作家費利克斯・比德曼(Felix Biederman)認為,讓我們能夠「持續」下去有兩股力量——新奇和目標。當我們對「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抱持有開放的態度,對於眼前事物會擁有更高的接受度、少一點刻板印象。然而,如果全然以新奇的事物驅動著我們的參與,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消失。但目標就不一樣了,起初通常很令人厭煩,但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讓人感到興奮,不被新奇事物分散注意力,我們就不會錯過深度的體驗。
如果我們不主動對周遭事物保持關心,就會錯過看著城市成長、了解土地的機會;如果我們不安定下來,就會錯過在社群裡成為引路人的機會;如果我們不開始這份交流,就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建立長久的的關係。
即便目標不易尋找,有可能處於變來變去的流動期,但這過程都告訴我們:深度才是能永恆維持新奇的東西。也是讓這份「交流經驗」得以發芽的沃土。
我也期許這篇可能稍嫌洋洋灑灑的文字能為「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帶來不同的視角與價值。
最後的最後,謝謝所有成就「2023高雄國際夏令營」的主辦高雄市政府和協辦單位、工作人員、遠道而來齊聚一堂的學員們、第四組的可愛組員、每天都一起當第一名吃飯店早餐的最棒室友,謝謝你們讓我與你們共創了這個令人難忘的精彩夏天。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