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日

【英國實習#02】大人的藝術課!與藝術家共創作品:藝術思維、塑膠與環境議題篇


《大人的藝術課!與藝術家共創作品》分為三個章節,紀錄我在英國藝術實習參與的藝術工作坊,以各種創作手法探討相關議題及自我反思,當然也少不了藝術創作的心靈洗條。最終會有與藝術家、與團隊成員、以及個人的作品,這些成果都會成為展覽「飛進費倫大廳」的素材,透過策展實作串聯脈絡,在展覽主題下呈現於觀眾眼前。

建議依照文章順序與我一起回顧這難忘的夏天,如果還沒有看過本系列的第一篇【英國實習#01】自我探索篇 *點我連結 

二、藝術思維、塑膠與環境議題


▍用身體思考

Poetry and Movement Workshop by Paul Conneally and Miffy Ryan


藝術家保羅・康納利( Paul Conneally)和米菲・萊恩(Miffy Ryan)兩天的「詩歌與動作(Poetry and Movement)」工作坊來到了英國森林的小山丘上,樹林風聲環繞四周,如果夠幸運的話,還能遠眺被農場主人趕著跑的綿綿羊群。


搭建好露營場地,習慣了在英國用一杯熱紅茶開場,便進入冥想,並以對話形式輪流分享彼此冥想時的感受。這般場所變換,呼應了英國牛津大學通識文本《美學》一書曾提及的「就長期來說,專注令人筋疲力盡。開放的注意力是一種放鬆大腦、放鬆感知系統的形式」。

也因為這些體驗對我來說都是第一次,沒有習以為常應該怎麼做的想法,所以注意力是開放的、去探索、將每個特徵連起來。藉由自然環境多留意自身感官變化(太陽都是騙人的,其實風很大很冷)。


接著我們跟著藝術家、兒童參與英國著名繪本《野獸冒險樂園》的劇情橋段,藝術家和兒童有特別裝扮,隨著台詞推演也進入到故事之中。之後大家一起蹦蹦跳跳地唱著60年代特洛格樂團的「狂野的東西」。談討大人與小孩有著不同的時間感,省思長大這件事讓我們懂得太多,而失去如孩子般的野性、好奇、和純樸。但每個人的人生階段不是如此嗎?

這個參與式藝術工作坊,過程如同進行團體的書目療法(初次聽聞這個概念竟然能實際體驗,我真的用盡每一個感官好好把這一切刻在心裡,難掩自己的興奮之情)我們透過朗讀、吟詩、演出等媒介宣洩和抒發那些背負過多的情緒和生命經歷。

也無意間發東西方文化情緒顯露的差異,像我個人就不習慣直接表露出自己的情緒,又或者只是習慣以不同方式去達到相同目的等等,這般跨文化討論、交流想法的經歷十分有趣。


過往在一成不變的場所,不知不覺就只做動腦的工作。來到英國林地,正是透過到不同地方、做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會做的事,讓身體接受不同刺激、用身體去思考。

原先以為自己會很容易受到外在影響難以專注,事實上在這開放場所,更容易讓心靜下來。《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也曾說過:「我們活得太過濃稠,忙於回應周遭世界,而沒有先學習了解自我。」在這裡能暫且放下紛擾的訊息,讓思緒漂浮、修復自我,以身體作為核心,感受所做所言、所聽所感帶來的藝術能量。

/


這樣的想法延伸到我們用芭比、塑膠袋、塑膠繩,結合身體與自然互動。我們都能清楚說明芭比象徵的意涵,但我依稀記得藝術家對我拋出的問題:「拿掉芭比的定義,其實這物件也是塑膠製品」使我深受啟發,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情而有了另一種詮釋;暫且放下任何既定的、習以為常地看待方式,體會到藝術思維又一次讓我看到了新世界。

所有討論都讓我想起吉蓮・邰蒂(Gilluan Tett)在著作《穀倉效應2:未來思考》的「化熟悉為陌生」章節中寫道:「經由他人的視角觀看世界,也就能更客觀地回望自身,察覺風險與機會。」我們都能在不同之處會找到共同點,每個共同點也會有它的獨特之處,最終所有新奇也會回到個體本身。

/


經過前面的小練習,我們都對塑膠、自然與身體的關係有些概念,隔日在英國林地進行藝術家共創的錄像作品:「白翼(Dragon)」,創作過程中找回了玩心,如何用看似有限的資源,玩出超出預想的意義——它挑戰的正是人們的創造能力,我在身體力行的分分秒秒感受到自由快樂。


藝術家,也是我的老師作為龍的引領人,我們在後面作為身體的延伸,在草地上翩翩起舞;不知道過了過久,龍頭漸漸慢了下來駐足不動,(當下我可能有一種小屁孩調皮搗蛋的心理)想說用床單把老師包起來似乎是不錯的結尾,接著後面的人都跟著這麼做,最後駐足的畫面十分美麗、宛如聖母降臨。雖說這是眾多錄像之一,但同樣是即興創作的成果。

除了流汗,拍攝影片的藝術家們也哭了。後來在《如何成為藝術家》一書中才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引述書中美國極簡主義畫家布萊斯・瑪爾頓(Brice Marden)所說的話:「人在創作時『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創作出什麼』,直到完成作品時,才會恍然大悟。創作過程難以言喻,藝術家受到靈感啟發,逐步確立構想,猶如觀看作品之人,渾然不知作品來自何處。」也應證畢卡索言「藝術是放鬆、即興和自由的產物。」


藝術家會起個頭讓我們樂在其中,接著更鼓勵團隊成員自由發揮和嘗試各種點子。我發覺藝術思維裡更重視過創作過程,因為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照計畫進行創作,創作是動態的、也具有可塑性,他們所說的「有機成長」真是再貼切不過(點頭如搗蒜)。

我們受素材啟發並與它互動,因為跨領域合作、由不同人貢獻彼此的想法,加上不需言語就能意會的默契,才一路轉化到如今大眾所看到的作品。這份作品也有幸在英國萊斯特(Leicester)兩位皇后藝廊(Two Queen Art Gallery)進行展出。


回國後,我在藝術家格里森・佩里(Grayson Perry)的《當代藝術大白話》一書中更能意會在這次體驗裡,除了以身體來思考外,還有「思辨」這件事。書中也寫到「正如名聲會隨著時間改變,藝術的定義也一樣。當代藝術的範圍不是由藝術的可能性來界定,而是藝術在哪裡發生,由誰創造的原因為何。」來反思為何有意義、什麼又是藝術。

▍換個地方,換個眼光

Poetry and Movement Workshop by Miffy Ryan and Laura Dalton


費倫大廳的我們繼續討論著在林地的發現,做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在這個地方,我們又會如何運用「寶特瓶、塑膠瓶、芭比娃娃」與空間建立關係,例如兩個人相依讓寶特瓶遊走彼此身體之間,將芭比娃娃用塑膠繩纏繞於某處,或者單單只是將寶特瓶放在地上、任大家自由發揮。皆回歸前面段落所談及藝術思維裡「用身體思考」的概念。


隨著兒童加入藝術工作坊的次數變多,我也越加理解藝術家的想帶給我的啟發,如同「當寶特瓶不再是寶特瓶呢?」藝術是看超脫物件之後,暫且放下年紀、經驗以及社會化的框架重新探索。勞拉・道爾頓(Laura Dalton)將這一天剪成了短影片紀錄 *點我連結 


勞拉・道爾頓是位將「藝術思維」融入空間設計的室內設計師,探索媒材及它的意涵,同時也將設計視為創作的一部分。我們造訪了她參與的計畫「Public——是個由儲物倉庫改造的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s),融合作為藝術家及客戶導向的設計,處處充滿細節,我簡直愛死這個地方了!


原本都單單和寶特瓶互動,午後的我們進行了「解構再解構」,意思是破壞寶特瓶原先的模樣(就像普通的塑膠媒材一樣)再進行個人創作、變成新的樣貌。(讓我想起大學時期的服裝設計課,有個小單元正是使用塑膠瓶做衣服,想當年基底結構是用掉一盒保鮮膜,把人台包成了木乃伊XD)此次我來到了不同地方,回歸媒材的本質,
似乎再次檢視自己的初心,並探討它與外界的互動關係。


我將寶特瓶內塞滿了在戶外蒐集到的樹枝,就像肢解海洋或陸地動物時發現牠們滿腹塑膠製品,更藉由上述媒材做成昆蟲形體,透過大自然、人造物品對調反諷,談塑膠與環境議題。除此之外,我在過程中也重新發現周遭有許多能夠玩樂的東西,很久沒有脫離科技產品、單純消耗幾個小時面對隨手可得的媒材,進行創作和探討為何這麼做的原因。

這之中累積的影片被我也剪輯成錄像作品,在「飛進費倫大廳」展覽裡投影在藝術家杰奎・加倫的裝置藝術後面相呼應。之後的文章會再詳述,就請大家敬請期待囉。


|小結|第二章節「藝術思維、自然與塑膠議題」經由這些英國藝術實習經驗,讓我重新省思藝術創作並非單單做出作品,
套用《當代藝術大白話》寫到的:「藝術不再只是關乎製造出好看的物件,甚至不是實體物件也沒關係,藝術更像是哲學的一個支派。」

除了不停地思考和辯證,我更覺得是一路下來,從藝術家的個人經驗、我們在工作坊中的互動和思維衝撞,去發覺、累積、進行編輯、重新定義。每個人參與其中、無私付出自己的想法及能力而有的產物,這正也是共同創作的迷人之處——讓人對促成這發生的一切,充滿感激

—未完待續—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