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 更新 /這篇文章在兩年過去,不知不覺成為部落格最受歡迎的文章之一。我相信找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對於班代都有些疑問及好奇,例如什麼是班代?班代要做什麼?在這邊推薦《你不是在當主管,你在當你自已》也是一本我希望自己在當班代以前能看過的書,相信它可以協助大家釐清「自己為什麼要成為班代?」的困惑。本書透過寓言帶入情境、很薄,閱讀起來很容易,當然也可以參考我的讀後心得 *點我連結。最後謝謝因為這篇文章而受到勉勵的讀者來信,能夠在你成長的途中盡一份微薄之力我也很高興!...
2020年8月28日
2020年8月25日
【UNIQLO 20FW】秋冬新品預覽暨品牌來台十周年展望記者會
相信大家都有參加過「展覽」的經驗,第一次參與「UNIQLO 2020秋冬新品預覽會」我只有4個字可以形容——「心・滿・意・足」。不僅僅是搶先直擊秋冬新品,更是與品牌來場無距離的對話、更深入認識UNIQLO。
這篇文章會對「展場設計與規劃、服裝人觀點、新的商品資訊」3個方面分享,帶讀者們用不同視角、一同逛逛UNIQLO 2020秋冬新品預覽會。至於我當日的穿搭解析:點我連結。
▍展覽主題
相較於UNIQLO在東京六本木的預覽會——著重於商品全面性的陳列,提供更衣間、不同尺寸給受邀者試穿拍攝。UNIQLO台灣更著重於「訊息的傳遞」:「2020秋冬系列・永續城市」,並將設計重點(主題)獨立成一個個區塊,再加上公關講解,讓我們更能了解UNIQLO訴說的價值與亮點。
展區以「口」字型規劃、靠牆陳列,中間的空地讓整體視野更為廣闊,打破空間限制、讓人們能更自在的交流。記者會使用的椅子,換成了圓形矮桌:起初我認為桌子偏低,不適合飲品或倚靠,後來發現——其實矮桌詮釋了品牌與人、人與人之間的「親近感」,在拍攝時也能夠暫放隨身物品,是相當貼心的設計。
氣氛如圖所見,用「燈光」營造視覺層次,無論是到處跑的UNIQLO標誌、還是UUU印花式的投影,加上燈光顏色的變化,皆具美感和趣味性。根據心理學家肯尼斯‧J‧格根博士的研究,在「光線昏暗的地方,更容易拉近彼此內心的距離」,我們也稱之為「黑暗效應」;相較於UNIQLO給我們白色、明亮的印象,看得出UNIQLO台灣對於預覽會、想呈現親密感的用心。
▍設計新亮點
進化機能隨型、工匠精神高品質、實用設計美學
說到機能,UNIQLO的「輕量BLOCKTECH防風雨抗UV大衣」最為我傾心,論設計:時髦有型,更包辦所有使用需求(好攜帶、輕、防風雨、抗UV),即便沒有折扣,消費者也很願意買單(我覺得我也很需要一件)。
看見上季秋冬很熱門的「毛絨刷毛外套」再現,有種與老友相見歡的感覺!尤其胸口添加口袋設計,因為右撇子人佔多數、而置於左胸前,放捷運卡超方便;拉鍊也用繩子加長,冬天即便戴手套拉扯也更為容易。今年還添加了「禦寒保暖的防風膜材質」,兼具機能與美感,讓人忍不住想放入口袋名單。
「工匠精神」意指對設計和品質的要求。如果不說,或許你不會發現——經典的「毛絨刷毛外套」首次使用了「再生聚酯纖維製成」極具永續意識。其中的「有機蔬果色調」也是一大設計巧思。
熟悉的「毛呢外套」和「超柔棉府綢上衣」則是以70年代的巴黎學院風格為靈感,增加材質磅數、版型加大,款式設計上兼具復古、現代的風格。UNIQLO為了滿足消費者「工作與生活界線逐漸模糊的新常態」,讓每件單品同時具備「ON和OFF」兩種穿搭方式。
以「INES...
2020年8月17日
【畢製作品】最青春的年紀,用服裝來探索

有人大學立定志向,非服裝設計學系不可,卻在一年基礎訓練之後轉換跑道。他們多困於想像與現實的衝突,長時間的構思、換不到預想的認同,覺得自己似乎沒天份、不適合。我很惋惜失去一同堅持的朋友,也扛過「我沒辦法做得那樣好」的重量。4年下來我理解到「掙脫理想範本的卡鎖」,沒人天生擁有,只是需要透過行動(功課或嘗試)、漸漸學會「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
載浮載沉:我,與服裝設計
有天,老師放了紐西蘭「World of Wearable Art」的參賽作品,燃起了我心中熊熊...
2020年8月11日
【大學服裝秀#02】只會設計和製作衣服?三個關鍵,提升領導團隊軟實力
你一定會覺得時間過好快,自己為什麼一下子就成為服裝秀的主角、設計師(參賽者)?雖然我們更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作品;相較其它角色,卻也背負了更多的責任。服裝秀的光環驅趕著我們向前,「會做、會設計」已成必備技能;其實,學會「如何將一切瑣碎、變成完整的樣子」才是裡頭最曲折的關卡。
或許師長並不會刻意告訴我們,該成為怎樣的學長姐?一位「理想」的服裝設計師?我認為在個人特質的差異下,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行事風格;在跌跌撞撞、不停摸索的過程裡,我想將這些來...
2020年8月10日
【大學服裝秀#01】新鮮人三點準備心法,上秀成為經驗老手!
細數大學的年少輕狂裡,服裝秀(又稱服裝競賽)我學會最多。不論是成為學長姐的幫手、8次模特兒經驗,還是逐漸能擔當一切的設計師角色。我們皆幻想過被人簇擁的榮華,覺得呈現自己、與作品是最重要的目標;回首發現,我們正在學習「行動、人際」,並走在實現心中願景的路上。
而這些事情,或許師長不會刻意叮囑;縱使身懷絕技,畢業之後最能引導你的——是「經驗」的滋養。人與世界相同、瞬息萬變,願那些我來不及對學弟妹說的話、言之不盡的感謝,能透過文字表達,成為一份禮物、使你們對未來能夠減少一些徬徨。
當一個真正的「參與者」
初跨入「服裝設計」領域,我對「Fashion...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