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

The Queen Of The Tearling《提靈女王》書評

還記得2015年的春天,《提靈女王》的書腰上有段文字——好萊塢電影版女主角艾瑪・華森:「我一個禮拜沒能好好睡覺,因為我無法不讀這本書。」那陣子因《飢餓遊戲》發燒的反烏托邦的青少年文學還在持續著,我記得《提靈女王》系列更是繼它之後我最喜歡的系列之一。雖然這些年,我依然等不到電影翻拍;但三年往如隔世,卻又看似昨日,故事內容還零星殘存著。 在今年2018年的暑假第三集的中譯版終於上市了,於是我心血來潮又把第一二集翻出來重新看了第二遍,一本大概花費我兩個禮拜的週末吧...

2018年11月8日

【觀後感】2018 寶塚歌劇.台灣公演

「布幕緩緩拉起,舞台上下著大雨有著驚心動魄的武打場面、振奮人心的樂聲,我心想著:這無疑是我最想看的舞台劇,而今天我終於來看了,我激動地頻頻讚嘆,興奮之情更是難以抑止」 而這是我第一次與日本寶塚歌劇團的相遇。 想起半年前得知寶塚歌劇團第三次來台灣,更是初次南下高雄演出, 不用懷疑我馬上決定我要去實現心裡的一個願望。 至少六七年前我曾拜訪過日本寶塚,目的地是「手塚治虫博物館」(裡面有手塚治虫全系列的漫畫作品每一本都可以免費看!根本天堂)在漫步於日本的街道中無意經過了寶塚歌劇團的大劇院,兩旁展開的大鐵柵門湧出的人山人海的婆婆媽媽們,我把他們的笑容印在腦海裡,對於那壯闊的景觀我一直記得,甚至暗心期許自己還有機會能夠造訪這裡。 − 自從和朋友在高三畢業那年看了《茶花女》我已經好久沒來到文化中心至德堂了。 在許多學生對著鏡面練習舞蹈下,外頭更是排滿了準備入場的人們,老的少的都有但多數是爺爺奶奶們,有一群一群的人、攜帶長輩的家庭、被攙扶的老奶奶更是盛裝出席,而日本人也不在少數。 這次大概是我第一次買這麼高價的門票(而且沒有學生優惠這種東西),但座位行數一排排往上爬我甚至有些落寞,奇怪以這個價錢我的位子有這麼後面嗎?場次和席位有限,來台灣公演的寶塚歌劇團價錢不斐,但相較前千里迢迢北上已經是很幸運的了。我看看日本票價均一價是4,900日幣至6,000日幣,看來我真的應該去日本看看! 我的位子好比在看一個小盒子有舞動的人偶、模型般的戲劇,齁越說越想坐在一樓離舞台最近的地方感受舞台的震撼啦!但我依然沒有放過每個畫面(好險前幾天有上網看過台北的片段影片,即使看不見表前和人臉,我大概在心裡還撇得出來) −  ...

2018年10月3日

Feminist Fairy Tales《醜女與野獸》書評

「我也想過,如果你變成英俊的王子,你就不會樂意與我為伴了。我和美麗的公主差得太遠,所以不期望能留住你。為了你,也為了我自己,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真心希望我是個美女。」 美女與野獸終於結婚了,但如果野獸最仍是野獸、美女其實一點都不美的話,他們還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其實只要遇到對的人,彼此能夠相知相惜,我們就有答案了。 以英譯書名直翻這是「女性的童話」,但中譯書名則是直接拿了裡頭二十八篇故事裡的其中一篇:「醜女與野獸」作為進入這世界裡的第一個開頭。 很明顯從兩個書名之間可以了解,這是以「女性主義」寫下的不同以往、更是顛覆我們孩提時期的童話與神話故事。相信大家翻開目錄便會對裡頭的故事充滿好奇:夜雪公主、青蛙王妃、女皇的新衣和一些新的故事。但真正讓我決心買下來珍藏的原因,莫過於久久佇立於書架上存在感、優惠的小小標籤,還有那完全捉住我心的封面了。 「暢銷22年、女性主義書寫的經典不朽巨著!」原來此書原文出版是1996年(那時我還在媽媽的肚子裡等著出生呢),至今我的確認為「經典」完全足以形容這本書的份量。 細細讀來,這本書的旨意不是單單在彰顯女性主義替換的功能,而是「顛覆既有的思考、重整我們的既定認知」。原來我們最初看到的童話故事多是以男性觀點為主,為什麼只有美麗的女人可以受人青睞?為什麼小美人魚得不到王子的愛只能選擇化為泡沫? 故事很明顯地傳達了一則訊息:美貌不是女性唯一的資產。而「幸福美滿的婚姻並不是她們美德而得到到的回報,而是經歷生命過程的一個結果」——推薦序裡寫的這一段話更是深入了重點。 在裡頭女性們不是為了爭取男性的敵對角色,而是互相扶持的一個團體,這更是值得許多讀者效仿。 《醜女與野獸》、帶有女性主義思維的童話故事並不是要我們仇視男性,而是讓我們能從「新的觀點」看世界。 − 每一則故事前面都附有一張插圖和一頁的解析,讓我們能在重新品味故事前了解源頭、作者的用心與所傳達的意義。從第一則的《母狼》裡就有所不同,在很多熟悉的故事裡例如《小紅帽》、《七隻小綿羊》狼一直被設定成反叛角色,但追溯到歐洲異教部族所屬的年代、希臘神話的宙斯:「狼」其實是受人崇拜。 (也許最初只是為了讓小孩不要在夜晚跑到森林而嚇唬大家而塑造的一個角色?) 女神的三位一體原型則是以白、紅、黑三種顏色為代表。印度教將這三色稱之為「三德」,各自是處女、母親、老嫗三種形象的象徵。又或者其實蜘蛛其實在聖靈屆是神聖的象徵等等。 我很喜歡故事前一頁的解析,它不僅顛覆思想,更是能認識那些我們不從用心注意過的細節,以及背後的源頭與意義。 − 除了男女對調的故事之外,也有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像是《芭比娃娃》,規訓了美國女孩,讓他們是把幾乎沒有女人能夠達到目標當作理想的女性典範。芭比代表著衣櫥滿滿、腦袋空空的美麗花瓶,與代表無休無止的軍事侵略的美國大兵擺在一起,傳達了訊息,故事的結局讓人有所省思,重重一擊。 我個人特別喜歡《冬天降臨的故事》,在自然界看似普通的四季更迭,被賦予了一個無違和感又正面溫暖的故事(也許這本身就是則神話故事?)。而《白神》一則也傳達出人類對動物濫殺的議題,也傳達女性重要責任下的辛勞;「女人學會了鄙視貂皮外套和象牙飾品,並且斥責其他無知地渴望這種東西的女人、嘲笑那些人然無知地以為犀牛角能治癒性無能的男人」,這個觀念一代教育一代,從古至今這正是社會必須也逐漸重視到的一個問題了。 − 作者利用學術研究成果,重新詮釋那熟悉的故事,同時也寫下幾則原創故事,反映了他時而嚴肅、時而輕鬆幽默的女性主義思維。《醜女與野獸》無疑是最適合買來送給孩童、朋友閱讀的一本書,也是每個女性必讀的經典、需要的一本書。就像其他讀者一樣,在以後成了母親或者成了老奶奶,我也想講這些故事給孩子他們聽! 這短短二十八篇故事我要當傳家之寶留著,讓身旁的人都知道: 《Feminist...

2018年9月11日

【親善大使】心得感想:司儀2年級生!

不知道為什麼每到親善大使要召募新隊員的時候,就會特別感概一年又過去;雖然不是幹部、參與的並不是最多,但我還是很喜歡和大家一起成為這裡的一員。記錄這隱藏在心中的熱忱。 前篇《親善大使心得感想》*點我連結 我的第一次校外出隊_內門宋江陣 體驗到南台灣宋江陣比賽的種種熱情 身為「實習隊員」平時要多多出隊,空閒時多回去社課指導學弟妹,歡樂活動可以回去參與;終於熬過一年的訓練之後,在實戰中學習到更多經驗。當完成上述職責過了一年後,我們成為親善大使的「正式隊員」,能在畢業典禮收到刻有自己的名字的隊牌,我相信自己會感動不已。 − 21屆正式隊員與22屆實習隊員 其實在一開始指導學弟妹的時候並不是那麼肯定,那明確的指導不容易,卻也需要一定自信;甚至偶爾會擔心自己過於嚴厲,但看在一次次變得更好的學弟妹,總有股說不出的欣慰。 我們的關係在師與學長姐間的角色相互拉扯,希望我們能在學習背後成爲弟妹的好榜樣、好朋友,不知道我們做到了沒有?(所以當個確確實實的老屁股,真不簡單) 22屆期末社大_氣球趴 − 在第二年的出隊經驗中我多了一些從容,每一次不忘表現最好的自己; 但偶爾會怕了、慌了,卻學會在經驗中找到最好的對應方式,絕佳的臨場反應,要懂得相信自己;也許就是因為遇到了才會知道其中不足,下次能夠進步一點。每次帶領學弟妹出隊的時候,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地做好、傳承那份精神,未來就換他們了。 有時候清楚自己太忙、課業太重,但心裡總是默默地繫著親善這裡。在可以的範圍裡總是要出席,在親善大使裡有著自己的位子,那群支持社團的幹部,我總不後悔在這裡。 新生合唱盃_司儀 實踐大學60週年校慶 2018年6月畢業典禮我們穿上時尚系老師設計的新隊服(好像走在伸展台 − 看著一年年畢業後的學長姐,那因為「親善」的相遇格外珍貴,因為我們有著同樣的理念與熱忱,他們的離別是不捨,卻在收下花束的笑臉知道這份共同連結,永遠是份美好記憶。 即使不再有空常回來看我們,但平常也許透過社群,還是少不了那份最溫暖的問候。 希望下面的學弟妹還記得自己,我也想像學長姐們一樣,成為他們喜歡親善的一部份。 畢業典禮擔任司儀的親善我們和歌手朱俐靜 今天是最親愛的親善學長姐們他畢業典禮,我們一定出席 − 有時候和別人說起自己是「親善大使」的一員,偶爾有人的反應不甚瞭解,以為就像端茶小姐一樣容易。但知道的人會知道:對外表、行為、態度的要求是份專業,沒有服務的熱忱、同伴的相互扶持也許是做不來;沒有人想當花瓶,卻建立在這些基礎上大家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不要忘記我們理想中的樣子。 實踐大學60週年校慶與朋友之二 − 在2018年的6月我和大家一起成為實踐大學高雄校區親善代表服務隊的「正式隊員」,我還記得那讓我們狼狽的雨天、澆不熄的歡喜,因為我們一起做到了。在四年裡的大學生活,我好高興自己加入了親善,讓我的大學生活有點那麼不一樣。 22屆隊長與正式隊員 【結語】因為每次身穿親善大使的隊服正代表著學校、有著許多責任(雖然我總是希望衣服可以更機能性、舒適一點才不會覺得有所束縛);但在授證典禮我們暫時放下那不得不注意的形象,可以做最誇張真實的自己。偶爾在路上變成平凡的學生,有人認出自己真是有驚有喜,至於你...

2018年9月10日

6堂布花設計課教會我的事

在兩個月的服裝工廠實習後、開學的一個禮拜前,我提早回學校上了為期短短六天的「布花密集課程」。 這幾天並不是單單是「布花設計」課這麼簡單,還包含了印花基本功、數位輸出、接版與老師在業界所體會到的種種教誨,永遠不嫌多。 早九晚四的課程裡,老師花了很多時間讓我們了解「數位印花」在業界的操作流程與模式, 在文創逐漸蓬勃發展的走向也是同一個道理:消費者的心理、設計放在適合的地方就是好文創, 而「只要放在對的地方,金子就會發光」正是老師最愛講的一句話。 − 第一天的...

2018年9月9日

2018夏日書單:青少年文學

【前言】印象中自己在上大學的那年暑假,只記得爸爸說:「你一輩子可能就只有這時候能好好休息,盡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於是那年我除了一週上兩晚的書法課,其餘時間都在看書和睡覺。 我大概分別在寒假和暑假把半年份想看的書看完,至於今年太多想看的書出版,所以我為自己又設下了暑假「最少最少最少10本」的小小目標(誰知道想當年看了20本!!!) 閱讀時我最喜歡沈浸其中,好似我是主人公、我的故事一樣。如果在每天上班的前提下每本都一篇讀後感,我想我看能會少看好幾本吧(笑)現在就讓我簡單分享今年我暑假看閱讀書籍吧! 《玻璃王座系列五:風暴帝國》EM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