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英國實習#07】在英國社區藝術策展!飛進費倫大廳(下篇)


英國實習的第三系列文章以「藝術策展實務」為主題,分享不同思維及文化交流共創出的火花;種種難關,也都成為我們重新學習的敲門磚。上篇《英國實習#06》以「有意義和目標策展」及「創作留白」兩個子題分享「飛向費倫大廳(Fly to Fearon Hall)」展覽如何產出的故事,以及籌備過程我們遇上的挑戰並如何克服*點我連結

下篇接續以第三個子題「與人高度互動」著墨展覽期間,藝術及設計思維碰撞出許多互動性的巧思,並以兩件作品為例子詳細分享。文末附上實習生團隊編輯的地方小誌《巢報》(
NEXUST)線上閱讀網址,裡頭有更詳細的展品及觀點介紹(還有人物採訪喔!)。


▍與人高度互動


實習的最後一週,我們依然是多頭馬車進行展覽空間規劃、展品創作、籌備台灣美食外交(煮家庭料理給二十位英國親友們),從產出內容、編輯到送印地方小誌《巢報》等等。回想起來真不可思議,我們竟然在有限的時間內透過英國藝術家、實習機構的協力完成了上述所有任務。


由於費倫大廳有些時間會租給不同團體、或課程使用,我們的籌備空間除了宿舍以外,常常處於流動狀態;就連開展當天「飛進費倫大廳」的展覽空間直到下午三點咖啡廳還在營業,最後只有三個小時可以佈置超過十五件藝術作品。過程壓力及挑戰伴隨,有一點戲劇性(比如風把佈置好的東西又吹跑了),直到開展的前一刻每個人都還在喬東喬西。就像在業界裡,我們也會遇上沒有充足的預算去完成一個人想做的所有事情,時間、資源、人力是常會面臨的限制條件,但除此之外,周遭的一切都是我們能自由發揮空間!

當設計遇上藝術


在英國藝術實習的日子裡,我們都在向不同領域學習。杰奎老師作為藝術家、策展人、計畫的大家長,她談起藝術領域是「有機生長(Organic)」,而從規劃設計學院出生的我們無意中不斷重複的整合方式是「安排組織(Organzie)」一語精闢道出「藝術的有機、設計的組織」兩種思維,它們既相同又相異,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飛進費倫大廳」展覽本身正是兩種思維的共同創作。

五位來自台灣的跨領域藝術實習生背景不同,卻要快速合作產出成果,本來就很有挑戰性,但團隊人數少的優勢在於機動性和自由度很高。我喜歡「有機生長」能恣意發揮讓我很快樂;然而到了後期事情變複雜時「明確分工」有其必要,如同縝密規劃、龐大組織,清楚責任並各司其職、各取所長。我常常說我是團隊裡那個「救火的」,我們也不斷地接住彼此。

說到展覽裡最設計思維、又或者藝術及設計融合的部分,莫過於「床單企劃」和「火鍋詩籤」,因為兩者更加著重觀眾參與、互動、及體驗。接下來就讓我來一一說明。


床單企劃


研究顯示「創意的想法,常常發生在非正式談話裡」,床單的概念也出自於此。不只呼應展覽主題「飛進費倫大廳(Fly to Fearon Hall)」也與英國藝術家米菲・萊恩(Miffy Ryan)合作的錄像作品「白翼(White Feathers/ Dragon)」十分契合。

然而,在展覽當日的應用,出自於我好麻吉兼學習對象,史黛西,她過往豐富的活動籌辦及工作經驗,並以發稿人的角色看待展覽本身。
擁有很多想法及藝術作品是不夠的、相當瑣碎,就像骨頭需要「脊椎」把一切拼湊成完整模樣,我們才知道骨頭不是獨立的石頭,組合起來後可能是魚、可能是恐龍、可能是人。所以向大眾溝通傳達內容時,我們需要一個「亮點」作為核心,像書籍封面、像主打單歌串連所有單曲敘事。

「床單企劃」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下誕生。我們
在床單上寫下展覽子題,同時也是團隊所編輯地方小誌《巢報》(NEXUST)的三個核心:鳥巢(Nest)、連結點(Nexus)、下一個(Next),邀請來看展覽的大眾在觀展前寫下、或畫出他們的想像。


靈感更出自於我們習以為常的台灣文化,每次品嚐傳統老店時,牆壁滿是大家用奇異筆簽名或「到此一遊」的留言。開展當日先放在門口,站在一旁介紹和遞上筆,好像大家來參加婚宴簽名,只差我們沒收禮金了(笑)所幸英國民眾十分捧場,留言相當有創意,更為我們打開了許多話題,設計界的術語中我們稱之為「破冰活動」讓氣氛活躍的起來。


但在籌備階段,我們對細節也著墨不少,無論是床單材質、面積大小、奇異筆書寫效果、文字佈局及布料整燙,不只考慮觀眾的操作體驗,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但常常被人疏於注意——就是照片紀錄的效果。相比時間有限的實體展覽,照片會永遠留存。當參與者留言完後,我們邀請眾人一同高舉、上下擺動著床單,一起帶著大家「飛進費倫大廳」!展覽便正式開始!


展覽體驗規劃像俄羅斯娃娃一樣一層一層、循序漸進。我很喜歡這次策展經驗中「有機生長」及「組織安排」的共同創作,由於人數少,所以一個人承擔的責任及發揮空間很大。例如在我所負責的展間,原本只是用來遮住洗手台的移動板子、減緩嚴肅氣氛的枕頭,此時宛如「準備好存在於那邊一樣」,床單被高掛於那個地方、更成為展覽的一部分。「飛進費倫大廳」展覽不只是英國藝術家、FCA機構、與台灣實習生的共創,同時也包含我們與羅浮堡、在地居民的合作。

陳列於室內的床單,來來往往的觀眾除了看看別人寫了什麼,也能拿起筆再寫些內容。身為藝術實習生能獨立作業、也能打團體戰,但合作過程中最有趣的部分:是看見彼此的付出、好上加好,做超乎一個人預想的事情,實踐彼此想法的過程都讓都讓我很開心自己參與其中。


火鍋詩籤


「火鍋詩籤」的設計結合我們與英國藝術家贊內塔・米德爾頓(Zanetta Middleton)在「生態染色紙及手工製作日記本」藝術工作坊的成果。在英國及台灣的文化差異之下,如何與當地民眾有效對話,無疑是策展中最常面臨的難題;但在另一方面,也是我覺得最能激起火花、最有價值的地方,因為「共同創作」(Co-creation)常常會變成嶄新的模樣。


例如我們特別有感的植栽花藝,在英國普通不過;我們覺得與「對話相關」的辦桌文化,在英國可能第一次聽說。達成共識前,都會有個讓人感到緩慢或泥濘的討論過程。跨文化策展及創作的時候,團隊裡有當地引路人(就像我們有英國藝術家杰奎老師)讓我們能個貼近地方,尤其在直言說出不同想法時,才能進行深入討論、不停溝通來了解彼此。

雖然這不是我第一次與外國藝術家專案合作,但經歷多次的對話過程我更能體會「藝術思考」的價值。創業顧問若宮和男(Kazuo Wakamiya)在著作《令人腦洞大開的藝術思考法》寫道:「碰到新奇、難以理解的想法時,不要用自己已知的想法去解釋。碰到價值觀和自己不同的人,也別想辦法去改變對方想法。不要試圖抹去事物的差異性,製造和諧的假象。唯有多樣化的思維才能刺激創新。」


當然手段有很多種,例如尋找圖片、試著在兩國差異文化中找到彼此能理解的甜蜜點,都是有效溝通的辦法之一。最終才有了「火鍋詩籤」的展現,也很像西方文化「幸運餅乾」的概念。我們常常都是藉由不同人的眼睛,發現習以為常的事情對他人特別有價值;就像詩籤裡的手寫句子、除了英文還有中文版本,都
讓我想起自己曾經費心選交換禮物,卻沒想到自己的手寫字條對對方來說是比禮物更值得珍惜。我無意中在這些經驗裡學會——「表達你的讚賞或想法」對一個人來說,是拓展眼界、有正面影響,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火鍋詩籤」的鍋子重現我們植物染的體驗,鍋子底部放洋蔥皮打底、上層放乾燥薰衣草、最上面是我們的手工詩籤,邀請觀者拿筷子夾起來、打開看看裡頭的訊息(殊不知英國人各個夾筷子都比我標準);除了紙張本身具有年代和溫度(杰奎老師過往創作留下來的材料)也結合在森林裡的採集,將紙條、樹枝、薰衣草用繡線捆綁起來。


這是整個展場中對話、互動最多的設計。我們說明作品,連結台灣辦桌與火鍋文化,呼應在英國及藝術工作坊的體驗,其中的相似相異之處,常常會邊聊天並延伸到不同話題,尤其打開詩籤的時候最驚喜!互動體的的訣竅在於「讓一切感到很容易」就像我們舉辦兒童藝術工作坊一樣,娛樂性也不可或缺。每個實習生寫的方向都不同,有介紹這個作品的幽默巧思文案、有的是喜歡的歌詞詩句、當然也少不了心靈雞湯囉!


雖然在展覽期間我一直走來走去,手拿玻璃杯裝汽水(入境隨俗「把酒當水」我先暫時PASS)遇見實習期間認識的朋友、或是初次見面的當地居民就閒話家常,每一段對話都讓展覽及作品本身更有人味,我曾經以為遙不可及的藝術殿堂,在這樣的社交文化裡像日常一樣自然。我還是會好奇是誰命中註定拿到了我的紙條,偶然得知他們閱讀後的反應有被鼓勵的、有的表現對這小紀念品的珍視,我都感到十分開心。

在策展過程裡為觀者著想,我們試著在嚴肅議題的縫隙給予一些正能量,有的紙條寫著「你的存在值得世界美好的一切」,我感知到在分享的同時,往往也激勵了自己,而這些坦承的交心交流都跨越了文化及語言。

意見回饋箱的紙條,有小女孩寫著對媽媽的愛

|結語|

在英國藝術實習的經驗,會發現:原來在英國的「藝術」是這麼一回事!理解「藝術思維」與「設計思維」的不同,然而我們又何嘗不能兩者同時擁有呢?


礙於篇幅,無法細談我們那些超過十五件的作品與「飛進費倫大廳」展覽的每個細節,例如團隊成員在實習過程裡蒐集了每個人的手寫字,製作了「羅浮堡字體」,實習至今已經過了一年,依然被費倫大廳在文宣海報設計上使用。希望我們共同編輯的地方小誌《巢報》(NEXUST)可以讓讀者一窺其中的故事。

我們下一屆實習生隔年的展覽海報。可以見標題繼續使用了「羅浮堡字體」

未來有機會再發表英國不同主題的文章(素材小本本能量已蓄滿),歡迎讀者閱讀完後與我分享你的回饋,無論是簡易感想、還是未來期待的內容等等,都會是我持續透過文字分享所見所聞的一大鼓勵(也歡迎左方目錄欄*請我喝一杯珍奶喔!)。


我的所有學習及啟發,多虧陳明惠教授(Ming Turner)在英國及台灣的長期耕耘和付出,我才能有與藝術、自我探索的機會;我也在英國藝術家杰奎・蓋倫(Jacqui Gallon)身上學習到許多智慧;費倫大廳(Fearon Community Association)、羅浮堡藝術家們、所有計畫參與者的付出與照顧,我對每個人的感激永遠說不盡。還有一起實習的四位台灣夥伴「津津有味」團隊
支持互助,才能共同有如此豐碩的經驗及成果。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彙總結英國藝術實習的這些日子,那會是——「慷慨」。我真的好愛這段時光遇到的每個人,謝謝你們所做的一切。最後也希望這些分享,也能讓讀者感到最溫暖的擁抱,就像我在英國感受40度熱浪來襲沒有冷氣一樣。

追蹤更多消息

2023年10月11日

【英國實習#06】在英國社區藝術策展!飛進費倫大廳(上篇)


還記得教授第一堂策展課說:「如何策展?最好的學習就是實際操作、親自動手去策一個展!」讓教學不停留在理論分析,更移地到了英國社區來實踐。展覽並不單單只是成果發表,也融合了我們在當地居住超過一個月的生活,跨文化、跨世代、跨學科交流帶來的啟發。

歡迎從第一篇文章《英國實習#01:大人的藝術課!與藝術家共創作品》開始閱讀,協助讀者了解實習過程的起起伏伏與完整脈絡。系列文章的第三個主題將透過「藝術策展實務」分享不同思維及文化共創出的火花!

|前情提要|

在英國的藝術實習計畫裡,我們參與了不同類型的藝術工作坊,每個實習生的個人創作也是與英國藝術家杰奎・蓋倫(Jacqui Gallon)共同策展的元素,結合在羅浮堡、與當地藝術家的互動,編織成完整的策展敘事。

費倫大廳(Fearon Hall)是我們在英國藝術實習的主要據點。我們在這空間參加、舉辦藝術工作坊,借用廚房進行「台灣之夜」美食外交,開會討論、享用咖啡廳的英式佳餚,結識許多來來去去的社區居民、展開不同對話,最終以「飛進費倫大廳(Fly to Fearon Hall)」為題舉辦藝術展覽。


為什麽以「飛進費倫大廳」命題?除了物理上我們從台灣搭機遠渡重洋來到這裡,另一個原因是透過訪談、在羅浮堡生活的過程中,更加確定與費倫大廳的社區定位息息相關——歡迎每個人來到這裡相識相遇、尋找支持,費倫大廳也參與了當地居民的重要時刻(舉辦活動、空間租借也是費倫大廳的業務之一)。

主視覺設計延續「飛進費倫大廳」的想法。海報靈感源自於「聚苯乙烯雕版印刷工作坊」的創作,以幾何圖形比喻成磚頭、組合成費倫大廳的建築外觀,呼應其「家」的形象; 遠觀圖像宛如一扇窗,邀請眾人如風一般「飛進費倫霍爾」。紫色的背景是夜晚版本,羅浮堡大學也以紫色作為形象色。建築物裡頭開著黃燈、沒有門把的門,更代表這個空間隨時為每個人敞開。

|文章亮點|

本篇文章會以兩個主軸談:設計與藝術思維如何彼此刺激、合作的過程。以開展前後作為時間軸區分,分別是前期的藝術創作、籌備階段,和開展當日的互動與社交觀察。即便設計背景出生,也能理解藝術視角的魅力!除了展覽作品介紹,也透過「有意義和目標策展」、「創作留白」、「與人高度互動」三個子題揭開策展時「我們在想什麼?如何做?」的神秘面紗。


▍有意義和目標策展


「飛向費倫大廳」展覽以實習生團隊編纂的地方小誌《巢報》作為副標題,英文原意「NEXUST」更是我們原創的組合詞彙,結合「鳥巢(Nest)」、「連結點(Nexus)」、和「下一個(Next)」三個核心價值。

「鳥巢」象徵費倫大廳替個人過去記憶、身份認同帶來的安全感,它不只是棟建築物或充滿故事的空間,更是人們的心靈庇護所。「連結點」指費倫大廳處於社區中心的位置,以社交網路理論(Social Network)談它在人事物之間的重要聯繫。「下一個」探討了塑膠的自然環境議題,我們能為下一代留下什麼?同時也呼應本次藝術實習裡,我們的能為社區做出些什麼貢獻。


因為不理解,越需要對話


團隊將參與藝術家工作坊的過程啟發,梳理、編輯、並呼應三個主題進行書寫和展覽規劃。不論是面對熟悉的對象、還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合作者(例如當地藝術家、社區居民、費倫大廳志工等等)都需要透過溝通表達、積極對話才能互相理解彼此想法。我們將編纂《巢報》的概念文字化、以表格彙整資訊、清點待辦事項,協助我們與藝術家杰奎老師的討論,常常也會因為語言、文化、領域差異有更多延伸發展。

雖然上述合作方式,是十分具有明確前進方向的「邏輯及設計思維」,分析現狀、發現問題並倒向目標。但杰奎老師對我們的藝術指導,宛如撞球開局,在球桿衝擊下由內向外擴散,讓每個人皆能自由發展。



例如正當我欣喜找到「第二陣風」(Get a second wind)用富有詩意的方式來表達「獲得第二次機會」,但在幽默的英國文化裡,雖然讀者能理解原意,但這裡的「風」反倒會聯想到「放屁」而噗哧笑出來!這正是先動手做、保持開放對話中才能有的有趣發現。多虧有杰奎老師作為英國引路人,協助我們在討論中能更接地氣的學習。


然而,我們更常面臨到團隊疲乏、或思緒卡住的時候,杰奎老師會說「我們先把這個放下,先討論下一個」又或者「咖啡?還是茶?」更成為我心目中最窩心的話。這並不是英國人有多愛喝茶那麼簡單(雖然我一天都喝大於三杯XD),反倒是創造休息時間,有助於緩和氣氛、重新調整節奏,腦袋稍作抽離恢復創造力,英國藝術家們也提過:「喝茶能讓我們冷靜下來。」

我的「為什麼」能說服觀眾嗎?


當我們對某項物件有感覺的時候,後續聯想和發揮總是特別快。如同我們以花卉為創作元素的「藍曬圖(Cyanotype)」作品,它不只與紙箱材質相符,一部分也來自我們對「紙箱」的個人經驗及觀察——例如包裝物品的載體、兒時嬉戲時組裝的秘密基地、或者以它為家而有庇護所的概念。


當以「家」形象命題的紙箱,與「花卉」的藍曬圖作品結合,比起裝飾美麗,反倒表達出更多家帶給人的生命力。我們邊試邊做的用紙箱完成了「家」的雕塑,但我們對於「用紙箱詮釋家」應該是抽象化?還是具象化?抽象或具象化的程度如何佔比等等也多有爭論。

藝術與設計思考在這部分無異,皆是以創作者、和觀眾的角度反問自己「視覺化的呈現,能否使觀眾意會到藝術作品想傳遞的概念?」過程宛如摸石子過河,思索何為藝術?我們看著眼前半成品有些無力感,即便疲倦、時間緊迫,也能在一來一往的討論過程裡體會藝術家十分重視這份感知與思考分離的「違和感」。


好好體會那份違和感不見得舒服愉快,但近一步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在討論過程中理解不同想法的原因由來,動手做中重新塑造新的模樣。也因為自己做不好、重新再來好幾遍的經驗,我才理解那份違和感是什麼:是作品的「說服力」——我們放慢了創作步調、盡量不被時間死線綁架、提升雕塑的精緻度,試著使素材超乎原本的解釋。


「精緻度」是說服力的關鍵、思辨的一種表現


英國藝術家格里森・佩里(Grayson Perry)在著作《當代藝術大白話》寫道:「從事創作、或從事藝術策展這樣的行當,不論什麼顏色、形式和媒材,或者構想、藝術家和時代,所有的決定都需要經過一連串的思辨。這樣的自覺是今日作為當代藝術家的必要條件,當代藝術家不僅要檢視自己要做出什麼樣的作品和怎麽創作作品,還要思考『什麼是藝術?』」

所以每一個細節都有它佈局的意義,每一個設計都是經過縝密思考而有的表現,讓作品與腦中構想在相同頻率,處處都有原因。如果從作品外在表現、到想傳達的價值觀都有經過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批判,「精雕細琢」的成果就是最後留給觀眾的模樣。(彷彿把自己當作雕塑家米開朗基羅)


如果有「藝術是表達自我的手段」這樣的刻板印象,此時此刻我所體會的挫折感、一次次重來,都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將他人的想法一併考慮並嘗試對話。我很喜歡藝評人馬丁・蓋福特(Martin Gayford)寫道:「犯錯是藝術創作的重要一環,就像一種獎學金,也像是追求真相。」與馬克・藍道夫(Marc Randolph)在著作《一千零一個點子之後》初期創立NETFLIX的心法一樣。

所以我們將這項作品「是否有向觀眾傳達出超乎形體本身的意涵?」的疑問放在心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思辨和說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除了作品概念到創作手法的精緻度表現外,又如何剛剛好、不會太滿?下一個段落將談談「創作留白」。

▍創作留白


我們使用牛奶塑膠瓶製作出人偶頭骨的作品,是參與藝術家尼納・沃森(Nenagh Waston)藝術工作坊的成果,普遍大眾都會以為「人偶表演藝術(Puppet Animation)」是演給孩子看的——但藝術家的創作是為大人而演、探討死亡議題,成為這項展品的主要策展核心。


我向杰奎老師學習到,策展除了展示方式之外,因為我們受人偶表演藝術工作坊啟發而創作,藝術家本人的精神價值和想法也需要更近一步被照顧,是禮貌和體貼。我們能從觀察中揣測、或直接詢問,但透過杰奎老師與藝術家過去合作建立的信任關係,幫助了我們注意到可能忽略的細節。

不只是裝飾品


然而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我們原有的「設計思維」規劃展覽、轉為「藝術思維」的策展?我們需要將很多個人創作、結合成共同展覽作品,都面臨到這個困難。舉例來說,我們原本預想將刻意未上色的半成品「人偶骨頭」作品變成一束立於桌面的花束、與乾燥花交織在瓶中形成死亡的兩面對比。

為什麼這想法最終被駁回?取決於整個展覽中「花藝」的素材已經被多次運用,藝術思維的策展不能只是「陳列起來很好看」而已。哲學家亞瑟・丹托(Arthur Danto)也說過:「藝術作品應該是關於某事,具有觀點、風格、並刻意留白。換言之,藝術應該吸引觀眾自行填空。它不能只是放在一個地方就沒事了。」加上我們過於直觀的表現,反而限制作品帶給觀者的想像空間。這裡談到了一個重點,也是人們在創作上容易遇上的難題——「表達得太滿了」。


最終作品用黑色絕緣膠帶綑綁、如冰淇淋筒高低排列像莊嚴的合唱團、隔壁放著工作坊裡的人偶表演影片,一切的安排轉變看似經過設計、也有不少偶然,但都有原因。

在版面設計學裡「留白空間」是為了讓人舒適閱讀、快速明瞭重點。套用到藝術思維的策展,同樣是在減法,勇敢捨棄會迷糊焦點的過量資訊;在創作上的留白,是為了讓觀者有自由發揮想像的空間。就像遊戲一樣,讓參與者在一定範圍內自由行動;如果規劃的太仔細而沒有自由度,玩家就會失去興致,變得像考試一樣。

引發思考


藝術傳播是多元的,呼應了人們現在處於「VUCA時代」,V是易變性(Volatility)、U是不確定性(Uncertainty)、C是複雜性(Complexity)、A是模糊性(Ambiguity),在這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也不再有永恆不變的正解。


有趣的是,身為創作者或策展人,我們有想要傳達的內容,但也想要保留觀者自我解讀的空間、更歡迎不同想法,永遠在這之間擺盪。我很喜歡牛津通識文本《美學》著墨於觀者的文化視角,讓我領悟藝術本身也是在談人的體驗。蘇珊・桑塔格說過:「藝術作品之所以為藝術作品,是在於體驗,而不是作為宣言作或問題的答案。」所以上述我們對作品的創作概念,只是我們的預想,它也能比實際上來的有更多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