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舉辦兒童藝術工作坊的文章分為上下篇。本篇將著重於「舉辦過程、活動結束」的經驗紀錄與自我學習,聊聊面對小朋友、跨文化舉辦工作坊時會遇到的挑戰和克服方法(文末附上「重點整理懶人包」)。如果還沒看過上篇《英國實習#04:英國兒童藝術工作坊,結合台灣文化的靈感提案》討論「內容主題和事前準備」歡迎點我連結。現在,就讓我們繼續回味那風和日麗的上午吧!二、過程中與小孩相處互動我們提早半小時預備,為提早抵達的參與者準備。時間很適合和他們聊聊天,就像英國文化裡常說的「Small Talk」,指在正式社交場合前的閒聊。介紹一下自己,問問每個人的名字、藝術經驗、參與動機等等與工作坊相關的問題。有研究顯示,活動之初透過短暫的對話來讓周遭的人認識自己,不只了解對方狀況,也有助於提升聽眾對講者解說的注意力,讓整個活動及互動更加流暢。兒童藝術工作坊也是如此。對比兩場工作坊有無放背景音樂的觀察,「有背景音樂」確實讓氣氛更好;團隊夥伴才華洋溢的幫所有藝術實習生、也幫兒童現場「似顏繪」名牌,是非常可愛的破冰巧思。▍有簡入深在「雕版印刷工作坊」中我們由模具向下壓、用筆直接畫圖開始教學,再進階到裁切保麗龍板、混色或不同色塊印刷的內容。「面具製作工作坊」則是先從用水彩筆著色,再到剪黏、製作立體造型的版本。講解操作步驟的時候也透過白板上圖解輔助教學、彌補語言落差。通常「自己動手做」勝過千言萬語,所以我們都會帶孩子先自己操作一遍;玩得差不多後,再把大家的注意力叫回來,示範新的創作方式。因為參與者的年齡很廣,有四到六歲的兒童、小學生、和國中生都有,為了避免高年級學員覺得太過簡單,我們也會到旁邊告訴他們可以做除了壓模以外、任何自己想做的創作方式。此外,作品展示區分享了我們以不同手法嘗試的成果、保麗龍模板範例,提供一些靈感。如同英國藝術家帕夏・金凱德(Pasha...
2023年9月30日
2023年9月27日
【英國實習#04】結合台灣文化的靈感提案,英國兒童藝術工作坊(上篇)
想起兩年前的我,坐在機車咻咻經過的馬路邊、一群人吃著墨西哥料理、仰望台南夜空的聚會,來自北愛爾蘭的同學喝著第二杯啤酒,暢談著「藝術家社群」、「社區藝術」,那時侯的我無法在腦中描繪出對方口中的藍圖,直至今日自己實際參與英國社區藝術實習後,才理解同學閃閃發亮的熱情出自何方。現在我會告訴他:我懂你想說什麼!位於英國中部羅浮堡城鎮中心的「費倫大廳」時常舉辦各式各樣的工作坊,透過「藝術」讓居民以充滿創造力的方式參與社區活動,也為公共議題提供一個對話空間(當地女警認真聆聽的樣子十分迷人,我都忍不住多看幾眼)來擴大討論可能性方案的視角。在這樣的空間、背景下,我們藝術實習生的任務之一:是在費倫大廳舉辦兩場兒童藝術工作坊,同時分享台灣文化。在籌備期前後,我們也參與不少當地藝術家所舉辦的課程。歡迎參考文章《大人的藝術課!與藝術家共創作品》點我連結,共有三篇。 綜合我在英國的實習經驗,這篇文章將分為「前期準備、舉辦過程、活動結束」三個段落,包含我作為引導者(Facilitator)的視角,向讀者分享我們規劃和執行兒童藝術工作坊的過程,以及與他人互動中所帶給我的反思與啟發。一、規劃和準備用具▍藝術工作坊內容第一個兒童藝術工作坊主題,是由英國藝術家帕夏・金凱德(Pasha...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