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甄試未果,必須考試入學的時候,我心想:「或許老天爺——就是要讓我體驗兩種不同方式,未來才能夠分享更多吧!」我不是失敗、只是還未成功;只要還有一次考試入學的機會,我說什麼也一定要試試看!有人問我「是何時決定要念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說來不如學長姊從大二、大三就規劃好未來方向,因為那個時候的我——只是為了服裝作業熬到三更半夜、休息時間都用來看書、三下在宿舍裡有時間便上網查查研究所資料。我想、我對自己有要求,但缺乏的不外乎是一份「企圖心」。
加上考試入學,我寫了快三本空白筆記本。十年下來的考古題背面也寫滿了字。
「一本空白筆記本和筆」升上大四前的暑假,我將感興趣的學校、科系一頁一頁寫在白色筆記本上,再針對課程、教授、國際資源做調查。這比將資料複製到word檔案裡——更能釐清自己「想不想、喜不喜歡」,而「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就這樣一頭撞進我的生命裡了。【貼心提醒:我要念哪裡的研究所?】◎了解自己喜歡的類別(例如:設計類),再進一步思考想要增進實作能力?還是學術領域?◎準備一本全白筆記本,大膽地把想要念的學校、科系寫在每一頁的開頭◎根據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做調查,在下方手寫記錄◎將相關網址(例如:官網、課表)複製到word檔,方便反覆查詢或許名單上會列了十幾個,但我們會依照自己志願序去深入,最後就會縮小選擇範圍。甄試說實話,網路上關於研究所的準備資訊非常少,備審的部份卻各式各樣(包含學測申請)、但只說撰寫方式又缺乏說服力(設計系天生反骨,就是不想按表照做);有的時間久遠、參考價值無從得知。在「成為準研究生」前,多數人似乎都很低調,在他人去畢業旅行、投入畢業製作時,我們將一部份心思抽離學校、專注於目標,為自己的志向默默耕耘。【甄試的方式:通過備審審查、推薦函作業,第二關再進行面試】我在「白色筆記本」裡:先規劃自己備審要撰寫的「大綱」,接著去整理以往的「照片、中英雙語文案」,最後的排版我也參考不少Pinterest上的Layout(*搜尋Porfolio)。因為上傳檔案有容量限制(一個5MB),我做的偏向極簡風格。◎空白筆記本方式,除了擬寫大綱,也能規劃排版。開學馬上找指導老師,詢問推薦信的撰寫意願。因為曾聽過老師抱怨學姊只給一週時間寫推薦信,急迫的要求太過失禮;所以切記要提早告知、相信老師也會很重視。◎成功大學的「推薦函作業」是採取「網路評量方式」,報名時填寫推薦人資料、系統便會寄網址到推薦人信箱,老師只要上網操作、勾選便能完成。(*點我連結看範例)通過審查後到了面試階段。需要準備紙本備審資料之外,面試時的「簡報」不強求但建議準備,想像一下:有準備和沒準備的差異,就知道為什麽了吧?◎自備隨身碟,存檔程序會比較快(多備一個避免無法讀取檔案)◎創產所附有簡報筆,但只限使用於「PPT檔案」、PDF無法使用◎面試時段前20分抵達,善用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