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

【循環工作坊】我在嘉義!和「阿公阿嬤」一起做服裝設計

「有收穫,就是最有力的內在動機」


區間車1號車廂空無一人,終點是距離嘉義火車站不遠的——「育英里辦公室」。

嘉義市環保局與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台灣田野學校合作,在3天的循環工作坊中:和育英里的「熟齡志工們」一同設計、製作志工背心,讓那些充滿回憶、又捨不得丟棄的衣物,賦予新的生命。而我,正是此次工作坊的助理(涵蓋設計、打版、製作,簡直要十項全能了?)。

老人就像個大孩子,真的嗎?



不論年齡,每個人都是「人」;面對對象不同,自身該如何作為?想必每個人都有千萬個揣測。但我選擇「邊想邊做、邊做邊想」並保持前進的步調,從「行動」中發現該如何與熟齡者相處、同時完成服裝製作。希望這些經驗也能供大家參考了:

▍明確目標


我的組員有3位阿嬤、2位阿公、1位小三的孫女,我都稱他們為「大哥大姐」,多數對裁縫都不熟悉。謹記自己「為什麽」行動?我希望在過程中:每個人都能「玩」的開心,並獨立完成一件衣服!擁有明確目標,就會知道什麼最重要、排定先後順序——更能夠找到「方法」推展事情。


其中又可分為「有形、無形」的滿足。

「完成衣服的成就感」是可以看見的,透過「自己做、參與」獲得。完美主義會減慢速度、一味重來也會消滅耐心,先求「完成」,做的好不好?則可以持續調整——只要「能」達成目標,方法千萬種。

對於初學者,我將「困難」轉換成「最簡單、快速」的方式來達成目標!並循序漸進、也沒太多細節上的要求。偶爾跳脫「正統」服裝的製作流程,多少會和其他人的想法有差異;這時候可以「問」出來,將選擇權交給學員、而「掌控決定權」也成為了自我認同與負責任的一種方式。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行事風格」,因為價值觀的衝突,我才得以學會——在行走的過程中,也不忘與對象再三確認目標。透過詢問達成的共識,避免繞遠路及迷失方向,也發現更多細節。


無形的滿足,就是讓人感覺到「快樂」。

我們能透過一起討論、參與,營造「團隊感」;對於和樂融融的氣氛、成品、了解自己不可或缺,而感到「驕傲」。快樂的原因其實要兼顧「自己與他人」,想起曾經當過組員的經驗,組長的表現也佔據很重要的一部份:所以我不僅陪伴他們,在發表時也玩得比誰還瘋,其實任何舉止都相連——我為他們驕傲,就像他們也會為我驕傲一樣。

*試著達成有形、無形的滿足,將雙眼投注「目標」,「方法」就會出現*

▍釐清角色


第二天我蹲在桌子旁,聽阿公和我說「你很有耐心、也很熱心(雖然我稱自已是雞婆),但因為你看起來很強,在同輩中別人會懷疑你的『好』是不是存在目的」……身旁的人直呼阿公真厲害,才一天就在分析人,還開玩笑說是不是在找媳婦(?)能夠開啟這樣的對話,其實事出有因。


在團體中「自己的角色定位」,也關係到之後待人的應對方式。

凱特王妃獨特的「蹲下教育法」,知名兒童發展專家吉爾康奈爾又稱之為「積極聆聽」,與熟齡者溝通時,我會找張椅子與他們平視,或著蹲著和他們對話。吉爾認為「這正是經由動作告訴他人『你和我是一樣的』,讓對象產生信任感,也體現尊重、同理的價值」也讓我們能——真‧正‧了‧解「使用者需求」


當自己身處高位,強調的是自己的主導性;平視或降低視覺高度,也是在放低身段,學會傾聽。

在現場,我常被稱呼為「服裝設計師」,但相較於職稱、名字似乎才能更認同「我」這個人;因為我在這裡是每個人的協助者——「將他們的需求『表達』出來,將想法『執行』出來、包裝」。我傾向於「一起」完成所有事情、功勞無法細分;更肯定他們的「自主性」、而我竭盡所能的幫忙。

*了解使用者需求,釐清「自我職責」、更能確實為目標服務*

▍應付不確定性


我們不懂別人,別人也不懂我們,「溝通」大概是這之中最大的困難。在我的製作方法備受質疑時,開口的對象卻不願動作、甚至學習,我承認一度我很不理解。但「這些都是必要」的嗎?我直接選擇「換個方式」,會更簡單。


那些情緒表現,說實話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目標」?

事實上:不必要的堅持、只要有別的解決方式,都可以放下,很多事情也不用勉強。不想車縫,但裁剪、整燙、畫線或者是遞珠針,都有一個他人「想做」的部份——所以不論帶領對象的年齡,每個「人」本來就不一樣


我們是個製作、都不依照規劃走的組別,因為更跟隨「感覺」;或許他們會發現,第一次做衣服「沒拿尺量」也做得出來呢!正因為我表明「保持彈性」、隨時都能更改;在經驗不足下,才能從容應對想像上的的缺口,雖然也會有「沒有想到」的地方,是好是壞可以自己判斷,但每一個部份都能使下次變的更好。

計劃在怎麼縝密都會有失誤,預測到的問題、再怎麼說也聽不明白,「實際操作」確實更有效率。

如果遇到困難的事情,不要因為太難而放棄,我都鼓勵先做看看;至少原本不理解的概念(像口袋的做法),做一次就懂了。所以不論人、事、物,只要知道「自己永遠有超過一個的應對方式」,我們便不再害怕。

*計劃好了、又被打破了,學著讓事情自然發生,每一次都能找到出口的*

上述3原則:與「熟齡者」合作變簡單


年齡層只是個參考數值,我們需要了解對象、了解人,更要了解心。每個人都是領導者:只要有「明確目標+釐清角色+應付不確定性」——便能看見彼此背後不老的「靈魂」。


最後一天的下午,我們還為熟齡者企劃了一場「時裝秀」,當他們「開心的」穿著自己做的背心走秀、拍照,已經是我最大的回饋。還有人到廚房翻了一堆道具,走秀時逗著每個人笑到不行——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在嘉義育英里社區長輩的「凝聚力」這麼強,里長、里長夫人的用心也營造出難得的「向心力」,希望這裡的笑容能夠持續到永遠!


也因為每一個單位、人都缺一不可,「育英里」才能順利成為「示範型工作坊」;期許透過實際操作的方式,能夠將熟齡者們不同的需求、一起想出來的點子,成為明年嘉義設計節志工背心的參考範本。

不論熟齡者、青青學子也亦同:讓他們「有收穫,就是最有力的內在動機」——而做的事情就會有意義。

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



因爲不曾接觸過(帶領熟齡者和製作教學),多少會有些緊張、排斥的感覺,但也證明了自已正在踏出舒適圈。

全球TOP 50的管理大師Herminia Ibarra 《破框能力》書中的提出「改變要靠行動」,比起過度思考,放膽一「試」勝過千萬字、也更有效率認知到以前沒注意的事——參加循環工作坊,確實讓我有很大的收穫。也碰巧看到《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成為了我近期書單,為這次人際相處中找到「自己與他人」的解答。



謝謝每個單位給予的機會、謝謝團隊所有人的幫忙。工作坊讓我知道:該學習的路還很長,價值觀上所認為「正確」的事會一次次的被打破,再重新建構——就像我們拿好多件牛仔褲、組成背心一樣。

2020年7月14日

【觀後感】阮劇團《十八銅人台語仙拼仙:酒鬼》

「這齣戲,讓觀眾變成了演員。」


週日的夜晚,我因緣際會成為了「嘉義人・文化轉運站」的訪客。白話一點,這是以酒鬼為題,仙人們用台語比拼的演出。

空間會「說故事」


空間的氣氛營造、在踏入劇場的第一步,我便深受吸引——台上有主持人父女檔,有著紅色布幕的門置於中間,上方掛著「新嘉義座」的招牌;左方白色磁磚上貼著不同戲目,旁邊的椅子看似正坐著等待出發的旅人;台前的搖滾區有用麻木袋裝著稻草、一層抽屜當置物籃,裝酒的箱子再鋪上墊子、獲得了絕佳視野的特等席;後方隔著走道,還有「酒吧」能買瓶酒、坐著高腳椅觀戲。

每個角落都讓人好奇,不同座椅、營造高低落差「圍繞」了整個劇場——我們都與表演如此相近。

屬於台灣人的:脫口秀


觀戲前,大家是否會對「仙拼仙」有不同的猜想呢?有3組表演者,分別用不同方式表現《酒鬼》一題,並以主持人們的對話串連起一整齣戲;對話中間當然會穿插一些台下大人物們的講評、宣傳資訊,最終的「頒獎、合照」、我才恍惚了解這是一場小型比賽。之後主持人會邀請觀眾上台比海帶拳、猜喝啤酒的順序,贏家可以獲得阮劇團準備的禮物做為整場戲的Ending!(開場及謝幕還有「電音三太子」的表演)。

3組表演者(人數僅一到兩人),近距離下、要獨立擔起「全程觀眾的注意力」是一大挑戰。也因為表演方式的差異,種類也更添豐富,接下來我會一ㄧ分享:

1. 我聽得懂「酒瓶」說話!?


圖片來源:「新嘉義座」臉書粉絲團

第一組是唯一一組雙人組合,並以短劇方式呈現。

▍反轉視角

「以酒瓶的視角」來說酒鬼、將它們「擬人化」,都相當具有想像力。例如:對於一個陳年威士忌——「人類拿來裝冬瓜茶、混其它酒類、甚至還沒喝就打破了瓶子」,酒瓶都滿腹牢騷。「善待並正確的品酒」似乎是故事背後想傳達的意涵。

每個酒瓶開口前都會先「介紹自己」,觀眾能從中認識不同酒類,也能順利推展故事進行。但座位較遠的觀眾,會對酒瓶的樣貌「視覺上區分不易」,若能將兩者對比(種類、色彩、大小)做得「更誇張」相信能有所改善。例如開場,酒瓶幻化成人(放在臉與手、並穿衣服)就很有吸引力!

▍多元的表達方式

舞台劇無法像動畫片,所以以「腹語術」呈現酒瓶的視角。並透過「配件」轉換角色,每當表演者換上黑色服飾,我們都能輕易了解現在說話的人——並非人本身、而是酒瓶。相反的,當他們脫下黑色衣物後,服裝的差異仍然不大,說不定是為了凸顯「故事的主角:是酒瓶」,但若能增加兩者間的差異(例如黑和灰,改成黑和白/花)會更容易區分。

開頭運用「一首歌謠」將我們從人類的世界、帶進酒瓶的世界,這場景轉換的方式簡單、明確。不僅琅琅上口,歌謠也運用「數字和狀聲詞」成了整個表演的記憶點,但這首歌的詞句有什麼意義嗎?或許只是咒語?我也很好奇,希望能再多說一點。

2. 愛喝酒的人=酒鬼?


圖片來源:「新嘉義座」臉書粉絲團

第二個表演者,看起來就像我們一位「愛喝酒」的朋友。

▍演繹酒鬼

從與台下觀眾「對視」中發現,他的表現方式: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樣(雖然我覺得更像醉了、被人拱上台講話)。娓娓道來自己「為什麼開始喝酒、喝酒的經驗、酒後的行為舉止」。爸爸喝酒時要了一杯、便愛上,國中畢旅遊覽車起駛、酒開始分享給同學一起喝,喝完看到樹就想爬、甚至脫光光在家門口睡著……等等,透過「過程」——將自己「愛喝酒」演繹的很有說服力。

卻因為容過於豐富,結束後我無法釐清「重點」是什麼?了解一個人「愛喝酒」嗎?可能不夠。與其「什麼都說,不如挑一個『最精彩』的來說」,專注於它、說得更深,才能加強自身的論點。而對於愛喝酒「是好是壞」、這些故事對表演者「有何意涵」?其實,觀眾都想從中「獲得」些什麼,若表演者除了先知道自己想要傳達什麼、並能透過練習(向朋友詢問意見),目標與傳達方式便能更契合。

具體

喝下第一口酒「那個熱度從嘴巴、喉嚨直通到我的胃底,再由下而上回衝到頭頂、溢滿整著腦袋,最後下到我的鼻孔出來『哈——』的有夠過癮」——表演者的描述,充分讓觀眾體會到「喝酒的感覺」。說話也不定時搭配聲音,「咕嚕咕嚕咕嚕」、使觀眾聽話不會無聊,也更貼切。

除了說話、模仿聲音以外,是否有其他表現方式?「五感」都是能發揮得空間,不論燈光轉換、人的演出、酒的味道、場景的聲音都可以;若以說故事支撐全場,也能加強「轉折與衝突感」製造「更大的反差」,例如裡頭的「8歲喝酒」就有做到,更能加強「記憶點」。

3. 難過、快樂都喝酒


圖片來源:「新嘉義座」臉書粉絲團

第三個演出者,台上還組酷炫的DJ設備。

尋找共鳴

人們對酒鬼的定義是什麼呢?開場令人印象深刻,不是旁白伴隨音樂,而是建立「酒鬼」與觀眾的連結——將鬼比擬成「理想」。因為很喜歡喝酒,叫酒「鬼」;因為很喜歡唱歌,叫唱歌「鬼」;因為很喜歡打麻將,叫麻將「鬼」……(雖然我已經不太記得演員具體的例證)但他對酒鬼有「自己的見解」、並一番轉換,再接著一個個例子讓觀眾了解。這是很好的方式,同樣的結尾可以更加強調,簡單的事重複說、就會變得容易記得。

▍畫面感

「下部隊之後,和女朋友的聯繫越來越少,甚至變成最後一次」,這樣的內容多少有聽過,很貼近人。敘述完之後,表演者向後轉身面牆,再側身面對觀眾、儼然此地已經「變成另一個空間」了:

他舉起手敬禮,一聲「長官好」我們知道他現在在部隊裡;走到櫃檯前,站立左右看看,啊!他在上廁所,躲避了長官點名、為了打一通電話給女朋友;用DJ設備發出來的聲音代表電話的另一頭、再換他說話,音樂、演出者的說話聲一來一往。一個動作、一個畫面,不疾不徐節奏掌握得很好。通常話說太多,人們的專注力容易流失,「透過『表演』製造畫面感」的優點可以放大、佔比可以增加,每句話後面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全部都是「演」的


圖片來源:「新嘉義座」臉書粉絲團

我們以為自己參與了一場比賽。事實上不論主持人、參賽者、評審都是《十八銅人台語仙拼仙》中「演出」的一部分:這並不是「真的一場比賽」,這是一場「戲」。在前一刻,我還在為得獎者鼓掌、回想評判標準與差異——「他們在『演』一場比賽、我似乎在裡頭也演了一位觀眾」

這是由很多不同的小段落,用主持人、酒鬼一題串連的《十八銅人台語仙拼仙》:是「直線」架構。我原先猜想它的呈現方式會像「Battle」,像《舞力對決》街舞Battle或《歌喉讚》裡阿卡貝拉的唱歌Battle等互相比拼、呈現一整齣戲:圍繞中心的「放射狀」架構。雖然與預想不同、卻也是一番新的體驗!

在「新嘉義座」裡表演者與觀眾很接近、場景也很有巧思,但演出者都「只限在舞台上」——有些可惜。若能「利用到整個劇場」、打破空間限制,當「全部都是演出者的無台」時,相信更能牢牢抓住觀眾的心,也隱藏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演員就在旁邊?突然從哪裡蹦出來?」的驚喜,往後我也相當期待有這樣的變化。

文化就是生活


這是我繼《再會吧!北投》看的另一齣「台語」演出,實屬難得、更值得肯定,現在會說、會聽台語的人是不是越來越少了呢?希望它的溫度與濃濃的台灣味,能夠透過戲劇傳達到「更遠、更年輕」的角落。

對於《十八銅人台語仙拼仙》的演出方式,我也是第一次接觸(阮劇團也是),也理解到「舞台劇」能夠有多元的演繹,也很期待觀看阮劇團《十八銅人台語仙拼仙》之外、其他類型的演出。

透過「阮劇團、新嘉義座」也能一探「嘉義人的文化」,外縣市的造訪者不妨除了故宮南院、火雞肉飯,也能考慮透過一齣戲來場深度文化之旅,為嘉義添加更多回憶。


*知識加油站*

阮劇團,是嘉義第一個現代劇團。「新嘉義座」曾經是嘉義最早的戲院(1909年創立)、是早期文化交流很重要的場域,阮劇團將此轉換成新型態的展演空間;並座落於嘉義文創園區內,原為舊嘉義酒廠。

*更多資訊*

可以參考阮劇團、新嘉義座的「官網、臉書粉絲專頁」。《十八銅人台語仙拼仙》系列,2020年以「酒吧」為主題,舉辦6季(場)、不同演出;酒鬼或許看不到了,但還有5場不一樣的。